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計劃

  在新的學期中,做好一些教學計劃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以供大家學習。

  ***一***

  一、學情分析

  我班共有學生19人,其中2名為特教生。本班存在的問題:學習成績兩極分化,其中優生較多,可後進生也較多,時有不及格的現象發生,這與他們的基礎差、家庭教育懈怠、學習習慣差有著密切的關係。

  本學期,仍將寫作、閱讀做為重中之重,盡心輔導,力求質量為先,面向全體學生,以訓練促思維,促語文水平的提高,並與各科老師攜手,共同提高學生的成績,以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二、教材分析

  本冊共有課文32篇,其中精讀課文17篇,略讀課文15篇;教材後面還附有8篇選讀課文,共40篇。

  教材設計了8個專題。依次是:走遍千山萬水、以誠待人、大自然的啟示、戰爭與和平、熱愛生命、田園生活、執著的追求、故事長廊。其中第三單元“大自然的啟示”和第六單元“田園生活”還安排有綜合性學習內容,使專題的學習內容與形式更加豐富多彩。

  每個專題單元包括導語、課例和語文園地三大部分。每組開頭的導語點明本組的專題,並提示學習要求。課例由4篇課文組成,其中精讀課文2—3篇,略讀課文1—2篇,精讀課文後有思考練習題,略讀課文前有一段連線語,將前後課文連線起來,並提示略讀課文的學習要求。根據教學的需要,在一些課文後面安排有“資料袋”或閱讀連結,以提供課文的背景資料,並豐富學生的閱讀。

  語文園地由5個欄目組成,其中有4個固定欄目:“口語交際”“習作”“我的發現”“日積月累”;另有“寬頻網”“趣味語文”“展示臺”或“成語故事”,這四項內容分別在全冊8個語文園地中各安排兩次。

  三、教學目標

  1.認字200個,會寫200個,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2.會使用字典、詞典,有獨立識字的能力。能用鋼筆熟練書寫正楷字,用毛筆臨摹字帖。

  3.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能複述敘事性課文的大意。

  6.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並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

  7.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養成向人請教、與人商討的習慣。聽人說話能把握主要內容,並能簡要轉述。能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並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圍事物,勤於書面表達。能把內容寫得比較清楚、比較具體。會寫簡短的書信便條。能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

  9.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有目的地蒐集資料,提出不懂的問題,開展討論,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四、教學措施與方法

  1.強化學習習慣的養成

  語文教學的難點主要是如何讓學生成為一個會學語文,用語文的人,所以在平常的教學中不僅僅是關注的知識的掌握,更主要的是讓生養成會學習愛學習的習慣,這學期將繼續關注以下良好習慣的培養:

  ***1***課前預習與課後複習的習慣。

  ***2***能夠自學課文的習慣。特別是精讀課文,如何讓學生自己抓住重難點,學會分析課文,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理解文句的表達方法。通過略讀課文學習方法的掌握,引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活動。

  ***3***大膽表達自己思想的習慣以及主動與人合作的習慣。

  ***4***把寫作當成是一種樂趣。愛寫作也願意寫作。

  ***5***繼續加強培養善於傾聽的習慣,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2.營造自主學習的情境

  良好的學習情境讓學生放鬆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體的學習目標上,通過有目的學習,慢慢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有效利用課程資源

  充分利用語文課程資源,和其它學科、社會活動相結合,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加強古詩誦讀和優美詞句的積累,推廣看課外書,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運用語文。

  4.輔優補差活動

  教學中既要注意培養那些優生,也要注意幫助後進生,縮小優秀生與後進生之間的差距,使全班同學都能在原有水平的基礎上再上一個新臺階。

  ***二***

  一、學期教學目標

  ***一***思想教育目標:

  在語言文字訓練過程中,使學生受到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社會主義的教育;受到孝敬父母、關心他人、助人為樂等思想品德教育;培養學生熱愛科學、勇於實踐和創新的精神,增強保護環境的意識和社會責任感,陶冶愛美情趣。

  ***二***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目標:

  1、能用漢語拼音識字,學習普通話。

  2、學會236個生字,其中168個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瞭解在語言環境中的字義,並能正確書寫。

  3、能聯絡上下文、結合生活實際或查字典理解詞語的意思。學過的詞語大部分能在口頭或書面表達中運用。

  4、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指定的課文。能在閱讀中把握文章的教材分析,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5、能借助字典或有關的資料獨立閱讀程度適合的讀物,瞭解教材分析。逐步養成課外閱讀的習慣。本學期課外閱讀不少於10萬字。

  6、樂於參加討論或辯論,稍做準備,能講清楚自己的意思,表達有條理,語氣、語調適當。聽人說話認真耐心,能抓住要點。

  7、能抓住重點觀察事物,養成勤於觀察思考和樂於動筆的習慣,能寫簡單的記事作文和想象作文。內容具體,感情真實,有一定條理。能寫讀書筆記和其他常見應用文。練習從內容、詞句、標點等方面修改自己的習作。

  ***三***能力培養目標:

  1、加強閱讀課文的學習,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2、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觀察學習分析事物的能力。

  3、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以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四***教學重點:

  1、學習作者按照事物的發展順序進行觀察的方法。

  2、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領悟作者的寫作方法。

  3、學習作者是怎樣抓住特點來表現事物的,並從中受到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教育。

  ***五***教學難點:

  1、理解課文思想內容,培養學生通過理解和想象,把課文的語言文字轉化成畫的能力。

  2、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具體體會每篇課文清晰的思路。

  3、按照"預習"和"閱讀提示"的要求獨立了解課文內容,並能提出幾個感興趣和不懂的問題,通過與同學討論解決。

  4、理解課文的基礎上,總結積累說明事物的方法。

  ***六***教學關鍵:

  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並養成自學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