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除夕吃什麼

  除夕對於每個華人來說都是最重要的節日。我國人多地廣,南北方除夕夜的食俗也就多種多樣。北方除夕有吃餃子的習俗,而南方人除夕則吃湯圓的食俗,除了這些,南方人的年夜飯還有什麼呢?現在就與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南方人除夕夜吃什麼

  除夕夜吃什麼:吃湯圓

  元宵在南方叫做“湯圓”,在江蘇,上海等地,大年初一早晨都有吃湯圓的習俗。元宵節,道教稱之為“上元節”。據元代伊土珍《***女郎***環環記》引《三餘帖》記:嫦娥奔月後,羿思念成疾。正月十四日夜忽有童子求見,自稱為嫦娥之使,說:“夫人知君懷思,無從得降,明日乃月圓之候,君宜用米粉作丸,團團如月,置室西北方,叫夫人之名,三夕可降而。”羿如法而行,嫦娥果然降臨。可見元宵節吃元宵,是取“團團如月”的吉祥之意。

  除夕夜吃什麼:吃火鍋

  南方的年夜飯通常有火鍋和魚。火鍋沸煮,熱氣騰騰,溫馨撩人,紅紅火火。過年不少人喜歡吃火鍋,一來無論葷素,各種美味都可以在火鍋中吃到;二來過年吃火鍋寓意紅紅火火,討了個好彩頭。很多火鍋餐廳特意在春節期間推出春節套餐,一家人圍在一起吃個特色火鍋,暖意融融,氣氛也不錯。

  除夕夜吃什麼:吃年糕

  南方一些地方過春節講究吃年糕,年年高***糕***,象徵收成一年比一年高,境界一年比一年高。

  中國人過春節,或稱過農曆新年,北方人吃餃子,南方人主要是吃年糕,尤其是江浙一帶的老百姓。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意寓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如果是炒年糕,上海人在調味品中,喜歡放一點糖。感到更好吃!年糕作為一種食品,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古人對米糕的製作也有一個從米粒糕到粉糕的發展過程。公元六世紀的食譜《食次》就載有年糕“白繭糖”的製作方法,“熟炊秫稻米飯,及熱於杵臼淨者,舂之為米諮餈,須令極熟,勿令有米粒。”即將糯米蒸熟以後,趁熱舂成米諮,然後切成桃核大小,晾乾油炸,滾上糖即可食用。

  除夕夜吃什麼:吃魚

  過年食魚的習俗,大江以南的不少區域,似乎有一個潛規則。魚是宴席上最後一道菜,端上桌基本上是不吃留下它,作為吉祥物,意味著“年年有餘”。有的地方,年飯時吃魚,要留頭留尾到明年***即年初***,表達新年“有頭有尾”的祈願。擺魚也有講究:魚頭要對著貴賓或長輩,體現尊敬;來客是文人,將魚肚對著他,贊他肚裡有墨水,滿腹文章;來客是武將,講魚脊對著他,誇他剛武豪放,可作脊樑。還有魚端上桌時的擺放,魚頭對著誰、尾對誰,擺下後不可再端動。魚頭所對的人“剪綵”,魚尾所對的人“贊助”;先由二位對飲一杯酒,再由魚頭的人首動筷夾魚吃***所謂“剪綵”***,隨後大家才可以動筷,熱鬧氣氛,歡語一片。

  日本元旦的習俗大不同

  河豚帶來福氣

  河豚在日語中發音是“fugu”,與“福”***“fuku”***的發音相近。到了新年,為了祈求全年的幸福,很多日本人在新年到來後去買河豚,加工後拿回家食用。

  山口縣的河豚在日本特別有名。1月4日晚上外出打魚的漁船,5日清晨一到漁港,很多人便去競價。天然河豚1公斤大概能賣到2.2萬日元,價格可謂不菲。競價過程有點像中國西北農村賣牲口,兩個人通過一個像袖筒般的布筒,用手指來定價,成交了便把身下的河豚拿走,不成交的話,賣方就拿著布筒去找別人。即便不去買魚,單看這拍賣的景象也非常有趣,彷彿“福”就在自己身邊。

  去掉魚皮、魚肝等內臟後,河豚是一道非常好吃的菜。中國古代有“拼死吃河豚”之說,其味道之鮮美、毒之劇烈,可從這句話中想象出來。

  日本做河豚料理的大師傅,需要有專業資格。他們的做法也很特別,把河豚的肉切得比紙還薄,呈菊花形一片一片地擺在盤子裡。吃的時候沾上一點略帶柚子味的醬油,河豚的鮮美,在口中瞬間就變成一種“幸福”。

  黑豆代表認真

  日本人稱河豚為“珍味”,不是誰都能在新年吃得上。而普通家庭大都會做一頓非常豐盛的年飯。日本料理中熱食不是很多,吃時大都不用加溫,拿來即食。他們把年飯盛在雙層漆盒裡,每層中又分出兩個或者4個小盒,一道道小菜就盛在裡面。年飯中最不能少的是黑豆***kuromame***,與“辛苦、認真”諧音。還有一種小魚的名字叫Tasaku,諧音“多作、豐收”,也是年飯中必定出場的一道菜。

  祈望發財,在哪個國家都一樣。用栗子或者是紅薯煮好並搗碎,堆出一個小山頭,日語稱為“金山”,吃在嘴裡甜甜的,又有“金山”之意,自然也是每餐必備。

  喝酒更是要“三三九盞”。漆器製成的盛酒的小盤,三個一摞放在一起。屠蘇酒也是裝在漆壺中。主客從上至下拿出小盤,主人便在盤上點一些屠蘇酒,客人喝下後再點一次,一個盤子飲用三次,最後完成“三三九盞”的儀式。剛剛用過的盤子經簡單擦拭後,下一位客人接著用,包括孩子在內,喝屠蘇酒也是每年過年的一個重要內容。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