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課外預習方法有哪些

  學習語文多讀點課外書籍是很有必要的。那麼?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小學語文課外預習方法,希望可以幫到你!

  小學語文課外預習方法

  1.把課文讀3到5遍,還不熟繼續讀到熟。

  2.在每個自然段前寫上序號,第幾段就寫第幾段。

  3.瀏覽課文畫出不懂的字詞.成語。

  4.從參考書.字典等方法把不會的字詞.成語找到想要的答案。

  5.總結課文的段落意思。

  6.用鉛筆寫出不懂的問題,去尋找。

  語文課前預習方法的探究

  一、明確目標,區分情況

  課前預習需要在老師的引導下,有個明確的預習目標,圍繞目標和要求去開展預習工作。教師還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年段特點、單元教材的進度等制訂切實可行的預習計劃,才能達到預習的效果。不同學段的預習要求也不盡相同。對於一、二年級的學生而言,主要以讀書、識字、寫字為主;到了三四年級除了識字、寫字,還要加上理解詞句、閱讀理解等;到了高年級如果還以中低年級的標準,就沒有預習的意義了,這其實是個長期、堅持、循序漸進的過程。當然也要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情況而定,有些學困生就可以適當降低一些標準,但一定要抓住教學的目標、重難點有目的地開展預習。一些對文學感興趣的學生也可以適當提高一些要求,對他們更有幫助與啟發。

  二、掌握方法,培養能力

  大部分學生及家長都認為預習就是看書,不把它當作一回事。那是因為他們不明白要如何預習,因此,教師要教給學生預習方法,提出預習要求,這樣,預習才是有效的預習。課文預習一般都是圍繞“識字”“寫字”“閱讀”展開,概括起來可以分為“五步走”:

  一讀,就是要將課文讀正確、流利,瞭解課文大意。要做到這點,就要將課文生字詞讀正確,可以利用工具書。中高年級的“讀”應做到反覆讀,能體會其中的語言美,品味句式美,把優美的詞句積累下來,豐富自己的語言。

  二畫,課前預習時,把本課要求學習的生字,不理解的詞句,用符號畫出來。然後藉助工具書,弄清畫出字、詞的讀音及註釋,並將註釋標註在書上,便於理解,加深印象。

  三查,這裡的查除了查字典和詞典外,還可以查閱課外資料,蒐集整理本課的相關資料,與老師、同學一起交流。常見的有查閱作者的生平以及寫作背景,便可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內容。像學習古詩,《孔子拜師》《草船借箭》《鳳辣子初見林黛玉》等文章,蒐集並查閱相關的文字資料,會對課文所涉及的人物、歷史背景有個大致的瞭解,在課堂上會更容易理解老師的講解,也會有些自己獨特的見解。

  四寫,課文要求抄寫必須掌握的生字、新詞或者優美的語句可以摘抄下來,抄寫的過程可能加深學生對句子的理解及記憶,領會作者的精神內涵。中低年級許多有關季節的詩歌都可以通過抄寫加深記憶,為寫作做好積累。

  五想,能圍繞文章的主要內容進行思考,可以帶著課後的練習題進行閱讀,當看到文中有答案就直接在書上劃出來,或者寫下來。這樣當老師在課堂上講解時,也就更容易心領神會了。語文的基礎知識面廣、知識點多,學生的水平參差不齊,想要預習有成果,要根據學生的學情,合理地安排預習方法,切不可盲目地預習,要持之以恆,養成習慣,這樣才會有令人滿意的結果。

  三、質疑問難,循序漸進

  朱熹說過:“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教師要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只有帶著問題去讀書的學生收穫才最大。在讀課文的過程中,需要發揚質疑的精神,動腦思考,以鞏固和獲取新知識。讀完課文後對疑難問題或查字典,或查詢資料,或請教同學、老師,交流討論解決。“學源於思,思源於疑。”只有真正養成邊讀書、邊思考的學習習慣,學方有所得。掌握語文學習的方法,養成良好的語文預習習慣,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運用循序漸進預習法進行預習時,可以分為幾個步驟:***1***通讀課文。看新課題目,想問題,之後初讀課文,邊讀邊標註出不理解之處。

  ***2***理解並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詞,會自己思考問題,提出問題。

  ***3***結合課後練習和自己的問題進行思考,查詢和閱讀有關參考資料,自己解決一些問題,發現一些新的有價值的問題。

  ***4***將課文讀熟,用簡練的語言寫出主要內容,寫出自己的想法、感受和體會。一般情況下,文章經過這樣反覆、用心地閱讀,學生對文字會有自己獨特、深刻的見解和感悟,對進一步的聽講有很大的幫助。

  課前預習是重要的學習方法,也是良好的學習習慣。有質量的預習不僅能培養學生勤于思考的學習習慣,還能提高學習效率,使他們終身受益。教師要把自學方法教給學生,把學生主動權還給學生,把自主時間還給學生,這樣學生才能夠在獲得知識的同時,逐步提高自己的思維水平和探索能力,使其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

  1、指導學生有選擇地讀書 書歷來有好壞,或者基本是好的,但有瑕疵。現在的書、雜誌、小報多得令人目眩。什麼書好,什麼書壞,什麼書宜讀,這就需要選擇。小學生對書的好壞缺乏一定的辨別能力。他們往往出於好奇心,越不讓看,就越要看,特別是武打小說、言情小說,一旦入了“迷宮”,就不能自拔,我們要講明讀壞書的危害,曉之以理,用一些沉痛的教訓啟發他們不讀壞書,變堵為導。要使學生不讀壞書,我們當父母的和老師的,就要多花些時間,查查圖書目錄,翻翻書,一本書大概瀏覽一下,好多書都有“前言”、“後記”、“序”、“跋”、“內容提要”一類文字,不外是對書及作者的評價,介紹書的梗概,成書原因。這些,對一本書就有了大致的瞭解。由於成年人鑑別力比較強,據此,就可定下來,學生宜讀不宜讀,然後再向學生推薦。這種方法簡而易行,教師可用少量時間,就完成向學生推薦好書的任務,學生就可以有目的的讀書了。

  2、指導學生有計劃的讀書 所謂計劃,即是在完成課內學業的前提下,選擇一些好書讀。處理好課內課外的關係,合理分配時間。即使是好書、好報,如無目的的濫讀,忽視“正業”,比如說上課偷看,集體活動不參加,作業沒做完就看雜誌、小說,這樣的課外閱讀,不但沒有好處,反而會影響學習,影響身心健康。教師可引導學生在新學期開始,每人訂一份課外閱讀計劃,各個年級有所側重,計劃可根據具體情況不斷修改完善。要長計劃、短安排、長流水、不斷線,靈活機動,循序漸進,爭取每學年都有個讀書目標。

  3、教給學生課外閱讀方法 達爾文說:“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於方法的知識”。要想使學生課外閱讀有收穫,就必須教給他們一些讀書的方法。掌握了好的讀書方法,就能把書讀得更好。讀書的方法很多,下面選主要的介紹幾種。

  ***1***查閱圖書目錄 教給學生怎樣查閱圖書目錄,看書的“前言”、“後記”、“內容提要”的方法,學會選書的本領。

  ***2***、查字典 查詞典 教給學生查字典、查詞典的方法,掌握字典、詞典一些符號表示的意義及其查法。會查常用的字典、詞典,並在閱讀和寫作中養成使用的習慣。使學生學會使用工具書,為自學創造先決條件。

  ***3***記學習卡片 教給學生記學習卡片的方法,學會把好的詞、句、成語記錄下來,把精彩的描寫抄錄下來。摘錄原文要注意語意完整,不能斷章取義,要註明出處,這樣便於以後整理和應用。

  ***4***、積累詞語 教給學生積累詞語的方法。學會整理課文旁註和腳註的詞語。整理詞語的過程,既積累了詞語,又養成了自覺的習慣,還可以掌握歸類複習的方法。

  ***5***、積累與整理資料 教給學生積累與整理資料的方法,學會資料的歸類與系統整理。

  ***6***、學會點評 要使用評點符號,對閱讀文章進行評點。要明確什麼是“評”,什麼是“點”,並要學會這種方法。評點法是我國傳統的語文學習方法,是一種很好的自學方法。學生學會了評點的方法,有了評點的能力,就可以不走彎路,提高自學效率,對學習語文和其他各學科以及今後的學習、工作都是有益的。

  ***7***、批判地讀 要學會批判地讀書。一本書不一定十全十美,學生在讀書時不能囫圇吞棗,不求甚解,而要披沙揀金,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小學生對閱讀往往有一定的興趣,在此基礎上,教師及時給他們以閱讀指導,讓課外閱讀真正成為他們喜愛的事,讓知識的海洋常常跳躍著他們因閱讀而有所收穫的歡快的浪花。只要持之以恆,小溪終將能匯成海洋。

1.小學生學習語文如何提前預習

2.小學生應該怎樣預習語文

3.小學語文課前預習方法與技巧

4.小學英語預習方法有哪些

5.小學英語預習方法與技巧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