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七年級政治上冊教案

  教學設計是以促進學習者的學習為根本目的,運用系統方法,將學習理論與教學理論等原理轉換成對教學目標、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教學評價等環節進行具體計劃,創設有效的教與學系統的"過程"或“程式”。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你們喜歡。

  ***一***

  課題 第二起跑線 星期 星期

  教 學 目 標 1、情感目標:讓學生自我體驗中學生活和成長感受,激發學生自我意識,在正確認識自我的基礎上,主動尋求自我發展,從而轉變為內在成長的動力。

  2、能力目標:對陌生環境的適應能力,基本的社交能力,初步的自我認識能力。

  3、知識目標:瞭解中學階段這一特殊時期的基本心理現象,心理變化規律並嘗試適應該變化。

  教材

  分析

  ***重點

  難點***

  重點:感受人生的新體驗。

  難點:激發學生的自我意識。

  板書

  設計

  示意

  框圖 一、邁上成長新臺階

  我們的新體驗

  ***二***

  設計成長新方案

  ①學會學習

  ②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③關注自我心理健康

  ④勇於創新、勤於實踐

  時序 教學操作過程設計***重點寫怎麼教以及學習指導,含課練、作業安排***

  課前展示:我最喜愛的一句話:“一個國家的前途,不取決於它的國庫之殷實,不取決於它的城堡之堅固,也不取決於它的公共設施之華麗,而在於它的公民的文明素養,即在於人們所受的教育,人們的遠見卓識和品格的高下,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

  ***人的思想和品德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固定不變的,它可以通過個人修養而獲得,也可以通過外在教化來塑成,而得益的將是整個民族。這就是初中設思想品德課的目的。***

  本學期在初一《思想品德》課中我們將開設我最喜愛的一句話欄目,希望能積極投稿。***對人生、理想、事業、學業、交友等方面感受最深的一句話。***

  自我介紹:……希望成為大家的朋友,與大家一路同行。

  一、新課匯入:新學期開始了,同學們離開了小學,跨進了中學的校門,來到了嚮往已久的龍光橋鎮中心學校,再次歡迎大家的到來!見面禮:看兩段錄相。

  勝利了;這就是劉翔,他成功了,為中國人創造了奇蹟。2004雅典奧運會上中國運動員的傑出表現是前幾天大家最為關心的話題:哪塊金牌的份量最重?有人說是劉翔。為什麼?是因為中國乃至亞洲在短跑專案上從來沒進過前八名,所以似乎在被人看死的情況下,竟然出現的奇蹟,不能不令人振奮。雅典奧運會男子110米欄的比賽,成績:12秒91

  除了這一塊,還有一塊唯一的球類集體專案金牌——女排20年後再現輝煌。其對中國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更由於其比賽過程也是一波三折,艱苦卓絕,靠不服輸的氣概,團隊合作,奮力拼博,最後反敗為勝。“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今天,我們有緣同窗就讀,只有團結協作,才能建成一個優秀的班集體。

  再次驗證了——拿破崙曾說過:中國是一頭沉睡的雄師,一旦它醒來世界將為之震撼!

  老師說了那麼多,輪到你們發言了。

  新的同學,新的環境,新的起點,一定有很多新的感受。老師首先想知道:當你跨入中學大門時,你的希望是什麼?

  二、新課:走進中學

  當我跨進中學大門時,我希望……

  幾天下來,又有哪些新體驗?

  讓我們一起來說說初中生活的第一次。***初一年級,是人生道路上的一個新起點,在這個新的起點上。我們有著許許多多的第一次,這許許多多的第一次拉開了初中生活的序幕。***

  1***校園裡第一次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是***不知名字可描述特徵*** 理由:

  2***校園裡第一次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是: 理由:

  3***學校裡第一次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活動是: 理由:

  4***校園裡感動你的名人名言是: 理由:

  有沒有以下情形:圖。

  期待與新同學交往,又害怕別人不接受自己。學習科目更多,學習更有挑戰性。有遠大理想,卻不知從何做起。

  你還有哪些體驗?請用圖畫或文字的形式表現出來。P3填。

  ***三***

  第一節: 第二起跑線

  ***?——人生又一個階段***

  一、邁上成長新臺階

  1、我們的新體驗 :見上。

  同學們,你們的體驗很豐富,你們真的長大了。你們可以去理想的大海里自由地遨遊了,但是,為了走好你的人生道路——千萬不要忘記:帶好‘救生圈’—父母、老師、成人的正確指導和幫助。

  ***第一課時可能到這裡結束。***下面內容及第二目計劃一課時。***下堂課老師將指導大家……***

  今天,老師首先要指導你們:來了解你們——青少年自己***自己的心理和生理***;然後再一起來設計一下你自己成長的新方案,在你成功的路上祝你一臂之力。

  1***青少年的心理特點:

  讓我們瞭解自己……

  所謂“初中學生”,就是混雜著孩子似的要素和即將成為大人要素的時期,在玩的表情上和說話的內容上還完全是個天真而幼稚的孩子,但就在這同時,他們對父母的依附性逐漸淡薄起來了,開始認真思考自己的事情……。

  有人形象地比喻說,初中生是“油門最大,方向盤最不穩的時期”,“最需要引導規範,又最不服從引導規範”的時期。

  初中生心理上最大的特點就是處於半成熟期,是個“小大人”美國心理學家霍林沃斯把青少年的這一時期與幼兒的生理斷乳期相比,稱之為“心理斷乳期”。這一時期往往會產生“心理與生理”不同步成長的現象。

  案例1:書P2楊玲——漫畫圖展示……。—四人一組討論—交流。

  師小結:疏遠最靠近的父母和教師的“閉鎖性”和尋求能坦率相告一切的夥伴的“開放性”,這兩種矛盾的心理同時存在,就是我們自己——中學生的心理特徵。

  通過幾位已把子女培養成材的婦女調查:兒女從嬰兒起,最可愛的時期:上幼兒園時期。而感到最棘手的時期是上初中期。

  父母反映:“過去本來是個非常聽話的孩子,可一上初中,不知怎的卻變得有時和父母頂嘴了,甚至有時不理睬父母的話了。——人生的第二反抗期。***第一反抗期是三左右前後的孩子,有時不理睬父母的制止,去做一些任性的事情;第二反抗期可以看作是在心理上要求獨立的時期。***;所以有喜也有憂。

  瞭解了自己的心理後,再來看一組照片:剛進初中——畢業時。看到除了心理變化外,還有什麼變化?填表P3。還有生理上:中學時期是學習的關鍵期,是人生髮展的“黃金時期”,大腦發育日趨完善……——三大習慣的養成:

  2、人生髮展“黃金期”——抓住機遇,立志成材

  學習是這個時期必不可少的內容。模擬:書例。周恩來曾回答過:“為了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你的答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