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解高考前焦慮的方法

  高三學生每週都進行這一天一小考,三天一大考的情況,大大小小的考試容易讓考生患上了考試焦慮症。其實想要消除這些高考前焦慮的症狀其實很簡單,現在就和小編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考砸—下次考試更焦慮

  有考試焦慮的人在考試之前和考試期間過度緊張害怕,擔心自己考砸了,有的人大腦一片空白,有的人當場哭鬧、暈厥。很多考生出現了身體症狀,如頭痛、口乾、反胃、氣促、冒汗,甚至發生噁心、腹瀉、暈厥等,這是因為身體在興奮狀態下分泌了大量腎上腺素。如果焦慮的症狀不太嚴重,考生還可以順利完成考試,但極度焦慮者可出現驚恐發作,呼吸困難,十分難受。

  焦慮是一種身心反應,本身不一定是壞事,可令人的警覺性上升,在生理、認知和行為等方面準備應對周圍環境的威脅。例如,氣促令肌肉獲得更多的氧氣供應,冒汗是為了冷卻面板。考試,尤其是高考,是關乎考生人生命運的重大挑戰,考不好的後果非常嚴重,例如上不了好學校,以後找不到好工作……因此,考試容易引起焦慮。

  約25%~40%的學生有考試焦慮,有身體缺陷和特殊天才的學生出現的比例更高。調查發現考試焦慮的人往往家裡也有出現過同樣問題的父母或者同胞,提示有遺傳因素。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預計自己會考不好,在考試中更容易焦慮。考試焦慮與考試難度、時間限制、考試方式等有關,例如在一些應聘、表演或體育考試之中有觀眾在場,讓容易焦慮的人發揮得更差,不容易焦慮的人卻會發揮得更好。考試焦慮會形成惡性迴圈,考生一次考得不好,下一次考試可能更加焦慮,感到非常無助,甚至逃避考試。

  消除高考前焦慮的方法

  1.向人傾訴

  傾訴能幫助人保持健康心態。學生需要找一個好聽眾,把負面感受說出來,可能會有快感,也可能會更清楚自己問題的根結所在。

  2.適度緊張

  在緊張中體驗興奮。適度緊張是喚起和維持大腦興奮性的力量,促使人思維活躍,適度焦慮有助於智慧的發揮。高考時讓自己在“狀態”中不是很好麼。運動員賽前熱身也是讓正常比賽保持慣性。高考前的一段時間具有保持學習狀態慣性的作用,也具有衝刺的作用。所以,在高考前一個月保持生活常規及原有的學習狀態很重要。

  3.給自己減壓

  靠複習當感覺到過度緊張時,我們也要學會自我放鬆,可以適當做體育運動,散步,聽音樂;可以與同學交流,交流對資訊的交換、情感的支援、情緒的調節會起到很大的作用。經常和好友談談心、組織一些小型的活動對高三的同學是非常有益的。

  4.適當控制焦慮水平

  有考試焦慮的考生對自己的心理暗示往往有較多負面的或言過其實的內容,例如:“我肯定做不完”、“我沒睡好,肯定考不好”、“如果我這次考試考砸了,我就完了”等。研究表明,如果上述負面想法可以被有建設性的想法所取代,考生的焦慮水平就可以降低。

  5.嘗試計時做題練習

  很多考生在描述考試焦慮時說,考試時感覺時間很緊。有的考生形象地說,感覺自己的脈搏就像鐘錶的秒針一樣飛快地行走。克服這種感覺的一個好方法,是在備考時每做一題都計時。習慣了在複習時計時答題的方法。考生在考場裡就不再有時間在飛逝的感覺,而是集中注意力答題。究其原因,人們對於習慣的事物是不會產生焦慮和恐懼的。

  6.六秒鐘放鬆法

  抓住片刻時間,六秒鐘就夠,收腹,縮頦,扭動身體,打哈欠,焦慮會隨之消失。

  7.音樂療法

  音樂是一定頻率的聲波振動,攜帶有不同的物理能量。音樂對人體的作用應該包括心理和物理二大方面。考生應聽些旋律優美,曲調悠揚的樂曲,可以轉移和化解心理焦慮,產生愉悅的感覺。音樂還能通過神經內分泌系統。

  8.疏導療法

  如果沒有或者找不到刺激源,對於過分擔心考試結果的孩子,可用疏導療法進行治療,用親切的語言對孩子進行安慰、勸導。家長一定要耐心,不要急躁,給孩子轉變的時間,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如果孩子發現自己的擔心是多餘的,他的問題也就自然地解決了,這是緩解焦慮症的最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