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的種類與得胃病的症狀

  胃病是一個很嚴重的病症,如果前期不注意治療,繼續放任就會演變成胃癌。那麼胃病的種類有哪些?得了胃病後有哪些症狀呢?不如跟著小編一起來學習胃病的種類與症狀吧!

  胃病的症狀

  胃炎的症狀可以很輕也可以很重,最常見的有上腹部不適或疼痛,噁心、嘔吐、腹瀉、食慾不振。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的症狀則為上腹部燒灼痛,特別是在兩頓飯之間,早餐或在飲用橙汁、咖啡或服用阿司匹林之後發生。嚴重者可有柏油便、黑便或血便。

  胃病的種類

  1、胃炎

  1.1、急性胃炎

  臨床可分為單純性、糜爛性、腐蝕性和化膿性,以單純性最為常見。

  急性化膿性胃炎由化膿菌引起,以胃壁黏膜下層病變為主的急性感染性胃部疾患。常以急腹症形式發病。

  急性糜爛性胃炎發病前有服用非甾體類消炎鎮痛藥、酗酒以及燒傷、大手術、顱腦外傷、重要臟器功能衰竭等應激狀態病史。

  急性單純性胃炎:以感染或進食了被細菌毒素汙染的食物後所致的急性單純性胃炎為多見。

  急性腐蝕性胃炎:自服或誤服強酸或強鹼等腐蝕劑後引起胃黏膜發生變性、糜爛、潰瘍或壞死性病變。

  1.2、慢性胃炎

  本病十分常見,約佔接受胃鏡檢查病人的80~90%,男性多於女性,隨年齡增長髮病率逐漸增高。

  慢性淺表性胃炎 慢性淺表性胃炎是慢性胃炎中最常見的型別。表現為上腹疼痛,疼痛多數無規律、腹脹、噯氣、反覆出血等。多數患者可無症狀。

  萎縮性胃炎:臨床表現不僅缺乏特異性,而且與病變程度並不完全一致。臨床上,有些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可無明顯症狀。但大多數患者可有上腹部灼痛、脹痛、鈍痛或脹滿、痞悶,尤以食後為甚,食慾不振、噁心、噯氣、便祕或腹瀉等症狀。

  慢性糜爛性胃炎:可發生於任何年齡及性別。起病往往較急且重,出現上消化道大出血,出現嘔血、黑便,休克,出血停止後常易復發。

  2、消化性胃病

  2.1、功能性消化不良

  排除了肝胃疾病的具有上腹痛、上腹脹、早飽、噯氣、食慾不振、噁心、嘔吐等上腹不適症狀。

  2.2、賁門失弛緩症

  嚥下困難、食物反流和下端胸骨後不適或疼痛。

  2.3、膽汁返流性胃炎

  由於膽汁返流入胃所引起的上腹痛、嘔吐膽汁、腹脹、體重減輕等一系列表現的綜合徵。

  2.4、胃節律紊亂綜合徵

  係指胃蠕動節律紊亂或過快所致噁心、嘔吐、腹痛、腹脹的一組症候群。

  2.5、胃瀦留

  凡嘔吐出4~6小時以前攝入的食物,或空腹8小時以上,胃內殘留量>200ml者,表示有胃瀦留存在。

  重視胃病患者的一般治療,如合理的作息制度和飲食習慣,適度的休息、禁止吸菸和飲酒、禁用咖啡和濃茶。同時,應減少胃酸的含量並加強對直接與胃酸接觸的粘膜層的保護。通常應用非處方藥包括抗酸劑及胃粘膜保護劑,並可適當選用解痙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