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式太極拳雙人推手要點

  吳式太極拳的推手***含技擊***理論,與其他流派太極拳相比,既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的風格特點。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簡述

  1.預備勢

  甲

  左正步坐式,出右腳,右手在前;左手貼在乙的右臂彎處。

  乙

  同甲。兩人左腕以下交叉相貼;左手都貼在對方右臂彎處。

  2.擠對按

  甲

  左掌心向乙的胸前,隔著右前臂打擠。順著乙的腹前,右腕、前臂下垂後,再伸至乙的腰胯左後側,貼乙的左肘,左掌隨乙的左腕動;同時,隨右手之動,右腳輕落平,變弓步。

  乙

  左掌心扶甲的左腕向在後下行。右掌心翻向下,按甲的左肘向左下采;同時,鬆腰,尾閭下落,對著左腳跟,身體向左轉,胸向轉朝西北。

  3.履對繃

  甲

  動作同打單輪,只是在重心後退的同時,左腕貼乙的左腕往左方後履。右掌心扶乙的左肘向左履。胸向轉朝東南。

  乙

  動作同自己打單輪。只是配合重心前進的同時,兩人左腕相貼之處往外上行。右掌長甲的左肘,向甲的右耳上繃過中線後,左肘對著甲的胸前。右掌心扶於臂彎處。

  練吳氏太極拳的生理要求

  練太極舉生理上的要求和和心理上的要求,構成一個統一的整體,心理上的要求屬於精神方面:生理上的要求則要落實到身體各部位。

  ***一***虛領頂勁,***頂頭懸***十三勢行功心解中說“精神能提得起,則無遲重之虞,所謂頂頭懸也”。練太極拳時要求頭部正直,下頜稍向內收,但不能用力收,否則僵硬,頸部要靈活,但不能晃動。這三項要領構成“虛領頂勁”。無論身如何轉動,這個姿勢不能變動。

  ***二***涵胸拔背:涵是向內收斂之意。練習太極拳時尤忌挺胸,挺胸易於導致軀幹僵直,影響氣的上升,壓胸易使閉氣,此二者皆不合太極拳的練氣方法。涵胸是胸微微沉下,肺則向下開張,肺活量自然加大,氣則沉丹田矣。拔即向上提的意思,拔背是用頭將背微微提起,有了虛領頂勁,背部自然提起,使脊柱垂直,則中樞神經***,所以,涵胸與拔背是相連的。作好虛領勁和涵胸拔背。則滿身輕利矣。

  ***三***沉肩墜肘:沉肩垂肘與涵胸拔背都是互相關聯的。肩不沉,則胸廓以上皆受束縛。墜肘也是重要的,肘不墜肘則動作遲滯,力不能長,兩脅失去保護。

  ***四***鬆腰垂臀:練太極拳腰部是重要的,故有“命意源頭在腰隙”之說。鬆腰就是要求腰部要輕鬆,使身體動作運轉輕靈。因為太極拳的運動變化皆繫於腰。腰鬆關係著身體的下部著力,不致有頭重腳輕之弊。垂臀就是臀部不能突出,突臀會造成鬆腰的障礙。

  ***五***裹襠含腚:裹是包起之意,裹襠是大腿肌肉由外面向襄麵包裹,臀部不翹,肛門自然向上提,稱為含腚。

  ***六***尾閭中正:是頂頭懸的延續動作,只要頂頭懸做好了,脊柱自然會正直。做到了虛領頂勁與尾閤中正,就能使全身處一種興奮狀態。

  ***七***氣沉丹田:氣沉丹田就是使橫膈膜下沉,成腹式呼吸。這種呼吸方法能促使呼吸飽滿,精神振奮,有利於動作順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