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氏八卦掌樁功

  肖氏八卦掌的樁功,是武技的根基,習者在樁功鍛鍊過程中,因骨胳有相應的內在活動,從而使骨胳堅實,骨髓豐滿,提高抗斷、抗彎、抗壓的機械效能,並能使肌肉健壯、伸長有韌性,長出“摽骨筋”,改變後天習慣上的片面發展素質。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肖海波,生於1863年***清同治二年***,河北固安縣人,所傳八卦掌偏重於江湖搏殺功能,基本功是“百鍊不如一站”,即站樁。

  的鍛鍊要領為“頭上項,神靜氣清,為先天;胸中空,氣沉丹田,為華蓋;尾下垂,直伸海底,為鳩尾”。這三塊與太極拳的“懸頂”、“含胸”和“尾閭正中”的含義相同。對照一下古代射法對這三個部位的要求“額前臨”、“吸胸”和“腰以挺為直”可以看出,這些訣要本意在於改造人體脊柱後天形成的自然彎曲,以求人體後天缺乏運動的方面有所動作,補充了人體習慣動作的功能不全。

  四肢的六訣是:兩上肢的腕、肘、肩三對關節為“出、入、退”;兩下肢的踝、膝、髖三對關節為“地、懇、空”。這六訣是,上肢的上臂和前臂通過腕“出”、肘“入”、肩“退”的用勁對稱起來;下肢的股和小腿通過踝下壓“地”、膝向上“懸”、髓下陷似“空”的用勁,對稱起來。人體四肢六個環節***上臂、前臂、手、股、小腿、足***的動作用勁對稱起來,那麼,在任何一個或某幾個運動環節動作時,就不是孤立、離散和顧此失彼的了。同時,再加上脊柱運動的功能完全,人體在進行拳技動作時,就不同於通常情況下的表現力量的動作了,它們總是呈現出一種整體系統性的有機的統一樣態,並且使習練者逐漸顯示出氣順、血和、筋舒、皮健、勁足的練功特徵。

  我們有時看到好的拳技演練者,對他們的一舉一動感到那樣的“整”,就是由於這樣一種動作的內部關係所決定的。

  肖氏八卦掌的極功,不同於氣功站極,氣功站樁往往要憑練功者的自身體驗來驗證練功效果,而這種體驗因心理因素的作用,又往往是極不可靠的。肖氏八卦掌的樁功,在站樁鍛鍊過程中的氣順、血和、筋舒、皮牌、勁足都是有一定的外在標誌的。

  “氣順”首先要“氣沉丹田”,從人體胸廓的呼吸形式上看,是胸部平穩、腹部豐滿、背部圓撐、腰不過分地下塌。這樣的呼吸形式,一方面調整了脊柱習慣形成的彎曲,一方面促進了內臟“內穩態”的機能平衡。

  “血和”可以從手、臂部的靜脈有無“曲張”現象判斷。四肢的動作用力得宜,靜脈管回血通暢,脈管隱伏,而肌肉的韌度則是很強的。

  “筋舒”是周身肌肉沒有區域性性的緊張縮短現象。這一點和“氣順”、“血和”又是互相制約的。

  “皮腱”不是“皮粗肉厚”,而是肢體與肌肉呈“滑脫”狀態,古代稱這步功夫為“騰膜”***即肌肉能夠承受較大的撕扯力***。

  “勁足”的含義不是指人體某處或某些部位做出習慣性的肌肉用力,而是指周身通過“氣順”、“血和”、“筋舒”、“皮腱”的鍛鍊,即使是在靜止性的動作上,周身肌、腱、皮部的韌性都是很強大的。

  肖氏八卦掌的樁功,是武技的根基,習者在樁功鍛鍊過程中,因骨胳有相應的內在活動,從而使骨胳堅實,骨髓豐滿,提高抗斷、抗彎、抗壓的機械效能,並能使肌肉健壯、伸長有韌性,長出“摽骨筋”,改變後天習慣上的片面發展素質。技擊上能調動筋骨力量。運用整體力,在剎那間通過某接觸點起作用,發出強大的勁力能量。從而達到動靜相兼、虛實互換,鬆緊交替,上下週全,內外相合,剛柔相濟。基於此,再進行人體四肢、軀幹等各處動作的鍛鍊,形成一個“整中有分,分不失整”的完整統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