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學期七年級歷史期末試卷

  為七年級歷史期末考試做最後的拼搏,穩做王者看誰與爭鋒?歷史考試前多做試卷題。下面由小編為你整理的題,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題

  第一部分 選擇題***共20分***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1.右圖是在我國發現的全世界最為著名的晚期直立人,他們是

  A.元謀人

  B.北京人

  C.山頂洞人

  D.半坡人

  2.據史書記載,周朝周武王的兒子周成王與弟弟叔虞玩耍時,成王把一片桐樹葉削成圭狀送給叔虞,說:“用這個分封你。”後來周成王言出必行,將叔虞封在了”唐”這個地方,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桐葉封弟”的故事。從中可見西周實行的是

  A.禪讓制 B.世襲制 C.分封制 D.郡縣制

  3.春秋戰國時期,人們開始推廣鐵器和牛耕。下列哪一農具的使用,是耕作技術的一大進

  步

  A.骨耜 B.青銅鏟 C.鐵鐮刀 D.鐵犁鏵

  4.地圖是歷史學習的重要資料。根據右圖,我們可以研究的歷史事件

  是

  A.西周分封

  B.春秋五霸

  C.戰國七雄

  D.秦滅六國

  5.戰國時期的改革中,影響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國的變法。下列屬於商

  鞅變法內容的是

  A.罷兵歸田 B.釋放奴婢 C.承認土地私有 D.遷都洛陽

  6.目前,我國的教育發展已形成了以政府辦學為主體,公辦學校與民辦學校共同發展的格局。在中國,第一個創辦私立學校的人物是

  A.老子 B.莊子 C.孟子 D. 孔子

  7.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建立了中央集權制度,制定了嚴酷的刑罰,這些措施的思想來源是

  A.法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墨家思想

  8.隸書是漢字中常見的一種莊重的字型,字形略微寬扁、橫畫長而豎畫短,講究“蠶頭燕尾”、“一波三折”。這種字型作為全國規範文字加以推廣開始於

  A.商朝 B.秦朝 C.西周 D.漢朝

  9.秦朝的殘暴統治激起了人民反抗,我國曆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戰爭是

  A.綠林起義 B.赤眉起義 C.陳勝、吳廣起義 D.黃巾起義

  10.漢武帝把各地學者召集到長安,詢問治國方略。他採納董仲舒的建議推行的政策是

  A.焚書坑儒,鉗制思想 B.整頓吏治,以德化民

  C.行推恩令,加強集權 D.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11.為改變漢初以來丞相位高權重的局面,漢武帝提拔身邊的侍從、宦官參與謀劃軍國大事、釋出詔令,成為實際掌權的

  A.“中朝” B.“內朝” C.“外朝” D.“上朝”

  12.“漢通西域,雖然起初是出於軍事目的,但西域開通以後,它的影響遠遠超出了軍事範圍”。對漢通西域作出傑出貢獻的人物是

  A.張騫 B.蔡倫 C.衛青 D.霍去病

  13.“我們x疆好地方,天山南北好牧場……”。今x疆地區正式歸屬中央統轄開始於

  A.x疆行省的設定 B.西域都護的設定

  C.澎湖巡檢司的設定 D.宣政院的設定

  14.四大發明是我國成為文明古國的重要標誌。在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中,最早發明的、對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起了促進作用的是

  A.火藥 B.造紙術 C.印刷術 D.指南針

  15.王敏同學對商鞅變法很感興趣,如果要作進一步瞭解,課後可以查閱的歷史名著是

  A.《春秋》 B.《詩經》 C.《史記》 D.《道德經》

  16.三國鼎立局面實現了區域性統一,對推動當地社會發展作出重要貢獻。三國中不包括下列哪個政權

  A.魏 B.蜀 C.晉 D.吳

  17.東晉南朝時期,江南經濟迅速發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A.北方戰亂,人口南遷,帶去了先進的生產技術 B.南方生產經驗豐富

  C.南方自然條件優越 D.南方生產工具先進

  18.魏晉南北朝時期,南方商品經濟的發展促進了城市的繁榮。其中人口達百萬,在當時經

  濟最活躍的一個城市是

  A.建康    B.洛陽      C.長安 D.成都

  19.《資治通鑑》記載:魏主欲變北俗,引見群臣。……帝曰:“今欲斷諸北語,一從正音。其年三十已上,習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見在朝廷之人,語音不聽仍舊,若有故為,當加降黜。”***原文大意:孝文帝決心改變鮮卑族風俗,召見群臣。……孝文帝說:“現在要禁用鮮卑語,統一使用漢語。那些年齡在30歲以上的人,使用鮮卑語已成為習慣,可以允許他們不立即改變;30歲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繼續使用鮮卑語,明知故犯,就要降職或罷官。”***材料反映的改革措施是

  A.與漢人通婚 B.改穿漢服 C.採用漢姓 D.學習漢語

  20.中國歷史悠久,朝代眾多。下列幾組朝代中基本並存的一組是

  A.西周與東周 B.西漢與東漢 C.西晉與東晉 D.南朝與北朝

  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共30分***

  二、非選擇題:***30分***

  21.辨析改錯:***判斷下列每題標有著重號的內容是否正確。若正確,請在橫線上填寫“正確”;若錯誤,請在橫線上填寫訂正後的正確答案。每小題2分,共10分***

  例題:***1***西漢初年統治者推行修養生息政策,出現了中國古代第一個治世“文景之治”。

  正確

  ***2***東晉顧愷之的行書代表作《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

  王羲之

  根據要求完成下列各題:

  ***1***漢武帝採納主父偃的建議,頒佈“推恩令”,削弱了諸侯王封國勢力。

  ***2分***

  ***2***漢武帝大力加強監察制度,在中央設立刺史,監督和檢舉京師百官以及皇族的不法行為。

  ***2分***

  ***3***東漢時期,華佗改進了造紙術,既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紙的產量和質量。

  ***2分***

  ***4***東晉南朝時期,白瓷燒製技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成為人們日常的生活用具。

  ***2分***

  ***5***北魏孝文帝改革促進了民族分化,加速了少數民族漢化程序,也使中原文化得到了豐富和發展。

  ***2分***

  22.材料解析:***共10分***

  戰爭,是勇者的博弈,是智者的較量;戰爭,帶來了傷痛,也改變了時局。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公元前207年,項羽率兵數萬與秦軍30萬在鉅鹿展開決戰,項羽毅然命令部下把飯鍋打破,把渡船鑿沉,只帶三天的口糧,讓士兵背水一戰。項羽率軍九戰九捷,大敗秦軍。

  材料二:孫劉聯軍不足5萬,與曹軍在赤壁隔江對峙。曹軍20多萬,號稱80萬,兵力佔絕對優勢。但北方士兵不習慣水戰,只得用鐵鏈將戰船連在一起。一天夜裡,颳起東南風。黃蓋奉主帥周瑜之命,假裝向曹操投降,帶領裝滿浸油柴草的十艘戰船趁著風勢駛向對岸。在接近曹軍時點燃大火,烈火很快從船上燃燒到岸邊的營寨。孫劉聯軍趁勢發動猛攻,曹軍大敗,損失人馬大半。

  材料三:在苻堅統治時,前秦統一了北方。383年,苻堅號稱徵兵80多萬進攻東晉。晉軍雖然只有8萬,但內部團結,士氣旺盛,據守淝水,與秦軍對峙。苻堅登上壽陽城觀察軍情,看到對岸山上被風吹動的草木,以為都是晉軍,感到形勢並不樂觀。於是他接受晉軍將領提出的讓晉兵渡江決戰的要求,下令秦軍後撤,企圖在晉軍渡過淝水時“半渡而擊之”。當秦軍後退時,秦軍中一些被俘虜的東晉將領乘機高喊“秦軍敗了”,引起秦軍混亂,許多不願為秦軍作戰的各族士兵紛紛逃散。晉軍乘勢渡河,打敗秦軍。苻堅身中流箭,逃回北方。在逃亡的路上,前秦士兵驚魂不定,聽到風聲、鳥叫聲都以為是追趕的晉軍。

  ***1***成語“破釜沉舟”、“草木皆兵”分別出自以上哪一則材料。***4分***

  ***2***從兵力對比上來看,三則材料所介紹的三次戰役取勝的共同特點是什麼?***2分***

  ***3***材料二中的戰役為哪一政治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礎?***2分***

  ***4***材料三中的戰役阻止了前秦的南下,為哪一地區經濟的持續發展營造了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2分***

  23.綜合實踐:***共10分***

  2016年11月3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將中國“二十四節氣”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世界文化遺產是人類祖先的傑作。七年級***1***班的同學舉行了“繼承文化遺產,傳承人類文明”的主題探究活動,以下是他們在活動中搜集的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部分資料,請你也來參加他們的研究和學習。

  圖一 殷墟 圖二 圖三

  m

  圖四 絲綢之路

  ***1***在圖一處發現了什麼文字?它標誌著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何時開始?***4分***

  ***2***圖二、圖三是古代世界上規模最大、效益最好、發揮作用歷時最久的水利工程,名稱是什麼?***2分***

  ***3***圖四是一條橫穿歐亞的陸上通道,中國的起點是哪裡?它在東西方交往中起到了什麼重要作用?***4分***

  參考答案

  第一部分 選擇題***2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x.k.b.1 C D B C D A B C D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A B B C C A A D D

  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30分***

  21. ***本題共5小題,共10分***

  ***1***正確***2分***

  ***2***司隸校尉***2分***

  ***3***蔡倫***2分***

  ***4***青瓷***2分***

  ***5***民族交融***2分***

  22. ***本題共4小題,共10分***

  ***1***“破釜沉舟”出自材料一***或鉅鹿之戰******2分***;

  “草木皆兵”出自材料三***或淝水之戰******2分***。

  ***2***以少勝多***2分***。

  ***3***三國鼎立***2分***。

  ***4***江南地區***或南方******2分***。

  23. ***本題共3小題,共10分***

  ***1***甲骨文***2分***;商***2分***。

  ***2***都江堰***2分***。

  ***3***長安***2分***;經濟文化交流的橋樑***意對即可******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