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腦癱有哪些症狀和預防辦法

  孩子在每個家庭中是非常快樂,而腦癱卻給越來越多的家庭帶來巨大的痛苦,有很多原本幸福的家庭,都是因為發生於腦癱,而苦不堪言,有很多患兒,因為沒有及時的發現病情,導致病情惡化,從而增加了治療難度。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有關於小兒腦癱的症狀和預防辦法,希望能幫到你。

  小兒腦癱的症狀

  一、早期症狀:小兒腦癱的早期症狀其實很明顯,只要家長細心觀察就能發現腦癱的蛛絲馬跡。在新生兒期,患兒表現出對周圍一切都沒有興趣,反應性很差,動作明顯減少,就連吸吮能力都很差,經常出現嗆奶。如果請醫生檢查,還會發現覓食反射、握持反射、擁抱反射等一些先天性反射減弱,或根本不出現。

  二、嬰兒期症狀:孩子出現智力運動發育落後等表現,如大腿外展困難、膝部屈曲不易伸直、豎立抱起時雙腿伸直內收、兩腿交叉呈剪刀狀、上肢肘腕關節屈曲及手經常握拳而拇指內收。主動運動少,5個月後仍不能主動伸手抓取自己喜歡的東西,或總用一隻手去抓取。出現異常反射,即一些原始反射延遲消失,而正常保護性反射減弱或不出現,還可能出現一些病理反射。

  三、幼兒期症狀:幼兒期的孩子已具備許多行為能力,如有異常很容易被發現。患兒肢體運動障礙,不會走路或走路姿勢異常,如腳尖著地、剪刀步態、跛行、不能下蹲等,手的運動不靈活,不能用手取物或者總用一隻手去拿東西;出現智力落後、語言發育落後或語言障礙,或有視力異常、聽力減退等。出現認知和行為異常,表現為興奮多動或孤獨脆弱等。有的腦癱患兒出現手足徐動、共濟失調、肌張力低下及強直、震顫等。

  四、中期腦癱症狀:小兒腦癱主要伴有智力缺陷、行為異常、精神障礙等症狀,會表現出動作不協調、運動發育落後等。

  小兒腦癱的預防辦法

  1、出生前腦癱的預防

  積極開展早期產前診斷,胎兒預測,開展優生優育宣傳教育,增進孕婦健康,防止發生先天性疾病。

  2、孕婦應該注意

  避免病毒感染,如流感,風疹等。特別是在妊娠10~18周是胎兒神經系統發育迅速時期,此時更應注意防止感染。

  3、禁止吸菸,飲酒

  避免接觸有毒有害物質和放射線的照射,不要過多地做B超檢查,最好不看電視。

  4、出生過程中腦癱的預防

  造成腦癱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分娩過程中引起胎兒窒息和顱內出血,因此要預防早產、難產。做好難產胎兒的各種處理,這是預防腦癱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

  5、預防其他疾病引起腦癱

  一旦出現新生兒窒息,顱內出血等病症,要積極進行治療,減少對新生兒的損害。腦部感染,腦血管疾病,腦外傷等均可引起後天性癱瘓:因此要加強預防措施,防止發生上述疾病是預防後天性腦癱的根本。一旦發生上述情況,要及時住院治療。

  腦癱嚴重損害孩子身體健康,為了避免孩子患有腦癱,就需要提前做好預防。腦癱患者在選擇婚配物件時儘量選擇健康人群,懷孕前後更是要注意護理。

  小兒腦癱的護理措施

  1、飲食護理:需供給高熱量、高蛋白及富有維生素、易消化的食物。餵食時應保持患兒頭處於中線位,患兒頭後仰進食可致異物吸入。要讓患兒學習進食動作,儘早脫離他人餵食的境地。

  2、清潔衛生:搞好小兒腦癱患兒的清潔衛生,定期洗浴,並及時更換衣服、床單、被褥等。小兒腦癱日常護理對清潔要求格外嚴格,家長們不容忽視。

  3、用藥的護理:喂藥時將小兒抱起或頭略抬高,防止嗆咳。能自行服藥的患兒,給其講解服藥的作用和目的,並鼓勵患兒自行服藥。

  4、腦癱心理護理:患兒家屬易出現焦慮、憂愁,放棄治療的心理。積極有效地心理疏導可使其增強治療疾病的信心,耐心講解腦癱手術治療等適當的措施而達到康復目的非常重要。

  5、進食指導:從完全餵食慢慢鼓勵患兒自己進食,幫助並教會其使用餐具,協助其抓、握、夾等動作。

  6、加強頭部、軀幹的控制:保持頭部中線位,小兒腦癱患兒由於緊張性頸反射的影響,頭很難擺在正中位,常常是傾向一面,並且頭緊貼枕頭,長久地保持這種姿勢將會發生脊柱關節的變形,會影響小兒腦癱患兒的正常發育,可把小嬰兒放在有靠背式或扶手的椅子上維持坐位姿態。

  7、坐姿:長坐位是坐位訓練的最佳姿式,先把小兒腦癱患兒雙腿側開,雙側膝關節儘量保持伸展位,用雙手握住小兒腦癱患兒骨盆兩側,誘導患兒挺直軀幹,此方法簡單易行。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