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與成功的勵志故事

  挫折是石,敲碎你天馬行空的想象;挫折是火,燒淨你自私無知的心靈;挫折是水,洗滌你無理野蠻的思想。以下是小編分享的,一起來和小編看看吧。

  篇1

  挫折,是一個人們敬而遠之的東西。對於懦弱者來說,挫折是恐怖的魔鬼,隨時可能吞噬掉他們的靈魂;對於堅強者來說,挫折是一次次精神的歷練,不斷激勵著他們奮勇前進。

  其實挫折並不可怕,克服它,前方就是一道絢麗的風景。

  記得那是一個晴朗的下午,天空萬里無雲,蔚藍極了,酷似一片浩瀚無際的海洋。我在家裡看著電視,突然腦袋裡閃過一個念頭:“去找小夥伴煮竹筒飯。”我立刻關上電視,騎著自行車出發了。

  不一會兒,我就到了目的地。我們興高采烈地來到田地裡去選地方,然後我們就忙活開來了勵志作文800字:挫折不可怕勵志作文800字:挫折不可怕。我去找柴火,A同學其找竹筒,B同學則去打水,忙得不亦樂乎。一切都準備就緒了,只見A同學從褲兜裡迅速掏出一個打火機,只聽扳機一響,柴火就燃起來了。緊接著,B同學就開始加柴火,縷縷炊煙不斷升起,可把我們弄得夠嗆。我們就耐心等待著香噴噴的竹筒飯煮熟了.

  過了許久,竹筒頭上開始冒水泡了,竹筒已經黑的不成樣了,就好像一截焦炭一般。我焦急地把火熄了,用兩隻手小心翼翼的把竹筒拿起來擱在地上。不一會兒,竹筒就不怎麼燙了,我趕忙用刀把竹筒給開啟。香噴噴的氣息引誘著我,我的雙手不再受控,連忙用黑乎乎的手抓了一些,一個勁的往嘴裡塞。“糟了,這飯還是生的,”我一邊往外吐一邊說,“我們的辛勞白費了,走了,不煮了。”

  天漸漸的陰暗下來,我的心情也隨之變得沮喪

  “沒事,第一次沒做好,再做一次不就好了嗎?”A同學安慰我說,“再準備一次傢伙,這次的飯肯定又香又軟勵志作文800字:挫折不可怕作文。”我收起傷心的神情,又拿出一股幹勁,我們就像一群永遠也打不倒的不倒翁一樣,堅定地又開始忙活起來。

  經過一番折騰,第二次的飯終於熟透了,天色越來越暗,我吃著自己做的第二次的香軟的飯,心裡卻感到無比快樂與陽光。

  挫折,其實並不可怕,克服它,前方就是一道絢麗的風景。

  拿出你堅定的信念與永不泯滅的意志去和挫折戰鬥,風雨之後必會有彩虹。

  篇2

  1955年9月生於濟南,漢族,哲學碩士,中共黨員,山東省作家協會創作室一級作家,九屆、十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山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

  張海迪五歲時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癱。她因此沒進過學校,童年起就開始以頑強的毅力自學知識,她先後自學了小學、中學和大學的專業課程。1983年海迪開始走上文學創作的道路,她以頑強毅力克服病痛和困難,她的作品在社會上在青少年中引起很強的反響,作品已在日本,韓國出版。

  1991年張海迪在做過癌症手術後,繼續以不屈的精神與命運抗爭,她開始發奮學習哲學專業研究生課程。經過不懈的努力她寫出了論文《文化哲學視野裡的殘疾人問題》。張海迪以自身的勇氣證實著生命的力量,正像她所說的:“像所有矢志奮鬥的人一樣,我把艱苦的探尋本身當作真正的幸福。”她以克服自身障礙的精神為殘疾人進入知識的海洋開拓著一條道路。

  張海迪多年來還做了大量的社會工作,她為下鄉的村裡建了一所小學,幫助貧困和殘疾兒童治病讀書,還為災區的孩子捐款,捐獻自己的稿酬六萬餘元。

  張海迪曾三次應邀出訪過日本,韓國,舉辦演講音樂會,她的自強不息的奮鬥歷程也鼓舞著不同民族的人民。1995年,她曾作為中國政府代表團成員參加了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1997年她被日本NHK電視臺評為世界五大傑出殘疾人。

  1983年5月,中共中央發出《向張海迪同志學習的決定》,黨和國家領導人鄧小平、葉劍英、李先念等八位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先後為張海迪題詞,海迪在本職崗位和社會工作中自強不息,以滿腔的熱忱和高尚的品格服務社會,奉獻人民,在廣大人民群眾中有很高的聲譽和威望,是一個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好典型。她是中國一代青年的驕傲,也是中國殘疾人的傑出代表。

  篇3

  為替父還債,17歲出道,開始了自己的演藝生涯。拍第一部片子《古惑仔》系列電影時,他和300多人打打殺殺,因為太過入戲,他不小心踢到了廢鋼,腳受傷了,血頓時流了出來。導演立刻喊停,要送他去醫院。他知道,這一去醫院,勢必要換人,那他的“星路”也許從此就斷了。於是,17歲的他對導演說:“找來300多人不容易,耽誤一天就是好多錢,我能堅持。”

  於是,他將酒精直接倒在傷口上,再將塑料袋包腳穿上鞋子繼續拍攝。換了四個塑料袋,倒出四袋血,戲拍完時,他幾乎暈倒。

  送到醫院,大夫說,再晚來一會兒,人就完了,而且,極有可能得破傷風。給他縫針之前,大夫讓他籤生死狀。在大夫給他縫針時,他就那麼看著,不喊、不叫、不哭,沒有打麻藥,就那樣一針一針地縫著。一個17歲的少年,知道自己面對的會是怎樣的人生。他說,哭是沒有用的。

  最後一針,他對大夫說:“我來縫!”

  大夫看著他,他居然笑了,“沒有嘗試過的人生,我都想嘗試一下。”這句話多麼豪邁,在場的人震驚了。因為大夫說,如果熬不過去,他也只有四天的生命了,所以,他願意嘗試生命中不曾嘗試的痛,他要給自己縫一針。後來,他一直努力,不停地得獎。在得到金像獎之後,他曾經自傲地對父親說:“你演了一輩子戲,得過一個獎嗎?”

  父親黯然。他一直自認為是驕傲的、成功的,所以,他那時難免輕狂了些。幾年之後,他戀愛了、結婚了、生子了,他才知道,父親把他這麼麻煩的孩子養大是多麼不容易的事情。這一次,他又得了百花獎,當主持人問他想對家人或朋友說什麼話時,他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哭了。多少年來,他沒有哭過。被臭雞蛋轟下臺時沒有哭過,折斷胳膊和腿時沒有哭過,戀愛失敗時沒有哭……可是這次,他哭了。他說,如果再有機會得金像獎,他一定把那個獎盃送給父親然後謝謝父親這麼多年的愛和寬容。

  謝霆鋒是從給自己縫針那一天開始,他知道,所有的明天全要靠自己拼,只有經歷過風雨,才能看到彩虹。而他,也由一個少年成為香港傑出的藝人,歷經十年,終成大器。

  沒有人會輕輕鬆鬆就成功,即使是名人的兒子。他付出的努力和艱辛都得到了回報。自己縫針的那一刻讓他明白,疼痛,是每個人必須的一步。

 

的人還:

1.從失敗到成功的名人勵志故事

2.成功的挫折並不是失敗的勵志故事

3.經歷挫折後成功的名人故事

4.因挫折而成功的勵志故事

5.關於經歷挫折最終成功的勵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