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公務員考試申論答案

  公務員,指在政府部門工作的人員,具體解釋因國而異。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安徽省公務員的申論考試的試題以及相關的試題答案,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公務員申論考試題目及參考答案

  ***一***請從“給定資料4”所介紹的美劇、韓劇的成功事例中,概括出值得我們借鑑的經驗。要求:***1***概括為數條經驗,並分條表述;***2***內容全面準確,語言簡明扼要,不超過200字。***15分***

  【解題思路】

  審題:作答範圍是材料4,即答案要點應只在資料4中尋找;作答任務是概括經驗,即為一道典型的啟示啟發題;作答要求要注意分條表述,即寫成“一、二、三、”的形式,不僅要保證要點齊全和準確,更需要注意作答字數的限制,需要語言必須簡明、扼要。

  【參考答案】

  積極探索既承載中國文化價值觀,又符合國際主流的電視產品。具體包括:一、提升電視劇製作水平且加強文化產品對外輸出能力。二是以受眾為導向,以現實題材為主,創新電視製作、播出模式,直接對接市場,接受評判。

  ***二***閱讀“給定資料6”,在填空橫線處依次擬製這則資料的題目和3個部分的小標題。要求:***1***在答題卡上按規定的形式作答;***2***準確簡明,每處不超過20字。***20分***

  【解題思路】

  審題:題目要求“閱讀‘給定資料6’,在填空橫線處依次擬製這則資料的題目和3個部分的小標題”。題幹限定了作答範圍,即閱讀“給定資料6”,準確作答。同時要注意語言簡練,每處標題不超過20字。

  【參考答案】

  題目:文化輸出:向世界呈現一個真實的中國

  小標題一:經貿領域深度合作倒逼文化輸出加速

  小標題二:傳遞真實全面的中國文化

  小標題三:文化走出去,“軟硬體”都得跟上

  ***三***某次辯論賽的辯題是“韓劇在中國的風靡,無損於我們的文化自尊”。假設你是參賽正方的第一辯手,請結合“給定資料5”及“給定資料4”,並聯系實際,闡述你方的觀點和理由。要求:***1***觀點明確,理由充分,富有思辨性和說服力;***2***思路清晰嚴密,寫成結構完整的短文;***3***語言簡潔有力,控制在450~500字。***20分***

  【解題思路】

  審題:本題比較新穎,要求考生以辯論賽辯手的身份闡述觀點和理由,但對照六大基本考試題型,我們可以發現,這是一道問題看法類試題,轉化題目的問法,可得“為什麼說韓劇在中國的風靡是無損於我們的文化自尊的”。考生作答時要仔細閱讀材料並注意以下幾點:第一,觀點明確,題目要求是正方,所以觀點就是“韓劇在中國的風靡,無損於我們的文化自尊”。第二,理由充分,因為是辯論賽,闡述觀點要有足夠的說服力和思辨力。第三,思路清晰嚴密,注意結構完整。

  【參考答案】

  近期,對於韓劇風靡中國有些人表現出擔憂,認為韓劇在中國的風靡,會損害我們的文化自尊,我方認為這是危言聳聽,誇大了韓劇的影響力。具體理由如下:

  首先,韓劇有其自身的優勢。韓劇的流行是觀眾自由選擇的結果,與國內電視劇相比韓劇具有感情細膩、演員養眼、貼近實際、製作精良的特點,這些特點也符合了觀眾對於電視劇的要求。從某種程度上說,觀眾所看中的更多是韓劇的娛樂功能而非文化入侵。

  其次,中華文化在鬥爭中依然一脈相承。中華文化發展史也是一部鬥爭史,正是在與外來文化的不斷鬥爭中得到延續和發展。儘管在發展中有些傳統、習慣被逐漸拋棄,但中國文化或者說華夏文明並未消亡,依然在一脈相承。

  最後,韓劇對於中國文化影響無科學依據。不可否認,韓劇是韓國文化的一種體現,韓劇的熱播也會給中國文化帶來一定的影響,但是影響到底有多大,尚無準確、權威資料可供參考。

  綜合以上理由,我們認為韓劇在中國的風靡,無損於我們的文化自尊。別人的成功經驗,應該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對待韓劇也應如此。所以,韓劇熱潮不是文化自尊被傷害,相反,面對韓流不應該膽怯和恐慌,而應思考如何製作出承載中國文化價值觀和符合國際主流的電視作品,也讓中國文化走向世界。

  ***四***請你認真領悟“給定資料3”中“我們覺得她是最好的‘中國製造’”這句話,並結合對給定資料的思考,以“我所理解的‘中國製造’”為話題,自擬標題,自選角度,自定立意,寫一篇1000~2000寫的議論文。要求:***1***中心明確,思想深刻;***2***內容充實,論證有力;***3***聯絡實際,不拘泥於給定資料;***4***思路清晰,語言流暢。***45分***

  【參考例文】

  以文化輸出熔鑄品牌 啟動中國經濟升級版

  曾被國人引以為傲的“世界加工廠”生產模式遭遇困境。被阻擊於產業鏈下游,以巨大的環境、勞動力代價換取微薄的收益,其根本原因不在於人口紅利的減少和國際市場的變化,而在於自身內在價值創生能力的薄弱。尤其在於,決定產品的品牌價值背後的文化力量的稀缺。

  擁有五千年文明的國度,最不缺乏的應當就是文化。無論是漢唐的絲綢之路,還是宋明的海上陶瓷貿易,其中蘊含的文化價值至今為世人敬仰。但近代的文化衰落,尤其是保守的文化戰略,使得中國文化長期被阻絕於世界主流文化之外,成為不為人知的小眾文化。而一貫推行的低價戰略,使中國製造成為廉價產品的代名詞。推動文化創造性輸出,不僅是在於品牌塑造,更在於奠定自己的精神文化生長點,使中國文化摒棄死氣沉沉的昨日,迴歸其生機勃勃的本來面目,成為支撐商業精品的雄厚文化基礎。

  文化輸出在於自身的成長。交流和對話促進人的成長,同樣,也適用於一個國家的文化。文化,在生活中發芽、生長,浸透著個體生命對獨特生存空間的生命體驗。是國民在安身立命、沉思探索的全景反映,是一個民族回望過去、展望未來的心態,更是開創未來、追尋夢想的精神影像。開放的中國需要自己的文化大使,最有價值的“中國製造”恰恰是那些能夠把開放、奮鬥的中國故事傳播向整個世界的人才。李小龍先生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奮鬥精神向全世界展示中國人全新的形象,其最深刻的意義,在於以功夫為載體、富於東方哲思和創新精神的中國文化的強勢傳播。

  文化輸出更在於價值的認同。文化溝通的背後,是不同生活表層之下,所體現的共通的人性體驗,彼此都有的喜怒哀樂,體現的,是價值的認同,感情的溝通。在傳播和體認中,能夠彼此結合成為價值共同體。無論是奉行創造快樂的迪斯尼還是專注於構建未來生活的蘋果,其價值理念的傳播,均以普遍存在的人性為基點。同樣,文化意義上的中國,需要輸出和傳播的,正是這些超越民族和政治的人性。無論是海爾的真誠服務,還是聯想的成就客戶,都是優秀中國文化的體現。

  文化輸出是品牌成長不竭的動力。在美國電影行銷世界、美式價值觀流行的當今世界,是美國產品的行銷世界。文化輸出,在不同區域和民族之間,架起了一座無形的橋樑。中國電視劇在坦尚尼亞的熱播,為中國品牌進入非洲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而一個擁有強大輸出能力的文化,才能將國內品牌有效推向世界,使其快速成長為一個世界品牌。是外向的、一個生機勃勃的文化,才更貼近當代商業精神,更能推動品牌建設的文化,才能成為啟動中國經濟升級版的關鍵。

  中國,自古就是不乏珍品和能工巧匠的地方。讓升級的中國文化為中國製造洗去廉價品的汙垢,讓不竭的文化創生力量為中國打造名揚四海的品牌,這些,都需要文化輸出的力量。推動文化輸出,創造中國夢想,已成為經濟成長的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