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又方便的五年級數學手抄報圖片

  數學手抄報是我們的學習數學知識的一種方法,五年級的學生經常會採用這一方法來更好的學習數學。下面是由小編分享的簡單的五年級數學手抄報圖片,希望對你有用。

  五年級數學手抄報設計圖

  數學手抄報資料

  數學課堂的順利性

  與青年教師討論數學課堂教學,他們反映經常碰到這樣的現象:在課堂上師生合作得非常好,教學任務很順利地完成了,但學生完成作業的情況卻遠沒有感覺的那麼好。問題出在哪裡呢?仔細分析構成整節課的各個環節,可以發現,這些課堂順利的背後,往往是教學的不到位或越位。具體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教師淺層次解讀教材,學生體驗了“偽成功”。教師在解讀教材時,重點關注的大多為學生在本節課要掌握的知識點,教學中也十分注重開展關於知識點的相關學習活動。比如,在六年級“面積的變化”實踐活動的教學中,有教師按照教材的安排,逐一開展了量一量、算一算等活動,引導學生髮現了長方形面積的變化與長、寬的變化之間的關係,接著讓學生自主探索其他幾個圖形的面積變化是不是也存在這樣的關係。學生又一次動手測量,終於從一系列的資料中發現了放大後面積與放大前面積的比是對應邊的平方倍的比,進而推廣到把一個平面圖形按n:1的比放大後,與放大前圖形的面積比是多少。學生髮現了這一規律,課堂便大功告成。事實上,這個規律僅是從資料的觀察分析中得出的,並不代表學生獲得了對這一問題的本質的認識──正因為缺少了讓學生解釋分析所發現的規律的過程***同時還應該聯絡以往學習的面積單位的轉化,讓學生進一步認識到面積是如何變化的***,在後來的計算圖形面積時,就有學生錯把面積擴大的倍數當成對應邊的比了。

  二是教師主導過度,學生成為了“偽主體”。比如,在六年級《用轉化的策略解決實際問題》的學習中,教師出示以下三個問題,讓學生回顧轉化策略在以往學習中的運用:***1***剛剛學習的圓柱和圓錐部分,多次運用了轉化的策略,你能說出來有哪些嗎?***2***在以前學習的平面圖形中,有沒有轉化策略的應用?***3***在日常的計算中,有沒有轉化的應用呢***同時出示了相關的計算題讓學生分析***?“面面俱到”的三個問題,指引著學生沿著教師鋪設的軌道有條不紊地前行,一切盡在教師的“掌控”之中。

  三是小組合作代替了獨立思考,學生經歷了“偽思考”。小組合作是時下課堂教學中常用的組織形式,但幾個學生簡單地圍在一起開展活動並不是小組合作。比如,四年級教學“尋找搭配現象中的規律”,教師出示例題後,就讓學生前後四人小組合作研究一共有幾種搭配的方法,學生很快就說出了6種——學習基礎好的學生幾乎不用思考就能知道,而學習基礎差的學生只是混在其中“和稀泥”,他們都沒有經歷認真分析的過程。這個結論的“順利”得出,是以犧牲一部分學生的思維訓練為代價的。沒有個體獨立思考的合作學習,充其量只是表面的繁華。基礎好的學生以自己的思考代替了基礎差的學生的思考過程。

  這樣的課堂教學,是基於完成任務式的教學,是關於掌握知識點和基本技能的教學,是一種“短效”的教學,更是一種“短視”的教學。數學思維的發展,數學素養的提升,才是數學教學的根本。因而,教師需要從更寬闊的視野來看待和實施平時的數學教學。

  數學考試的學習攻略

  攻略一:概念記清,基礎夯實。數學≠做題,千萬不要忽視最基本的概念、公理、定理和公式,特別是"不定項選擇題"就要靠清晰的概念來明辨對錯,如果概念不清就會感覺模稜兩可,最終造成誤選。因此,要把已經學過的四本教科書中的概念整理出來,通過讀一讀、抄一抄加深印象,特別是容易混淆的概念更要徹底搞清,不留隱患。

  攻略二:適當做題,巧做為王。有的同學埋頭題海苦苦掙扎,輔導書做掉一大堆卻鮮有提高,這就是陷入了做題的誤區。數學需要實踐,需要大量做題,但要"埋下頭去做題,抬起頭來想題",在做題中關注思路、方法、技巧,要"苦做"更要"巧做".考試中時間最寶貴,掌握了好的思路、方法、技巧,不僅解題速度快,而且也不容易犯錯。

  攻略三:前後聯絡,縱橫貫通。在做題中要注重發現題與題之間的內在聯絡,絕不能"傻做".在做一道與以前相似的題目時,要會通過比較,發現規律,穿透實質,以達到"觸類旁通"的境界。特別是幾何題中的輔助線添法很有規律性,在做題中要特別記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