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與成功的勵志故事

  關於你瞭解多少呢?下面是小編分享的,一起來和小編看看吧。

  篇(一)

        孟母三遷

  孟子,名柯。戰國時期魯國人***現在的山東省境內***。三歲時父親去世,由母親一手撫養長大。

  孟子小時候很貪玩,模仿性很強。他家原來住在墳地附近,他常常玩築墳墓或學別人哭拜的遊戲。母親認為這樣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又模仿別人做生意和殺豬的遊戲。孟母認為這個環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學堂旁邊。孟子就跟著學生們學習禮節和知識。孟母認為這才是孩子應該學習的,心裡很高興,就不再搬家了。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孟母三遷”的故事。

  對於孟子的教育,孟母更是重視。除了送他上學外,還督促他學習。有一天,孟子從老師子思那裡逃學回家,孟母正在織布,看見孟子逃學,非常生氣,拿起一把剪刀,就把織布機上的布匹割斷了。孟子看了很惶恐,跪在地上請問原因。孟母責備他說:“你讀書就像我織布一樣。織布要一線一線地連成一寸,再連成一尺,再連成一丈、一匹,織完後才是有用的東西。學問也必須靠日積月累,不分晝夜勤求而來的。你如果偷懶,不好好讀書,半途而廢,就像這段被割斷的布匹一樣變成了沒有用的東西。”

  孟子聽了母親的教誨,深感慚愧。從此以後專心讀書,發憤用功,身體力行、實踐聖人的教誨,終於成為一代大儒,被後人稱為“亞聖”。

  篇(二)

  當鷹媽媽剛剛懷上小鷹時,她就開始從四處擷來枯樹枝、荊棘條,在懸崖邊上選個向陽的位置築巢。小鷹剛生下來,在巢裡嗷嗷待哺,鷹媽媽就出去四處捕食,回來餵飽小鷹們。

  隨著小鷹們一天天長大,它們發現原本寬敞的鷹巢開始變得擁擠,它們在擁擠的巢中跳躍,嘰嘰喳喳,經常會被荊棘條上的刺刺傷。而鷹媽媽也發現再也不能餵飽所有的小鷹了,每天捕回來的食物總是有限的,但是小鷹們的食量天天看漲。雖然被刺得遍體鱗傷,而且總是半飢不飽,但小鷹們還是每天都在等待鷹媽媽回來餵食。

  有一天鷹媽媽覺得是時候讓她的孩子獨立了,巢裡面只能養出雞來,只有天空才是雄鷹的家。她猛力把鷹巢打翻,小鷹突然從巢裡掉落出來,向懸崖下面墜落下去。它們止不住內心的恐懼,一邊墜落一邊拼命掙扎,拼命地撲騰翅膀。漸漸地它們竟然止住了下降趨勢,歪歪斜斜的飛了起來,而且越飛越高。

  它們終於成了真正的雄鷹!

  篇(三)

  在一次孤寂的夜行途中,安徒生遇到了美麗的葉琳娜·瑰喬莉,兩人深深相愛,但他最終還是拒絕了她的愛,因為:誰知道,或許由於這種愛情,他無數華麗的童話會黯然失色,一去不返了。到那個時候,他的生命又有什麼價值呢?“只有在想象中,”他對自己肯定地說,“愛情才能永世長存,才能永遠環繞著光輝燦爛的詩的光輪。”

  安徒生一生寫下了二十本童話集,一共一百六十八個童話和故事。他在臨終前曾經對一位青年作家說:“我為我的童話,付出了一筆巨大的、甚至可以說是無法估計的代價。為了童話,我放棄了自己的幸福,並且白白放過了這種時機,那時無論想象是怎樣有力和燦爛,也該讓位給現實。”當然,他也得到了豐盛的收穫:他以一個人的力量,提升了丹麥文學在全世界的地位;他以一個人的想象,創造了一個充滿愛與幸福的童話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