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黨員強化宗旨意識聯絡服務群眾發言稿

  作為黨的幹部黨員,要時刻記得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小編為你整理了,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1

  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中國共產黨在90多年的奮鬥歷程中,始終與人民群眾同甘苦、共患難,鑄就了密不可分的血肉聯絡。正是因為對人民群眾歷史地位的深刻認識、對群眾工作的高度重視,我們黨才團結和帶領人民群眾,取得了革命、建設、改革的一個又一個勝利。新世紀新階段,我們正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大力推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是我們黨順應人民意願、更好實現人民利益的生動實踐,也是億萬人民群眾廣泛參與、共同創造美好生活的奮鬥過程。只有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才能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和風險,不斷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開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新局面。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隨著黨情、國情、世情的深刻變化,我們黨統籌協調群眾工作的難度在加大,特別是一些黨員、幹部宗旨意識淡薄,聯絡發動群眾的能力有所下降。面對嚴峻的任務和挑戰,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密切聯絡群眾,要求我們必須深入把握群眾工作的規律,繼承黨的優良傳統和寶貴經驗,牢固樹立人民創造歷史、人民是真正英雄的唯物史觀,樹立以人為本、人民至上的價值觀,樹立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執政觀,進一步強化群眾立場、樹立群眾觀點、把握群眾方法、健全工作制度,切實解決好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使我們實現中國夢的偉大事業不斷獲得最廣泛、最深厚、最可靠、最牢固的群眾基礎和力量源泉。

  始終站穩群眾立場。我們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堅定的群眾立場是我們黨堅持群眾路線、做好群眾工作的基石。在長期的奮鬥實踐中,我們黨之所以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援,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始終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站穩群眾立場,才能制定正確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才能正確對待事業、對待群眾,才能做出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實績。當前和今後,必須堅持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制定方針政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有利於群眾的就堅決支援,不利於群眾的就堅決糾正。要著眼於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切實解決就業、就醫、就學、住房、收入分配、社會保障以及食品安全等方面的突出問題,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不斷提升生活質量、提高幸福指數。

  牢固樹立群眾觀點。只有在思想深處真正理解和牢固樹立群眾觀點,才會有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才會有做好群眾工作、密切黨群關係的高度自覺。要把群眾觀點貫穿到加強黨的事業和黨的建設各個方面,滲透到廣大黨員幹部的思想和行動中,不斷增強做好群眾工作的自覺性和堅定性。要把群眾觀點學習教育作為重要任務,列入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重要內容,列入黨員幹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必修課程,努力提高黨員幹部群眾觀點的自覺意識。要把尊重群眾、服務群眾的要求進一步體現到實際工作中,引導黨員幹部正確把握同人民群眾的關係,擺正同人民群眾的位置。要積極引導黨員幹部深入改革開放第一線,深入社會生活最基層,切身體驗基層工作的實際,把握群眾思想的脈搏,在深入人民群眾中保持對人民群眾的赤誠情懷。

  科學把握群眾方法。科學的群眾方法是做好群眾工作、密切黨群關係的重要保證。只有不斷創新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方法,才能增強群眾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才能使群眾工作常做常新、充滿生機活力。當前社會成員的組織形式、就業方式、利益關係日益多樣化,法制意識、參與意識日益增強,迫切要求我們綜合運用法律、政策、經濟、行政、科技等手段和教育、協商、疏導等辦法,有的放矢地開展群眾工作,增強吸引力感染力。要不斷創新思想政治工作,充分運用平等交流、民主討論等方法,加強人文關懷、心理疏導、精神撫慰,幫助群眾提高認識、化解疑慮,正確理解黨和國家方針政策。要積極運用法律手段做好群眾工作,加強法制宣傳教育,引導群眾學法知法、守法用法,依照法律程式維護自身合法權益。要高度重視網際網路等新興媒體的建設、運用和管理,豐富與群眾聯絡溝通、互動交流的載體,暢通群眾表達意見訴求、參政議政渠道,不斷從人民群眾中汲取事業發展的智慧和力量。

  健全群眾工作制度。貫徹群眾路線、密切黨群關係,既需要提高廣大黨員幹部的思想認識,也需要依靠制度來規範、來約束。建立健全科學完備的工作制度,嚴格遵守制度、按制度辦事,是提高群眾工作科學化程度的必然要求。做好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必須在落實好已有制度的同時,進一步加大制度建設和創新力度,完善做好群眾工作的制度體系。要健全聯絡和服務群眾的制度,推動工作重心下移、基層幹部堅守一線、領導幹部深入基層,充分發揮黨組織和黨員在服務群眾中的帶頭、推動、督促、保證作用。要健全信訪制度,保證群眾提出的重要問題得到及時有效解決。要健全黨和政府主導的維護群眾權益機制,完善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機制,積極預防和有效化解矛盾糾紛。同時,要堅決維護制度的嚴肅性和權威性,使制度真正成為黨員、幹部聯絡和服務群眾的硬約束,使貫徹黨的群眾路線真正成為黨員、幹部的自覺行動。

  篇2

  指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也是焦裕祿精神的本質所在。學習焦裕祿精神必須始終把群眾滿意作為檢驗司法行政工作的根本標準,切實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貫徹始終,把以人為本、執法為民的要求貫徹始終,把群眾觀點、群眾路線貫徹始終。

  1.學習焦裕祿精神,就要增進同人民群眾的感情。做好群眾工作,不只是一般的方法問題,首先是態度問題、感情問題。要時刻牢記“群眾利益無小事”,深入群眾,瞭解民情,把群眾的呼聲作為第一訊號,把群眾的需要作為第一選擇,把群眾的利益作為第一要求,多說貼近群眾的感性的真話,多講群眾能夠接受的道理,多辦群眾想辦的實事。要始終把群眾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學會換位思考,真心把群眾當家人,把群眾反映的問題當家事,凡是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事,再小也要竭力去辦,真心以實際行動引導司法行政幹警牢固樹立群眾觀念,始終把人民群眾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終帶著對人民利益的深厚感情去工作。

  2.學習焦裕祿精神,就要著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要緊緊圍繞人民群眾最期盼、最迫切、最需要解決的問題,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司法行政工作,全面提升司法行政的科學化水平,把司法行政工作的成效更多地、更直接地體現在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惠及人民群眾上。要始終把維護好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作為司法行政工作的出發點、落腳點,多做順民意、解民憂、惠民生的實事好事,推出符合實際、實實在在的便民利民服務措施,讓廣大人民群眾切身感受到司法行政機關執法為民帶來的實惠。當前尤其要抓住廣大群眾最關切的權益保障問題、就業就學問題、“五水共治”問題、食品藥品安全問題、醫療、住房問題等等,充分發揮司法行政的職能作用,為人民群眾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營造公平正義的法治環境和社會環境。

  3.學習焦裕祿精神,就要尊重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群眾路線是我們黨克敵制勝的法寶,也是做好司法行政工作的重要途徑和保障。沒有人民群眾的支援,司法行政工作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近年來,無論是我們的人民調解、社群矯正工作,還是我們的法制宣傳、法律服務工作,正是由於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援和積極參與,才取得了明顯成效,不少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們的工作還面臨不少困難問題,更需要緊緊依靠群眾,注重發揮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最大限度地調動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最大限度地發動和依靠群眾參與社會治理,化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只有這樣,我們的工作才有生命力,才會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績。

  篇3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顆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你的崗位。其實,奉獻對於任何一個人都不苛刻,不能長成參天大樹做棟樑之材,不妨做一棵小草為青春獻上一絲新綠;不能像海洋用寬闊的胸懷擁抱百川,又怎麼不可以是一條小溪為孕育我們的土地捧上甘露;不能成為天之嬌子,何不傳承愛崗敬業的精神為政務服務工作做出自己的成績呢!

  用心想事,用心謀事,用心幹事,把為人民服務作為第一職責,把為群眾辦實事作為第一追求,把群眾呼聲作為第一訊號,把群眾滿意作為第一標準。在服務工作中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慎權、慎欲、慎獨、慎微,管得住手腳、抗得住誘惑、經得起考驗。作為政務服務處的“班長”,在工作中我首先提出“向我看齊”的口號,時時處處嚴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行為帶動和影響身邊的同志。處處以身作責,任勞任怨,“不到一線心不實”是我的口頭禪,“企業滿意,群眾滿意”是我的工作準則。我深感肩頭的擔子重大,深知視窗的形象就是整個建設局的形象,就是整個中心的形象,就是整個綿陽政務的形象,就應該有服務意識、視窗意識、形象意識,要保持熱情、規範、廉潔、高效的作風。

  在工作中,急群眾所急,想群眾所想。有時剛下班又遇見匆匆趕來辦事的群眾是常有的事,去年“兩會一節”重點專案富樂山酒店改建工程,必須在規定時間內辦齊各項手續,四川瑞安裝飾公司前來辦理施工許可證的人員匆匆忙忙從成都趕到綿陽時天色已晚,該企業人員給我打電話,請給予支援特事特辦,當時我正在學校安排孩子的學習生活,接到電話後我放下手中的事,立即趕到辦公室著手辦理。當企業人員拿著辦好的施工許可證時深深被感動,同時對綿陽政務工作人員的服務作風大加讚賞。我僅僅犧牲了一點個人時間,但換來的卻是對我們視窗人員的讚賞,對我們綿陽政務工作的讚賞,為此,我感到驕傲和自豪。

  通過幹部作風整頓建設活動,我認識到要想當一個一心為民的好乾部,就必須遵守作風建設“八個方面的良好風氣”,強化服務意識,大力發揚奮發有為的工作作風,確保真抓實幹。始終保持奮發有為、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以自己飽滿的工作激情,把心思凝聚到事業上,實實在在地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誠心誠意為人民服務這個宗旨不能忘,吃苦在前、享受在後這個原則不能變。我們手中的權力來自於人民,決不能把權力當作向組織伸手的資本,更不能把權力當作謀取私利的工具,只能把權力當作為人民服務的責任和義務,樹立為民形象、樹立務實形象、樹立清廉形象。

  領導就是責任,領導就是奉獻,領導就是公僕。工作中我甘於吃苦、樂於奉獻、勤奮敬業、勤勤懇懇,任勞任怨,謀事而不謀利,奉獻而不索取。一份耕耘,一份收穫,我用自己的赤誠書寫著對黨、對人民的忠誠,用自己的無私奉獻詮釋著對社會和人民的熱愛。在這片沃土上,我經歷過苦澀,也品嚐過香甜,更播撒著希望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