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高考語文記敘文素材的翻新技巧

  高考語文作文中寫出一篇高質量的記敘文,除了需要有明確的中心和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外,最大的亮點就落在素材的選取上。那麼,怎麼樣才能讓記敘文素材翻新呢?下面小編總結的高考語文記敘文素材的翻新的技巧,希望對你有幫助。

  

  首先,開闢新的敘述角度。曾經是主角的,你就不能再讓他光輝下去。存在即為合理,細心去觀察每個事件、每個人物的獨特之處後,你會發現,原來素材和海綿裡的水一樣,需要你去擠壓它,越擠越多。當材料總是以正面形式出現時,我們是否可以從反面進行敘述。

  例如,在寫曹操時,70%的考生基於《觀滄海》會寫到他的遠大抱負,基於《龜雖壽》可以寫到求才若渴。但有的同學就會從曹操“青梅煮酒論英雄”的那份豁達,以及他“遵奉天子以令諸侯”的高瞻遠矚出發大談曹操的英雄之志。後者眼光獨到,自然會給人耳目一新之感。

  再如,談三國時期的人才,我們知道吳有周瑜,蜀有諸葛,但是就是沒有多少人知道輔佐曹操的郭嘉。據《三國志》記載,曹操赤壁兵敗,嘆曰:“若奉孝在,不使孤至此!”足以可看出郭嘉對之曹操猶如諸葛亮對之劉備。只因英年早逝,名氣不如諸葛亮。當我們在讚美、感動於諸葛亮時,是不是也應該想到郭嘉這個“亂世鬼才”的謀士?其實以上這些材料只是想說明一個問題,已成為歷史的素材尚可以寫出新意,更何況是我們充滿變數的生活呢?

  其次,寫作手法創新也可以讓你的記敘文素材煥然一新;寫記敘文時如果善用一些表現手法代替平鋪直敘,經過或對比、或抑揚、或以小見大等方式出現的素材就跟包裝過的禮品一樣會讓人覺得精緻。典型的代表就是朱自清的《背影》,寫的是父愛,對大家來說都是老題材,但作者採用了特寫的方法,突出表現了父親的幾次背影,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