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語文下冊期末綜合訓練題

  一、基礎訓練

  1.選擇字形正確的一組,將序號填在*** ***內。

  A.絡繹不絕 奄奄一息 竭然不同 當機力斷

  B.興奮不已 萬丈狂瀾 奮不顧身 悲痛欲絕

  C.懸崖峭壁 一瀉萬丈 陰謀鬼計 伏案急書

  D.流連忘反 波浪濤天 斤斤計較 囫圇吞棗

  2.“小嘎子”是作家*** ***的兒童小說《小兵張嘎》中的主人公.

  A.林海音

  B.徐光耀

  C.老舍  3.《草船借箭》出自哪一部名著.

  A.西遊記

  B. 三國演義

  C.紅樓夢

  4.《舟過安仁》是哪位詩人寫的.

  A. 呂岩

  B. 楊萬里

  C. 辛棄疾

  5.嚴監生是我國古典諷刺小說*** ***中的一個人物.

  A.《儒林外史》

  B.《西遊記》

  C.吳承恩

  D.吳敬梓

  6.*** ***來了,*** ***多住幾天.

  A.與其……不如……

  B.只要……就……

  C.既然……就……

  7.把下列中不屬於四大名著選出來*** ***.

  A.史記

  B. 三國演義

  C. 水滸傳

  D. 西遊記

  二、組詞

  1.推

  2.鉤

  3.陪

  4.樑

  三、按要求或情境填寫合適的內容

  1.徐庶進曹營——***補充歇後語***

  2.“一雙丹鳳眼,兩彎柳葉吊梢眉。身量苗條,體格風騷,粉面含春威而不露,丹脣未啟笑先聞。”這兩句話描寫的人物是我國古典文學名著中的。

  3.楊時是“”這一成語故事中的人物。

  4.解釋“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中黑體字的意思。

  詣: 乃:

  5.“良藥口苦利於病,。”同學們,希望大家能夠告別網咖,把握自己。

  四、把歇後語補充完整

  1.劉關張桃園三結義----

  2.孔明借東風----

  3.孫猴子的臉----

  4.梁山泊的軍事----

  5.張飛吃豆芽----

  五、填空

  1.從楊萬里筆下的《舟過安仁》中,我們找尋到只有孩童才有的奇思妙想:,。

  2.《草原》中“。”這句話,既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作家情感的集中體現。

  3.《將相和》是根據司馬遷的《史記》改編的。主要寫了“ ”、“”、“”三個小故事,

  六、閱讀文章,回答問題

  母親•我•狗

  小時候我極怕狗。現在想來,雖稱不上是“談狗色變”,卻也有些“說狗心寒”。

  到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學校要求上早學。可整個村子上三年級的就我一個,另有幾個四五年級的學生在校住宿。我作難了:學校和我們村子之間正好有一個“惡狗雲集”的大莊子,白天和別人一起倒還不怎麼怕;這早上起來,黑咕隆咚的……

  鄰居大嬸也來勸母親:“別讓洪水上了吧,就弟兄一個,他爹又不在家,萬一有個好歹咋向他爹交代呢?”母親笑著謝了大神,摸摸我的頭說:“我送他,學不能不上啊。”大嬸瞪了母親一眼:“你,能行嗎?”母親頓了一下,點點頭。

  第二天早上,我一覺醒來,發現母親已點著燈在忙碌了。“五點半了,起來吧。”母親見我醒了,轉身為我打來洗臉水。待我洗好臉,她到院裡找了一根木棒拿在手中,夾上我的書包,然後拉上我:“走吧。”摸了摸母親手中的棍子,拉著母親的手,我頓時感覺安全多了。新課 標 第 一 網

  到了那個村子,我的心也不再那麼恐懼了,只是緊緊地攥著母親的手。母親緊張地盯著周圍,像是怕狗突然從暗處撲上來是的。

  忽然,我感到母親的手溼漉漉的,有些發抖,我抬頭看著母親,母親趕忙俯下身拍拍我的頭:“洪水,別怕!有媽在,狗子不敢來的。”我便像置身於一把保護傘下似的,心慢慢地安穩下來。

  幾年過去了,有一次同大嬸閒談,一句話說的我的心猛地一顫:母親對狗的怕其實一點也不亞於我!她小時候曾被狗咬的差點丟了命。母親那溼漉漉的顫抖的手在眼前一閃,我真想跑到正忙碌的母親身邊,抱住她大哭一場——為她那顆受苦受累還經常受著驚嚇的羸弱的心!

  如今我已不再是那個怕狗的小孩子了,而母親依然很怕狗。於是每次外出,我總細心地守護在母親的身旁——因為,我忘不了那個怕狗的童年;忘不了母親那隻手,溼漉漉的,有些發抖……

  1.用簡要的語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內容。

  2.短文從兩個不同的角度告訴我們母親其實是很怕狗的,試借用短文中的語句進行說明

  3.短文多次寫到母親溼漉漉的手,結合短文內容談談這樣寫有什麼作用

  4.母親到底是膽大還是膽小?請結合短文內容,寫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