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助於養胃的食物

  當今很多人都存在著不健康的飲食習慣,這不僅對身體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同時也對胃也造成了嚴重負擔,很多人因此而出現胃病。下面小編帶你瞭解,希望對你有幫助!

  

  1、牛奶

  起床之後可以喝一杯牛奶,喝牛奶對身體有很多好處,同時對養胃也有一定的幫助,但是也一定不要多喝,以免不好消化。除了牛奶之外,多喝熱水對胃也很有好處。

  2、紅棗

  常吃紅棗有助於補氣血,調理脾胃不和,具有養胃補血的功效。囫圇吞棗的典故也恰恰說明了吃棗對脾胃有好處。紅棗可生吃,泡水,熬粥等,紅棗蓮子粥,花生紅棗粥等都具有養胃功效。

  3、山楂

  山楂具有健胃消食的功效,很多健胃藥也以山楂為主要原料,由此可見山楂的養胃功效。山楂可做成山楂片,糖葫蘆,飲料,也可用於泡水熬粥的主材。

  4、山藥

  山藥具有補脾養胃助消化的功效,也是養胃的主要食物。山藥可以用來做清炒山藥,山藥南瓜粥,棗泥山藥糕等。

  5、紅薯

  紅薯富含豐富的蛋白質,澱粉,纖維素等,具有暖胃功效,可提高消化器官功能,但不宜多吃,吃多了增加胃的負擔,不宜消化。紅薯可煮著吃,烤著吃,也可用於作為熬粥的材料,可與紅棗,山楂,山藥等搭配出各種美味可口的養胃粥。

  6、南瓜

  南瓜富含豐富的胡蘿蔔素和維生素,有助於促進腸胃蠕動,保護胃黏膜,增進消化等營養價值,具有排毒護胃的功效。南瓜的吃法也有很多,可榨汁,可熬粥,熬湯,也可做成南瓜餅等。

  7、胡蘿蔔

  胡蘿蔔又稱小人蔘,也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因富含豐富的胡羅卜素及身體所需的各種微量元素,具有滋潤腸胃的功效。胡蘿蔔即可生吃,也可用於熬粥熬湯炒菜的輔料。

  8、羊湯

  羊湯也是養胃佳品,尤其在秋冬喝羊湯更有助於養胃。

  9、蘋果

  蘋果營養價值極高,吃蘋果有助於降胃火,對於排毒機能也有很大的功效。

  10、麵條

  麵條宜消化,是養胃的主要主食。因此在胃不舒服的時候都喜歡吃點麵條,主要是因為麵條容易消化,而且養胃。

  11、吃一些黃色水果

  黃色水果中類胡蘿蔔素含量比較高,具有抗氧化的生理活性,例如我們常見的芒果、柑橘、柿子、杏中含有β-胡蘿蔔素,西瓜、木瓜、紅柚中均含有豐富的番茄紅素。常食對養胃有很大的幫助2、乾果食品不能少。乾果中例如:核桃仁、開心果等乾果中均含有大量不飽和脂肪酸和維生素E,能補充人體必須的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E還是一種抗氧化劑。所以適當的吃一些乾果,不僅可以養胃還可以延緩衰老哦。兩全其美的方法,你還不快運用到生活中來。

  養胃的方法

  1、飲食調養

  胃病患者的飲食應以溫、淡、軟、素、鮮為宜,一定要做到定時定量,少食多餐,使胃中經常有食物和胃酸進行中和,從而防止侵蝕胃粘膜和潰瘍面而加重病情。

  2、保暖護養

  天涼以後,晝夜溫差變化比較大,患有胃炎的人,要特別注意胃部的保暖,適時的增添衣服,夜晚睡覺要蓋好被褥,以防腹部著涼從而引發胃痛或加重舊病。

  3、運動健養

  腸胃病人要結合自己的身體體徵,加強適度的運動鍛鍊,提高身體的抗病能力,減少疾病的復發,從而促進身心健康。

  4、平心靜養

  胃病發生與發展,與人的情緒、心態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要講究心理衛生,保持心情愉快和情緒穩定,避免緊張、焦慮、惱怒等不良情緒的刺激。同時,一定要注意勞逸結合,防止過度疲勞而殃及胃病的康復。

  5、忌嘴保養

  胃病患者一定要注意忌嘴哦,不吃過冷、過硬、過燙、過辣、過粘的食物,更不要暴飲暴食,要戒菸禁酒。另外,服藥時應注意服用的方法,最好是在飯後服用,以避免刺激胃粘膜而導致病情惡化。

  健康養胃的食譜

  猴頭菇雞湯滋補養胃靚湯

  猴頭菇含有多種氨基酸和豐富的多糖體,能助消化,猴頭菇雞湯是一款滋補下養胃的靚湯,非常適合胃病患者食用。面介紹兩種猴頭菇雞湯的不同做法。

  做法一:猴頭菇3顆,雞半隻,枸杞幾十粒,火腿幾片,姜、鹽、料酒適量。猴頭菇用溫水泡發洗淨。雞放入開水鍋裡焯水並加薑片、料酒去腥。將焯過水的雞撈出切塊,火腿切片,同猴頭菇和薑片一起放進電燉紫砂鍋裡,一次加足冷水,燉4個小時,燉好前半個小時加枸杞,出鍋前加鹽調味即可。

  做法二:雞肉250克,黃豆150克,猴頭菇200克,茯苓30克,紅棗適量,油鹽適量。將雞肉洗淨後切塊備用,黃豆先用清水浸泡,洗淨後備用,猴頭菇用溫開水浸泡軟之後切成薄片備用,茯苓、紅棗去核***分別洗淨。將上述材料一起放進砂鍋內,加清水適量,用大火煮沸後改用小火煮3個小時,以黃豆軟爛為度。

  提示:幹猴頭菇要經過洗滌、漲發、漂洗和烹製4個階段,當猴頭菇軟爛如豆腐時,其營養成分才能完全析出。另外,幹猴頭菇發不好會有苦味,應多泡,多擠水換水,將苦味去盡。

  酒釀蒸鴨滋陰暖胃

  《紅樓夢》中有許多養生大菜,其中包括滋陰暖胃的酒釀蒸鴨。酒釀開胃暖胃,鴨子滋陰補腎,鴨肉經過酒釀的浸泡和蒸制,不僅去了腥味,而且香甜可口,有助於消化吸收。

  材料:鴨子半隻,米酒150克,枸杞20顆,生薑5片,蔥一段,鹽適量。

  做法:鴨子剁大塊,用清水浸泡半小時左右,其間反覆換水,直到血水退去,肉色發白。將鴨塊放入容器中,加入適量的鹽,倒入米酒,用手抓勻,使鴨肉充分浸泡蔥切在其中,靜置20分鐘左右。薑切片,段,鍋中加水,將鴨塊連同米酒一起放入蒸鍋,放入蔥段、薑片,撒上枸杞,大火燒開,轉小火蒸45分鐘左右。

  提示:蒸鴨的時間根據自家火力而定,其間可以嘗一下肉質,不要蒸太久,否則肉質老了影響口感。

  實這4種藥材為主,與豬肚一起燉制而成,在臺灣和閩南坊間非常流行。此湯是款性質平和的藥膳,具有養胃功效,尤其適合食慾不振、容易腹瀉、脾胃虛弱、免疫力差以及消化吸收不良的人。但經常便祕者不宜過多食用。

  做法:將處理乾淨的豬肚切成小片,直接放入燉盅,再放入淮山、蓮子、茯苓、芡實各適量,入水浸沒肚片即可。然後將燉盅放入大鍋中隔水蒸兩三個小時即成。這樣燉出來的湯很清淡,有著四神的香味,並且完全沒有油膩感。

  提示:四神湯藥材含有大量澱粉,單一燉煮口感比較澀,適量新增蛋白質可以增加潤滑感,葷食者除了可用豬肚搭

  豬小腸、豬排配四神外,還可選用豬骨、

  骨等;而素食者可選用豆製品一起煮粥或煲湯,也有幫助消化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