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複習的知識點詳解

  語文是高考的每一個學生都要考的學科,語文要怎麼複習呢?下面的小編將為大家帶來高考語文的複習知識點,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考語文複習的知識點

  一、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說明、議論

  二、表現手法:象徵、對比、烘托、設定懸念、前後呼應、欲揚先抑、託物言志、借物抒情、聯想、想象、襯托***正襯、反襯***

  三、修辭手法: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引用、設問、反問、反覆、互文、對比、借代、反語

  四、記敘文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五、記敘順序:順敘、倒敘、插敘

  六、描寫角度:正面描寫、側面描寫

  七、描寫人物的方法:語言、動作、神態、心理、外貌

  八、描寫景物的角度:視覺、聽覺、味覺、觸覺

  九、描寫景物的方法:動靜結合***以動寫靜***、概括與具體相結合、由遠到近***或由近到遠***

  十、描寫***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間接***

  十一、敘述方式:概括敘述、細節描寫

  十二、說明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十三、說明方法: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下定義、分類別、作詮釋、摹狀貌、引用

  十四、小說情節四部分:開端、發展、高潮、結局

  十五、小說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節、具體環境

  十六、環境描寫分為:自然環境、社會環境

  十七、議論文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

  十八、論據分類為:事實論據、道理論據

  十九、論證方法:舉例***或事實***論證、道理論證***有時也叫引用論證***、對比***或正反對比***論證、比喻論證

  二十、論證方式:立論、駁論***可反駁論點、論據、論證***

  二十一、議論文的文章的結構:總分總、總分、分總;分的部分常常有並列式、遞進式。

  二十二、引號的作用:引用;強調;特定稱謂;否定、諷刺、反語

  二十三、破折號用法:提示、註釋、總結、遞進、話題轉換、插說。

  高考語文的古詩歌複習大全

  古文

  1.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荀子"勸學》***

  2.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荀子"勸學》***

  3.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荀子"勸學》***

  4.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荀子"勸學》

  5.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荀子"勸學》

  6.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荀子"勸學》

  7.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勸學》

  8.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捨。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荀子"勸學》

  9.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戰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

  10.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戰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

  1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戰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

  12.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司馬遷《史記"屈原列傳》***

  13.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史記" 屈原列傳》***

  14.屈平正道直行,竭忠盡智,以事其君,讒人間之,可謂窮矣。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屈平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司馬遷《史記"屈原列傳》***

  15.明道德之廣崇,治亂之條貫,靡不畢見。***司馬遷《史記"屈原列傳》***

  16.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潔,其行廉。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其志潔,故其稱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司馬遷《史記"屈原列傳》***

  17.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煢煢孑立,形影相弔。***李密《陳情表》***

  18.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餘年。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區不能廢遠。***李密《陳情表》***

  19.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李密《陳情表》***

  20.時維九月,序屬三秋。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閣序》***

  21.層巒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王勃《滕王閣序》***

  22.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舸艦彌津,青雀黃龍之舳。***王勃《滕王閣序》***

  23.雲銷雨霽,彩徹區明。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勃《滕王閣序》***

  24.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王勃《滕王閣序》***

  25.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韓愈《師說》***

  26.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韓愈《師說》***

  27.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韓愈《師說》***

  28.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韓愈《師說》***

  29.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簷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鬥角。***杜牧《阿房宮賦》***

  30.高低冥迷,不知西東。歌臺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雨悽悽。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杜牧《阿房宮賦》***

  31.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齊楚之精英,幾世幾年,剽掠其人,倚疊如山;一旦不能有,輸來其間。鼎鐺玉石,金塊珠礫,棄擲邐迤,秦人視之,亦不甚惜。***杜牧《阿房宮賦》***

  32.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獨夫之心,日益驕固。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杜牧《阿房宮賦》***

  33.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杜牧《阿房宮賦》***

  34.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杜牧《阿房宮賦》***

  35.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杜牧《阿房宮賦》***

  36.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蘇洵《六國論》***

  37.古人云:“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此言得之。***蘇洵《六國論》***

  38.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併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嚥也。***蘇洵《六國論》***

  39.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併吞八荒之心。***賈誼《過秦論》***

  40.率疲弊之卒,將數百之眾,轉而攻秦;折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雲集響應,贏糧而景從。***賈誼《過秦論》***

  41.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賈誼《過秦論》***

  42.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於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苟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蘇洵《六國論》***

  43.於是餘有嘆焉。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44.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45.然力足以至焉,於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46.餘於僕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47.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蘇軾《前赤壁賦》***

  48.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蘇軾《前赤壁賦》***

  49.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嫋嫋,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蘇軾《前赤壁賦》***

  50.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蘇軾《前赤壁賦》***

  51.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蘇軾《前赤壁賦》***

  52.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蘇軾《前赤壁賦》***

  53.群賢畢至,少長鹹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王羲之《蘭亭集序》***

  54.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王羲之《蘭亭集序》***

  55.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陶潛《歸去來兮辭》***

  56.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陶潛《歸去來兮辭》***

  57.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58.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59.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60.慮雍蔽,則思虛心以納下;懼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61.總此十思,巨集茲九德。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則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並用,垂拱而治。***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62.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王勃《滕王閣序》***

  63.物華天寶,龍光射牛鬥之墟;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王勃《滕王閣序》***

  64.東隅已逝,桑榆非晚。***王勃《滕王閣序》***

  65.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蘇軾《石鐘山記》***

  66.借書滿架,偃仰嘯歌,冥然兀坐,萬籟有聲;而庭階寂寂,小鳥時來啄食,人至不去。***歸有光《項脊軒志》***

  67.三五之夜,明月半牆,桂影斑駁,風移影動,珊珊可愛。***歸有光《項脊軒志》***

  68.及既上,蒼山負雪,明燭天南。***姚鼐《登泰山記》***

  69.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70.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屈原《離騷》***

  71.寧溘死以流亡兮,餘不忍為此態也。***屈原《離騷》***

  72.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聖之所厚。***屈原《離騷》***

  73.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餘心之可懲?***屈原《離騷》***

  74.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長歌行》***

  75.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孔雀東南飛》***

  76.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紉如絲,磐石無轉移。***《孔雀東南飛》***

  77.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葦一時紉,便作旦夕間。***《孔雀東南飛》***

  78.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孔雀東南飛》***

  79.多謝後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東南飛》***

  80.仰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狡捷過猴猿,勇剽若豹螭。***曹植《白馬篇》***

  81.名編壯士籍,不得中顧私。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82.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屈原《離騷》***

  83.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不撫壯而棄穢兮,何不改此度?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導夫先路。***屈原《離騷》***

  84.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李白《蜀道難》***

  85.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李白《蜀道難》***

  86.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天台一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87.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88.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孃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幹雲霄。***杜甫《兵車行》***

  89.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杞。***杜甫《兵車行》***

  90.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溼聲啾啾。***杜甫《兵車行》***

  91.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絃。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

  92.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白居易《琵琶行》***

  93.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么》。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白居易《琵琶行》***

  94.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白居易《琵琶行》***

  95.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

  96.鈿頭銀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汙。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閒度。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門前冷落鞍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白居易《琵琶行》***

  97.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白居易《琵琶行》

  98.悽悽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溼。***白居易《琵琶行》***

  99.地也,你不分好歹何為地!天也,你錯勘賢愚枉做天!***關漢卿《竇娥冤》***

  100.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歐陽修《伶官傳序》***

  詩詞曲

  1、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詩經周南關雎***

  2、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詩經小雅采薇***

  3、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詩經王風黍離***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詩經衛風淇奧***

  5、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詩經王風采葛***

  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詩經鄭風子衿***

  7、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詩經秦風蒹葭***

  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詩經衛風碩人***

  9、言者無罪,聞者足戒。 ***詩經大序***

  10、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詩經小雅車轄***

  11、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詩經小雅***

  12、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詩經小雅鶴鳴***

  13、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詩經大雅抑***

  14、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尚書***

  15、滿招損,謙受益。 ***尚書大禹謨***

  16、防民之口,甚於防川。 ***國語周語***

  17、多行不義必自斃。 ***左傳***

  18、輔車相依,脣亡齒寒。 ***左傳***

  19、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左傳***

  20、欲加之罪,其無辭乎?***左傳***

  21、外舉不棄仇,內舉不失親。 ***左傳***

  22、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左傳***

  23、曲則全,枉則直。 ***老子***

  2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25、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

  26、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27、將欲取之,必先之。 ***老子***

  28、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

  29、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老子***

  30、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老子***

  31、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老子***

  32、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老子***

  33、言必信,行必果。 ***論語子路***

  34、既來之,則安之。 ***論語季氏***

  35、朝聞道,夕死可矣。 ***論語里仁***

  36、是可忍,孰不可忍。 ***論語八佾***

  37、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論語述而***

  38、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論語公冶長***

  39、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論語顏淵***

  40、仰之彌高,鑽之彌堅。 ***論語子罕***

  41、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論語述而***

  42、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論語衛靈公***

  43、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論語學而***

  4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論語衛靈公***

  45、往者不可諫,來著猶可追。 ***論語微子***

  46、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論語述而***

  47、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論語子罕***

  48、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論語為政***

  49、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論語子罕***

  50、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論語子罕***

  51、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論語***

  52、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論語為政***

  5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論語雍也***

  5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論語子路***

  55、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論語述而***

  56、一張一弛,文武之道。 ***禮記雜記***

  57、大道之行,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禮記禮運***

  58、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禮記中庸***

  59、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 ***禮記學記***

  60、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禮記學記***

  61、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禮記禮運***

  62、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易經乾***

  63、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易經繫辭上***

  64、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易經繫辭上***

  65、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楚辭卜居***

  66、盡信書,不如無書。 ***孟子盡心下***

  67、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孟子告子下***

  68、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孫丑***

  69、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孟子盡心上***

  70、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 ***孟子離婁下***

  71、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孟子盡心上***

  72、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孫丑***

  73、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盡心上***

  74、富貴不能淫,貧*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

  7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下***

  76、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荀子非十二子***

  7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莊子養生主***

  78、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莊子***

  79、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孫子兵法謀攻***

  80、靜如處女,動如脫兔。 ***孫子兵法九地***

  81、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中庸***

  82、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管子權修***

  83、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管子論積貯疏***

  84、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淮南子人間訓***

  85、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淮南子說林訓***

  86、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 ***晏子春秋內篇下***

  87、千里之堤,毀於蟻穴。 ***韓非子喻老***

  88、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韓非子難一***

  89、亡羊補牢,未為遲也。 ***戰國策楚策***

  90、道不拾遺,夜不閉戶。 ***戰國策秦策***

  91、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戰國策燕策***

  92、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戰國策齊策***

  93、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 ***戰國策趙策***

  94、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戰國策荊軻刺秦王***

  95、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吳越春秋***

  96、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史記項羽本紀***

  97、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史記滑稽列傳***

  98、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記李將軍傳***

  99、失之毫釐,謬以千里。 ***史記太史公自序***

  100、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史記陳涉世家***

  101、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史記高祖本紀***

  102、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 ***史記留侯世家***

  103、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史記報任少卿書***

  104、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史記淮陰侯 列傳***

  105、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漢書枚乘傳***

  106、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漢枚乘上書諫吳王***

  107、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漢書東方朔傳***

  108、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漢樂府長歌行***

  109、有志者,事竟成。 ***後漢書耿弇傳***

  110、疾風知勁草,歲寒見後凋。 ***後漢書王霸傳***

  111、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後漢書馮異傳***

  112、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後漢書廣陵思王荊傳***

  113、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後漢書黃瓊傳***

  114、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後漢書班超傳***

  115、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 ***後漢書***

  116、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三國曹操龜雖壽***

  117、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三國曹操短歌行***

  118、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三國曹植白馬篇***

  119、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三國曹植七步詩***

  120、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三國諸葛亮後出師表***

  121、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 ***三國諸葛亮出師表***

  122、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三國諸葛亮誡子書***

  123、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三國諸葛亮誡子書***

  124、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三國劉備***

  125、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 ***西晉陳壽三國志***

  126、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西晉陳壽三國志***

  127、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東晉陶淵明移居***

  128、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東晉陶淵明飲酒***

  129、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東晉陶淵明飲酒***

  130、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東晉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

  131、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 ***東晉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

  132、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東晉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三***

  133、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東晉陶淵明雜詩***

  134、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 ***東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135、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東晉傅玄太子少傅箴***

  136、管中窺豹,時見一斑。 ***晉書王獻之傳***

  137、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 ***南朝劉勰文心雕龍***

  138、黯然銷魂者,惟別而已矣。 ***南朝江淹別賦***

  139、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 ***南朝蕭鐸***

  140、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南朝王籍入若耶溪***

  141、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北朝民歌敕勒歌***

  142、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北朝民歌木蘭詩***

  143、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北齊書元景安傳***

  144、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北齊杜弼檄樑文***

  145、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 ***隋薛道衡人日思歸***

  146、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唐張志和漁父***

  147、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 ***唐太宗贈蕭禹***

  148、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唐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

  149、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150、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未改鬢毛衰。 ***唐賀知章回鄉偶書***

  151、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唐賀知章詠柳***

  152、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唐陳子昂登幽州臺歌***

  153、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唐宋之問渡漢江***

  154、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155、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唐張九齡望月懷遠***

  156、思君如滿月,夜夜減清輝。 ***唐張九齡賦得自君之出矣***

  157、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唐王之渙登鸛雀樓***

  158、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唐王之渙涼州詞***

  159、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唐孟浩然過故人莊***

  160、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唐孟浩然春曉***

  161、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162、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唐王昌齡從軍行***

  163、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唐王昌齡出塞***

  164、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唐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165、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唐王維漢江臨泛***

  166、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唐王維終南別業***

  167、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唐王維觀獵***

點選下頁檢視更多高考語文古詩詞複習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