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吃什麼養肝健脾春季養肝健脾的養生粥

  春季是養肝健脾的季節,那麼我們可以多吃一些養肝護脾胃的食物,那麼有哪些食物具有養肝健脾的作用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春天養肝健脾的食物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春天吃什麼養肝健脾

  1、小麥

  一直以為小麥都被營養學家們稱為“人類天然的營養寶庫”,因為它不僅具有豐富的營養,還具有防病治病之功效。中醫認為,小麥性涼、味甘,具有養心益腎、和血潤燥、除熱止渴的功效,尤其適合心臟病患者在春季食用。並且小麥還有促進人體代謝,延緩身體衰老,改善肝臟功能等作用,對春季養肝十分有幫助。

  此外,飲食中加入全麥還可以降低血液迴圈中的雌激素含量,進而達到預防乳腺癌的目的;麥麩含高膳食纖維,對高脂蛋白血癥、糖尿病、動脈硬化、痔瘡、老年性便祕、結腸癌都有預防作用。

  2、稻米

  稻米作為中國人的主食之一,其味甘淡,性平和,具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益精強志、聰明耳目、補五臟、壯筋骨、通血脈、消煩止渴、止瀉等作用,且易於消化,經常食用能讓人“強身好顏色”。

  我們知道春天的氣候比較乾燥,此時多喝一些米粥,可有效預防因春季引起的口舌乾燥等問題。除此之外,稻米中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含量都比較多,多吃能降低膽固醇,減少心臟病發作和中風的機率;稻米米糠的粗纖維分子有助於腸胃蠕動,經常食用可以有效預防胃病、便祕、痔瘡等;稻米可預防過敏性疾病、糖尿病、腳氣病、老年斑和便祕等症。

  3、玉米

  玉米是生活中最為常見的糧食,且不做為主食經常食用,它的營養價值相比其它穀物也略低。但玉米性平,味甘,有健脾利溼、開胃益智、寧心活血的作用,還具有降血脂、降低血清膽固醇的功效,是粗糧中特別的保健佳品。

  玉米中的纖維素含量很高,可預防便祕、腸炎、腸癌等;玉米中的維生素E可促進細胞分裂,延緩衰老,降低血清膽固醇,防止面板病變,減輕動脈硬化和腦功能衰退;玉米含有的黃體素、玉米黃質可以對抗眼睛老化,抑制抗癌藥物對人體的副作用;玉米中的麩氨酸能幫助和促進腦細胞呼吸,清除體內廢物,幫助腦組織裡胺的排除,具有健腦益智的作用。

  4、蕎麥

  蕎麥又名三角麥、烏麥、玉麥,營養豐富,其中的離氨酸和精氨酸的含量比稻米、小麥都高。而且蕎麥性涼、味甘,是典型的“三降”食品,即降血壓、降血糖、降血脂。而且蕎麥中的某些黃酮成分,具有抗菌消炎、止咳平喘和降血糖的功效。

  但蕎麥中含有多種容易引起過敏的物質,所以體質敏感的人在食用蕎麥時要多注意,不可多食。

  5、薏仁

  對於薏仁女性朋友並不陌生,因為經常食用可以讓人面板光澤細膩,可以消除粉刺、雀斑、痤瘡,同對於緩解面板粗糙問題都有很好的療效,可謂女性的美容佳品。

  中醫認為,薏仁性微寒,味甘淡,入脾、腎、肺經,具有健脾補肺、清熱解毒、利溼止瀉的作用。

  薏仁含有高質量的蛋白質,並且容易被人體消化與吸收,是年老體弱及患病者極佳的滋補食品。薏仁中豐富的維生素B1對預防腳氣病十分有用,其中的硒元素對於抑制癌細胞的增殖有一定的作用,具有抗癌防癌的功效,尤其是對於胃癌和子宮頸癌有良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對於春季愛美的女性,更應多食薏仁,因為薏仁中豐富的維生素E可以幫助面板保持細膩光澤,還具有消除粉刺、色斑,美白面板,減少皺紋的養顏功效。

  但是,便祕、尿多者及懷孕早期婦女則不宜食用薏仁。

  6、黑米

  黑米在我國已經有二千多年的歷史了,在漢武帝時期被發現,是中國古老而名貴的水稻品種,它還是一種藥、食兼用的大米,其營養豐富,有“黑珍珠”和“世界米中之王”的美譽。

  中醫認為,黑米具有滋陰補腎、健脾暖肝、明目活血的作用,可以治療貧血、頭昏、視物不清、頭髮早白等多種病症。

  7、黃豆

  黃豆性平,味甘,具有健脾寬中、潤燥消水、清熱解毒、益氣的功效,因此,春季脾胃虛弱者可經常食用。黃豆中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能預防心臟病、高血壓和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黃豆中的卵磷脂可以增進和改善大腦機能,增強記憶力,具有健腦益智的作用;黃豆還富含有機鍺,可治療糖尿病、高血壓、中風、神經衰弱、關節炎等症;黃豆製品如豆腐,可寬中益氣、清熱散血,尤其適用於痰熱咳喘、傷風外感、咽喉腫痛者。

  對女性朋友而言,黃豆中富含異黃酮素,它對預防乳腺癌,改善婦女的更年期症狀、骨質疏鬆症等有特效,經常食用還能有效改善面板粗糙、頭髮枯黃等,具有養顏美容的作用。

  但要注意,黃豆及其製品中普林含量較高,痛風病人不宜食用。

  春季養肝健脾的養生粥

  1、豬肝粥--養肝健脾

  做法:粳米250克,豬肝100克,薑絲8克、蔥花20克、食鹽適量,共煮成粥。

  功效:豬肝粥具有補血明目、養肝健脾的作用,適合氣血虛弱、面色萎黃、眼睛乾澀、肝病等患者食用。

  提示:有病而變色或有結節的豬肝忌食。

  2、菠菜粥--養血止血

  做法:菠菜500克,粳米200克,胡椒粉2克,食鹽適量,共煮成粥。

  功效:菠菜粥具有養血止血、斂陰潤燥、通利腸胃的作用,適合平時血虛腸枯而致大便祕結,尤其是老年慢性便祕、習慣性便祕以及痔瘡便血、小便不利、高血壓等患者食用。

  提示:菠菜洗淨後,用沸水汆燙後再入粥,可去除部分草酸。

  3、小米紅棗粥--養血安神

  做法:小米150克,紅棗60克***去核***,加水適量,共煮成粥。

  功效:小米紅棗粥具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養血安神的作用,適合氣血不足、慢性消化不良、神經衰弱、失眠健忘等患者食用。

  提示:紅棗一定要去核方能入粥,否則食用會過於燥熱。

  4、黑米黨蔘粥--補中益氣

  做法:黨蔘、茯苓各15克,生薑片5克,黑米100克,冰糖60克,加水適量,共煮成粥。

  功效:黑米黨蔘粥具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的作用,適合氣虛體弱、脾胃虛弱、全身倦怠無力、食慾不振、大便稀薄等患者食用。

  提示:溼熱、胃熱者不宜食用。

  5、菊花粥--清熱解毒

  做法:粳米150克,白菊15克,枸杞5克,冰糖適量,加水共煮成粥。

  功效:菊花粥具有清熱解毒,養肝明目的作用,適合風熱感冒、頭暈目眩、目赤腫痛、肝經風熱、面板瘡癰等患者食用。

  提示:一般疏散風熱多用黃菊花,清肝平肝多用白菊花。

  6、蘿蔔粳米粥--開胃健脾

  做法:白蘿蔔250克,粳米100克,生薑絲8克,精鹽3克,加水適量,共煮成粥。

  功效:蘿蔔粳米粥具有開胃健脾、消食利氣、寬中止渴的作用,適合因過多進食肥甘、厚味食物而消化力較弱、痰多的患者及小兒積食者食用。

  提示:白蘿蔔性偏寒涼而利腸,脾虛洩瀉者慎食或少食。

  7、芝麻粥--潤肺養肝

  做法:粳米250克,芝麻***炒熟後研細***50克,冰糖適量,共煮成粥。

  功效:芝麻粥具有潤肺養肝、益精生髮、潤腸通便的作用,適合肝腎不足、頭髮早白、脫髮、肺燥咳嗽及便祕等患者食用。

  提示:芝麻粥很適合產婦食用,有催乳的作用。

  8、茼蒿粥--消痰飲

  做法:茼蒿500克,粳米200克,生薑5克,精鹽3克,胡椒粉1克,加水適量,共煮成粥。

  功效:茼蒿粥具有和脾胃、利二便、消痰飲的作用,適合肝氣不舒引起的疝氣疼痛以及小便不利、肺熱咳嗽、痰稠難咳等患者食用。

  提示:茼蒿性微寒,可傷脾胃陽氣,因此不可過多食用;脾胃虛弱者不可長期食用。

春季養肝健脾的養生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