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公務員考試申論範文

  申論範文閱讀不在於多,而在於精,備考山東省公務員的考生想要在寫作上取得高分,其實很簡單,下面就由小編為了提供精選幫助你提分。

  一

  選單式扶貧,要害在“精準”

  在湘西考察時首次提出“精準扶貧”理念,指出扶貧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切忌喊口號,也不要定好高騖遠的目標。何謂 精準?如何精準?陝西省隴縣在實踐中認識到:看真貧、扶真貧、真扶貧,因戶施策,量身打造扶貧大計,以此烹製的大餐才能對胃口、易消化、有營養,收四兩撥千斤之效。

  地處六盤山區的隴縣是國家扶貧重點縣,自然條件差,貧困人口多,扶貧開發困難重重。但這個縣卻知難而進,化難為易,創造性地探索“選單式”扶貧開發新模式。實踐證明,這個辦法有效管用,扶到了點子上、幫到了心坎裡,給人啟發。

  選單式扶貧最大的特點,就是群眾“點菜”、政府“配菜”、幹部“上菜”、考核“評菜”。主動問需於民,傾聽困難群眾的發展意願,引導群眾稱心“點菜”,做到“你點我有”“你需我供”,這是基礎。根據“一村一策、一戶一法”的要求,樹立“要什麼、給什麼”的幫扶理念,精心“配菜”,著力打造調和眾口 的“滿漢全席”,這是重點。依託幹部職業技能和崗位特點,為不同型別貧困戶送上私人定製的“精品點心”,扶持發展特色產業,從志願服務、慈善幫困、就業創業、增收致富等方面為貧困戶貼心“上菜”,這是核心。以“賬單式工作法”為抓手,用心“評菜”,將精準扶貧納入部門鄉鎮和單位的重點工作年賬單、季賬單、 月賬單和周賬單,把責任落實到每一個聯絡單位和聯絡責任人身上,確保肩上有擔子、心中有壓力、工作有動力,這是保障。打造好這一完整鏈條,扶貧也就扶到了實處,扶到了根兒上。

  選單式扶貧是對“精準”的生動詮釋。無論是摸底子,還是定措施,只有不厭其煩走進貧困戶家中,反覆溝通、詳細調查,實打實地找準各家各戶致貧的根源,才能以此為依據確定貧困型別,為一戶一方、對症下藥打好基礎。精確定位之外,搞好扶貧資源的精準管理尤其重要,做到這一點,才能聚合各種資源,使其真正用 在貧困戶身上,不跑冒滴漏。除此之外,對扶貧責任人還應進行精準管理,做到一村有一支精準扶貧工作隊,一戶有一名脫貧致富責任人,嚴格落實責任制,不脫貧不脫鉤。根據困難群眾的實際需要和客觀訴求,對存在的問題點對點具體解決,就能定製出一桌桌香氣四溢的“幫扶大餐”,一道道內容豐富的“營養菜品”。

  精準扶貧,關鍵在人。貧困群眾需要自力更生,各級幹部的引導和助推作用不容小視。某些地方的扶貧之所以總是“濤聲依舊”,與一些幹部找不準窮根卻熱衷 於大上專案、大造聲勢、撒胡椒麵的急功近利,大有關係。選單式扶貧開發變“大水漫灌”為“精準滴灌”,可以有效克服大呼隆式扶貧的弊端,扭轉貧困資料來自 抽樣調查、扶貧專案千人一面、脫貧規劃千篇一律的狀況,避免陷入眉毛鬍子一把抓、病急亂投醫的誤區,增強了扶貧資金和扶貧專案的針對性、靈活性、實效性和長遠性。與此同時,選單式扶貧還有助於倒逼幹部轉變觀念,錘鍊一支沉得下去、扎得住根、出得了力的扶貧隊伍,打通惠民政策落地生根的“最後一公里”。

  啟于思路,勝於理念,貴在實幹。隴縣的做法表明,儘管扶貧開發任務重、難度大、時間緊,但只要扔掉花架子,堅持“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就沒有跨不過的火焰山、蹚不過的通天河。

  二

  做一棵低頭的稻穗

  據傳古時北京有位裁縫,無論何人,經他縫製的衣服沒有不合身的。一位當朝御史慕名找他做官服,這位裁縫不著急量尺寸,而是詢問御史官齡。裁縫說:初任高官意高氣盛,身軀往往微仰,衣服應後短前長;任職稍久,在官場經過磨練,意氣微平,衣服應前後一般長短;如果任職久了,則內心裝著的是謙遜,身體往往 微俯,衣服就應前短後長。這話頗具意味,用百姓的話講,就是做官要夾緊尾巴。

  事實上,百姓教育子女,亦常說不要翹尾巴,做人做事都要夾緊尾巴。***同志就曾對來訪的客人回憶:“我小的時候,我的媽媽就常常教育我‘夾緊尾巴做人’。這句話很對,現在我就時常對同志們講。”的確,夾緊尾巴,謙虛謹慎,心存敬畏,做人做事如此,做官亦當如此。

  但是夾緊尾巴歷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以來,黨中央用3年多時間,全面從嚴治黨,淨化黨內政治生態,守紀律講規矩開始形成氣候。然而,依然有一些人的思想停滯,尾巴仍然翹得很高,為官行事依然我行我素,甚至不收斂不收手。有的“聰明人”會藏尾巴,看似規矩起來了,但對群眾呼聲裝聾作啞,坐視小事變大,或者傳達學習動靜挺大,對苗頭和問題卻不吭聲。事實證明,悟不透心存敬畏對於黨員幹部的真正價值,夾緊尾巴很難。

  心存敬畏應是黨員幹部的內在品質,而不是對監督制約的某種恐懼。把人民賦予的權力用來為人民造福,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政治倫理,是我們黨的初心。擰緊這個“總開關”,才能自覺敬畏人民、敬畏組織、敬畏權力、敬畏法紀。也只有心存敬畏,才能昇華人生,實現自我價值。事實上,權力和責任是一枚硬幣的兩面,既然握有人民賦予的權力,就應該承擔相應的責任,必須老老實實為公而不為私。家有家規、國有國法、黨有黨紀,只要權力而不接受約束,三百六十行沒有一行允 許,何況是引領社會前進的先進分子。那些以權謀私、恣意妄為的人,到頭來沒有不栽跟頭的。

  心存敬畏是黨員幹部的終身修行,不是什麼“從政技巧”。有的人認為現在上面抓得緊、處理嚴,所以要小心謹慎、夾緊尾巴,好漢不吃眼前虧,這被一些人視 為“生存智慧”,實則是十足的機會主義。合格的黨員幹部靠長期身體力行修煉而成,對黨和人民的忠誠必須體現在守紀律講規矩的自覺上。與組織捉迷藏玩魔術,對組織的談話函詢和關愛一味拍胸脯、“擠牙膏”,剛剛還在學習黨規黨紀,轉頭就去踐踏黨規黨紀,自以為掌握了所謂“官場祕笈”,實際是腐朽的封建舊官場做 派,不是共產黨人的作風,必須堅決反對。

  當然,就像保險絲是為了更好地送電、車閘是為了更好地開車,心存敬畏、有所不為正是為了有所作為、大有作為。“正事不幹、錯誤不犯”是極其有害的作秀,與黨紀初衷南轅北轍,這樣的人,遲早要被淘汰。

  低頭的是稻穗,抬頭的是稗子。誰心存敬畏,並且願意為國家民族建立功業,誰就擁有了真正的自由,未來海闊天高。在政治新生態下,每個黨員幹部都要有這樣的新風貌新境界:夾緊尾巴做官、埋頭踏實做事。

  三

  “漫遊費“壽終正寢”給我們的啟示

  很多領域的改革往往伴隨多方利益掣肘,順利推進離不開各種條件的相互作用,少不了多方力量的協同助力。尊重民意、順勢而為,無疑是明智的選擇。當事方能否割捨既得利益、權衡社會責任、擁有長遠眼光,成為其中關鍵。

  據《新京報》報道,中國移動執行長日前表示,中國移動已經從7月份起停止銷售包含長途漫遊的新套餐,預計今年底取消銷售所有長途漫遊套餐,逐步推進全國一體化資費。到目前,中國電信和中國移動均已取消了長途漫遊費。中國聯通表示,其已在3G套餐和4G部分套餐中取消了長途漫遊費。

  伴隨手機使用者22個年頭, 被詬病已久的長途漫遊費終於有望退出歷史舞臺了。先前很長一段時間裡,國內漫遊費“剪不斷、理還亂”,取消程序舉步維艱。如今,積極主動改變也好,出於無 奈選擇也罷,三大運營商的相關表態和行動,總算讓消費者長舒了一口氣。可以預見,手機漫遊費的漸行漸遠,在為消費者帶來更好的使用者體驗的同時,也將倒逼運營商重新審視自身定位,尋找更加多元的盈利模式,各方之間形成新的競爭格局。

  手機漫遊費即將成為“過去時”,是近年來公眾呼聲很高的“提速降費”程序中的一步,也是國內通訊產業發展道路上的關鍵一步。這並非運營商“一朝開竅”後的“良心發現”,背後有著諸多因素的促進與推動,離不開各種機緣條件的產生和成熟。

  技術的進步是原生動力。隨著技術的進步和網路的升級,近年來長途漫遊費的成本快速下跌,加之當前網路電話風行,手機通話相應減少,漫遊費也不再是運營商的“搖錢樹”。資料顯示,中國移動上半年流量收入達1950億元,首次超過傳統業務成為中國移動第一大業務。

  政策輿論壓力是助推器。2015年4月在一季度經濟座談會上呼籲“提速降費”。2016年4月,工信部相關負責人在國新辦新聞釋出會上回應取消手機漫遊費等問題;諸多媒體刊文追問何時取消手機國內漫遊費,屢屢引發輿論熱議。

  市場的博弈是導火索。誰提供更誘人的套餐和資費、更優質的服務,誰便可能擁有更大的市場份額——運營商深諳這樣的市場規律,競爭對手的任何一個改變都可能引發“破窗效應”。面對長途漫遊費,三大運營商相繼忍痛割愛,其實是遵循市場規律的必然選擇。

  漫遊費這塊難啃的硬骨頭被啃下,為其他領域的改革帶來一些經驗和啟示。事實上,很多領域的改革往往伴隨多方利益掣肘,順利推進離不開各種條件的相互作用,少不了多方力量的協同助力。尊重民意、順勢而為,無疑是明智的選擇。當事方能否割捨既得利益、權衡社會責任、擁有長遠眼光,成為其中關鍵。尤其對於某 些壟斷性行業來說,如果一味倚仗特殊地位“死扛”“硬撐”,或敷衍應付,避重就輕,無異於自欺欺人,掩耳盜鈴,當“群眾都過河了,你還在摸石頭”,不僅公眾不會買賬,自身日後的路子也會越走越窄。

  改革不會“一勞永逸”。後漫遊費時代,國內通訊領域或將面臨更多新問題,如何拓展網際網路增值業務、重構新的商業模式等,將是運營商面臨的挑戰。如何在盈利的同時承擔起更多的社會責任,使通訊業務體現出更多的公益成色,則是更深刻也更長遠的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