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始於行動事例6個

  成功不是等來的,是創造來的。成功始於行動,如果沒有行動,再美麗的夢想都等於零。以下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於成功始於行動事例,歡迎閱讀!

  成功始於行動事例1:

  在美國有位退伍軍人,他在戰場上負了傷,當他回到地方的時候,年齡也比較大,再加上負傷,成了一個殘疾的退伍軍人。所以找工作變得非常不容易,很多單位都拒絕了他,而每一次他都邁著堅定的步伐,繼續尋找可能的機會。

  這一次,他來到了美國最大的一家木材公司去求職,他通過幾道關卡,終於找到了這個公司的副總裁,他非常堅定地對這位副總裁說:“副總裁,我作為一名退伍軍人,鄭重地向您承諾,我會完成您交給我的任何任務,請您給我一次機會。”

  副總裁一看他的年齡,一看他這個樣子,像開玩笑似的,真的就給了他一份工作。那是一份什麼樣的工作呢?那是在美國中部的一個爛攤子。在此之前,公司派了很

  多優秀的經理人,都沒有把這個工作做好,因為在這裡有惡劣的客戶關係,公司的欠款長期不能收回,公司在那裡的形象受到了損壞。

  副總裁想:比你優秀的經理人去都不能完成這個任務,我不如賣一個人情,也讓你自己證明你不是那塊料。

  那個退伍軍人說:“我保證完成任務。”

  第二天,他就奔赴那個市場,幾個月之後,他從美國中部挽回了公司在那裡的形象,捋順了客戶的關係,並且清欠了幾乎所有的欠款。

  在一個週末的下午,總裁把這個退伍軍人叫到自己的辦公室。跟他說:“我這個週末要出去辦一點事情,我的妹妹在猶他州結婚,我要去參加她的婚禮。麻煩你幫我買一件禮物。這個禮物是在一個禮品店裡,非常漂亮的櫥窗裡面有一隻藍色的花瓶。”他描述了之後,就把那個寫有地址的卡片交給了那位退伍軍人。那個退伍軍

  人接到任務後,鄭重地向他的老闆承諾:“我保證完成任務!”

  這位退伍軍人看到卡片的後邊,有老闆所乘坐的火車車廂和座位,因為老闆跟他說,把這個花瓶買到之後,送到他所在的車廂就可以了。

  於是這個退伍軍人立即行動,他走了很長時間才找到那個地址,當找到地址的時候,他的大腦一片空白。因為這個地址上面根本沒有老闆描述的那家商店,也沒有那個漂亮的櫥窗,更沒有那隻藍色的花瓶。

  各位,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呢?會向老闆這樣說:“對不起,你給我的那個地址是錯的。所以我沒有辦法拿到那隻藍色的花瓶。但是,這位退伍軍人沒有這樣去想,因為他向老闆承諾過:保證完成任務。

  所以第一時間想到給老闆打電話確認,但是老闆的電話已經打不通了。因為在北美週末的時候,老闆是不允許別人打擾他的,通常老闆的手機是不接電話的。怎麼辦?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這位退伍軍人結合地圖然後通過掃街的方法,在距離這個地址五條街的地方,終於看到了老闆所描述的那家店,遠遠地望去,就是那個漂亮的櫥窗,他已經看到了那隻藍色的花瓶。他非常欣喜,但他飛奔過去,一看門已經上鎖,這家商店已經提前關門。

  如果是你,你會怎麼辦?你會說:對不起老闆,因你給我的地址是錯的,我好不容易找到,但人家已經關門。但是,這位退伍軍人沒有這樣去想,因為他向老闆承諾過:保證完成任務。

  這位軍人結合黃頁和地址,終於找到這家店經理的電話。當他打過去電話之後說要買那隻藍色的花瓶。對方說:我在度假,不營業。”然後就把電話撂下了。

  如果是你,你會說對不起老闆,人家不營業,我買不到。你會找出一大堆的理由說明自己沒有完成這個任務。但是,這位退伍軍人沒有這樣去想,因為他向老闆承諾過:保證完成任務。

  他在想,即使我付出慘重的代價,我也要拿到那隻藍色的花瓶。他想砸破櫥窗拿到那隻藍色的花瓶,於是這位退伍軍人轉身去尋找工具。等他好不容易找到工具回

  來的時候,正好從遠方來了一位警察,全副武裝,那個警察來到了櫥窗面前,站在那裡居然一動不動。然後這個退伍軍人靜心地等待,等了好久,那個警察絲毫沒有走的意思。

  這個時候,這位退伍軍人意識到什麼,他再一次撥通該店經理的電話,他第一句話說,我以自己的性命和一個軍人的名譽擔保,我一定要拿到那隻藍色的花瓶,因為我承諾過,這關係到一個軍人的榮譽和性命,請您幫幫我。

  那個人不再掛他的電話,一直在聽他講。他講述在戰場上是如何負傷的故事,因為在戰場上承諾戰友,一定挽救戰友的生命,一定要把戰友背出戰場,為此他身負重傷,留下殘疾。

  那個經理被他感動了,終於決定願意派一個人,給他開啟商店的門,把這個藍色的花瓶賣給了他。退伍軍人拿到了藍色的花瓶,他非常開心。但這個時候一看時間,老闆的火車已經開了。

  如果是你,你會怎麼辦?你會找出一堆的理由向老闆解釋:你給我的地址是錯的,我好不容易找到,人家已經關門。我遭遇挫折、經歷磨難,終於拿到了這隻藍色的花瓶,但你的火車已經開了。但是,這位退伍軍人沒有這麼想,因為他向老闆承諾過:保證完成任務。

  這位退伍軍人給他過去的戰友打電話,他想租用一架私人飛機,因為在北美有很多人擁有私人飛機,他終於找到了一位願意把私人飛機租借給他的人,然後他乘駕飛機追趕老闆乘坐的火車的下一站,當他氣喘吁吁跑進站臺的時候,老闆的火車正好緩緩地駛進站臺。

  照老闆告訴他的車廂號,走到老闆的車廂,看到老闆正安靜地坐在那裡,他把藍色的花瓶小心翼翼地放到桌子上。然後跟老闆說:“總裁,這就是你要的藍色的花瓶,給您妹妹帶好,祝您旅途愉快。”然後轉身就下車了。

  一週開始,上班的第一天,老闆把這個退伍軍人叫到自己的辦公室。跟他說:“謝謝你幫我買的禮物,我妹妹非常喜歡。你完成了任務,我向你表示感謝。

  其實,公司這幾年,一直在選一位經理人,想把他選派到遠東地區擔任總裁,這是公司最重要的一個部門,但之前我們在挑選經理人的過程當中,始終不能夠如願以償。

  後來,顧問公司給我們出了一個藍色花瓶測試選擇經理人的辦法。在選擇經理人的過程當中,大多數人都沒有完成任務,因為我們給的地址是假的,我們讓店經理提

  前關門,我們讓他只能夠接兩次電話,在過去的測試中只有一個人完成了任務,是因為他把櫥窗的玻璃砸碎拿到了那隻藍色花瓶,我們覺得跟我們公司的道德規範不符,沒有被錄用。

  所以在後來的測試當中,我們特意僱了一位全副武裝的警察守在那裡。但是所有這些,都沒有阻礙你完成任務的決心。你出色地完成了任務,現在我代表董事會正式任命你為本公司遠東地區的總裁……”

  什麼叫執行?這就是執行!成功絕非偶然!

  成功始於行動事例2:

  1983年出生,江西高安市人,現任上海互應資訊科技有限公司、馬來西亞東方學子留學有限公司董事長,開創留學新模式。

  很少有人知道,大學裡的羅成是個憤青。他註冊了一個馬甲,在天涯裡跟帖,罵社會上的?a href='//' target='_blank'>種植還??ldquo;父母當官的世襲制,憑關係上位的,我都跟帖罵過。”他說。

  那時的他,從來沒有想過創業,只是希望大學畢業後能找到一份安穩的工作。

  生活裡的第一個挫折來自於畢業招聘。在農村長大、畢業於一所二本學校的他,被面試官批評英語發音不準。此後,他意識到英語不足,開始想出國進修,參加了好幾個月的英語培訓,卻仍舊只考了一個讓他覺得羞愧的分數。無奈之下,他選擇了留學馬來西亞,那裡對英語的要求相對較低。

  走下飛機的那一刻,羅成感覺到了孤獨。“我該去做什麼,怎麼和人交流,甚至怎麼吃飯,我一無所知。”羅成說。

  2007年,他把眼光瞄準了馬來西亞的留學市場。“我想提供一個免費的中介,先開啟市場。”羅成說。於是,他開創了一個留學馬來西亞的新模式。

  羅成的創業經歷並非一帆風順。他曾經與合作的股東發生了一些矛盾,對方不同意他免費的中介運營模式,而是希望收取一定的費用。這些人先後離開了羅成的團隊。

  如今,羅成的公司已佔據馬來西亞留學市場的最大份額。

  周圍人對羅成的評價是行動力強、踏實,即便是半夜3點鐘,他想到什麼點子,也會致電自己的員工要求落實。

  羅成說:“跟前幾代人相比,其實我們80後一代特別幸福,可等我們一踏入社會,壓力就來了。比如房價,你得有很多現實的考慮,這些東西會鉗制你的夢想。”

  成功始於行動事例3:

  1950年,20出頭的鄭小瑛來到當時最負盛名的莫斯科音樂學院學習作曲。她似乎註定就是為音樂而生,六歲學習鋼琴,十四歲精通各種樂器並且多次登臺演出。在莫斯科音樂學院裡,鄭小瑛的才華得到了老師和同學的認可,她的曲子時常被學校交響樂隊拿去演奏。

  有一次,在音樂廳看見指揮師正演奏她的曲子,她被那種意氣風發深深吸引住了,一個理想由此萌發:“我要成為一位優秀的指揮家!”

  從那以後,鄭小瑛一有時間就跑到音樂廳去看錶演,當然,最主要的是暗中學習指揮技巧,還時不時找機會向教授求教。回到宿舍後,她就對著自己的曲子開始練習指揮,同學們都取笑她說:“難道你想成為一名指揮家嗎?別白費力氣了,因為那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同學的話其實不無道理,當時全世界的女性地位都不高,有機會接受音樂教育的女性已經很少了,更何況是女性指揮家?雖然不敢說全世界絕對沒有一位女性指揮家,但在當時,他們都沒有聽說過。指揮家,似乎是專屬於男人的職業。

  “難道女性就不可能成為指揮家嗎?”鄭小瑛在心中發問。沒人能給她答案,能給答案的人只有她自己!

  此後,鄭小瑛在指揮上的學習和鍛鍊更加勤奮了,從表情到手勢,從眼睛到心靈……

  機會總是屬於有準備的人!有一次,學校裡組織一個音樂盛會,鄭小瑛所作的一首曲子被選進了演奏曲目中。而觀眾席中,有兩位響噹噹的人物:蘇聯國家歌劇院的指揮海金和莫斯科音樂劇院的指揮依·波·拜因。誰都沒有想到的是,正當音樂指揮走上臺子的時候,他居然扭傷了腳,一個踉蹌跌坐到地上,全場一片驚呼。工作人員很快跑過去扶住教授,同時還有人把椅子搬上指揮台,想讓他坐在椅子上指揮,但那同樣不行,因為他扭到腳的同時也碰傷了肘部。教授搖搖頭,全場不知如何是好!

  鄭小瑛一下子從椅子上站起來,在一片驚愕的目光中,走到那位教授的面前一鞠躬說:“我以藝術的名義向教授申請接過您手中的指揮棒!”

  面對這樣一張年輕而堅毅的臉,教授找不出任何理由拒絕,他把手中的指揮棒遞給了鄭小瑛。她轉過身,對樂手們點頭示意,指揮開始了:只見指揮棒在她的手中時而急促有力,時而緩和悠揚,音樂就像是從她指揮棒上流淌出來似的,時而奔騰如雷,時而平靜似水,她那熱情奔放,氣魄雄偉的指揮蘊藏著無比強烈的藝術感染力,簡直無懈可擊,完美無瑕,就連那位扭傷腳的教授和觀眾席上的海金、依·波·拜因也頻頻點頭。一曲結束,掌聲四下雷起,海金和拜因更是對鄭小瑛做出了這樣的評價:“她,將來必定是一位卓越的指揮家!”

  當天,海金正式向鄭小瑛提出邀請,讓她進入蘇聯國家歌劇院深造指揮藝術。“藝術應該屬於任何人,不應該有性別之分!”海金說。進入國家歌劇院後,鄭小瑛刻苦學習,先後成功地指揮了《托斯卡》、《茶花女》等一系列蘇聯經典歌劇,在蘇聯引起了極大的轟動。

  幾年後,鄭小瑛藝成回國,為音樂事業作出了不少偉大貢獻,最終成為中國甚至是全球第一位卓越的交響樂女性指揮家。2010年,82歲的鄭小瑛被首屆中國歌劇藝術成就大典授予終身成就榮譽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