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治療藥物

  糖尿病是威脅人類健康的一大疾病,不少人以為一時的血糖升高就是糖尿病,其實不然,下面小編帶你瞭解,希望對你有幫助!

  

  磺脲類:適用於新診斷的2型糖尿病非肥胖患者、用飲食和運動治療血糖控制不理想時。

  格列奈類:適用於2型糖尿病早期餐後高血糖階段或以餐後高血糖為主的老年患者。

  雙胍類:是2型糖尿病治療的一線用藥和聯合用藥中的基礎用藥。治療1型糖尿病時,與胰島素聯用可能減少胰島素用量和血糖波動。

  格列酮類:可單獨或與其他降糖藥聯用治療2型糖尿病,尤其適合肥胖、胰島素抵抗明顯的糖友。

  影響血糖的常見因素

  1、飲食習慣

  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要注意少食多餐。且多吃一些吸收較慢的食物,也就是“粗糧”,粗糧中含有一定的未被除去的“雜質”。這些雜質多為對人體有益的膳食纖維,對於減慢食物吸收,降低血脂及血糖有著很好的作用。

  2、胰島素

  胰島素具有促進糖原分解的作用,所以一旦胰島素出現任何問題,那麼血糖高也將隨即而至了。

  3、長期飲酒

  經常喝酒的人很容易導致營養缺乏,而且還有可能損害肝臟、胰腺、生殖系統、血管,升高血糖。

  4、運動量少

  胰島素不能有效發揮作用,現在很多人都不願意運動,並且在吃飯時會大量攝入過多的甜食或者甜飲料,這些食物進入身體後就會形成大量的糖分,從而引起身體的血糖過高。

  5、情緒波動

  情緒的異常波動同樣是血糖高的原因之一。通常情況下,焦燥易怒這類過於激動的情緒,最容易導致血糖升高。

  如何應對影響血糖因素

  首先,應每週測3~6次血糖,包括空腹和餐後2小時血糖。顯然,到醫院化驗很不方便。建議有條件的病友購買一臺行動式血糖測定儀,每次測量後做好記錄,到醫院複診時帶上,以便醫生依據血糖記錄調整治療方案。

  其次,血糖控制是否理想,有兩個達標要求,一是空腹血糖達標;二是餐後2小時血糖達標。所以,患者還要注意定期測餐後2小時血糖。

  再次,應每2~3個月到醫院化驗一次糖化血紅蛋白,該檢驗值可反映近2~3個月的血糖控制情況。一般要求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7%以下,當然,能夠控制在6.5%以下則更好。

  如何預防糖尿病

  1、減輕體重。各國糖尿病防治指南均明確了肥胖、超重和糖尿病的關係,不僅是糖尿病,各種代謝異常都與其相關,並且超重越多患病風險越大。因此,只要能減輕體重,就能獲益。

  2、每天走路30分鐘。糖尿病防治指南建議,每週應進行150分鐘的有氧運動,可分攤到5~6天進行,即每天30分鐘左右。在所有運動中,走路適用人群最廣,不受場地、時間限制,比較安全,步伐、步速可以自己調節,且對關節的損害較小。

  3、適量喝咖啡。喝咖啡能降低糖尿病發病風險。咖啡有利尿的作用,還能提神,幫助身體燃燒一部分熱量,對促進代謝有好處。但喝咖啡要適量,一天不能超過3杯,否則有脫鈣的風險,會引發骨質疏鬆。

  糖尿病早期症狀

  1、面板乾燥、瘙癢

  如果面板經常乾燥,用了保溼霜也無濟於事,則需要考慮是否是血糖的影響了。由於尿糖濃度增高的刺激,影響了血液迴圈,會使人體面板乾燥,而乾燥又會引起面板的瘙癢。

  2、視力變化

  視力變化也是糖尿病的早期症狀。血糖升高會引起體內液體的變化,導致視力不穩定。

  3、睡眠障礙

  很大部分的2型糖尿病患者都有輕度或中度的睡眠呼吸紊亂,且多表現為睡眠呼吸暫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