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鄂教版品德與社會教學計劃

  三年級同學優差懸殊較大,存在著嚴重的兩極分化,那麼教師應該如何制定計劃提高孩子的品德與社會學習積極性呢?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篇一

  一、 指導思想

  以市、區各級教育工作會議的重要精神和《三個理念》為指導

  思想,探討切合實際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以“五愛”為中心的社會公德教育和日常行為規範教育,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

  二、目標

  通過本冊教材的教學,使學生知道尊敬老師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

  德,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增強他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使學生懂得幸福生活要靠勞動來創造,生活中處處有科學,做事要有責任心以及做人要誠實的道理;培養學生愛勞動、愛科學、愛集體的好思想,教育學生養成在學習上認真、踏實,不怕困難,在遊戲、活動中守規則、講安全,同學之間團結友愛,不欺侮弱小,對外賓熱情大方,有禮貌和不亂花錢等良好的行為習慣。

  三、學生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8人,其中男生2人,女生6人。本班學生活動性強,所以在紀律方面還有待加強教育。總的來說,學生榮譽感較強,對班級的事情較關心。個別同學由於家人的寵愛,遇事斤斤計較,心理素質差,動不動掉眼淚,請家長出馬,還須加強教育。

  四、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共14課,有66幅圖。按德育目標分為11個教學單元:

  第一單元進行尊敬師長的教育;第二、三課進行愛祖國的教育;第四、五課進行努力學習的教育;第六課進行熱愛勞動的教育;第七課進行遵紀守法的教育;第八課進行文明禮貌教育;第九課進行團結友愛的教育;第十課進行熱愛科學的教育;第十一課進行認真負責的教育;第十二、十三課進行誠實正直的教育;第十四課進行勤儉節約的教育。

  本冊教材是在二年級教育的基礎上,根據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他們知識面的逐步擴大,道德認識水平的逐年提高的實際,進一步加強日常良好行為習慣的教育培養,使他們逐步知道一些做人的基本道理。同時,加強愛祖國、愛科學、愛勞動等方面的教育。

  本冊教材根據三年級學生的知識基礎、思維方式及道德認識的特點,課文堅持圖文並茂,以具體形象,淺顯易懂的故事為主體,把思想教育寓於故事之中,使學生易於理解,樂於接受。努力做到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與實踐性的統一。

  五、教學進度***略***

  篇二

  、教材分析:

  三年級下冊教材以單元編排的方式,每個單元反映生活的一個側面,突出一個鮮明的教育主題,這一教育主題表達了編者明確的設計意圖和課程標準中要求完成的教育內容。單元主題下設課文主題,每個課文題均來一個引導學生學習、研討的話題,下面又生成多個小話題。每課的內容力求打破學科界限,將各學科的內容綜合起來,體現綜合課程的特點。每個單元所涵蓋的課文內容表現為一組完整的經驗和一組有意義的學習活動。單元中的每一課又力求從不同的角度來表現單元主題所要達到的教育目標。三年級上冊共安排了四個單元主題,即:“我的鄰里生活”“我的成長與學校”“我的成長與他人”“家鄉哺育了我”。這四個主題將來源於不同生活領域的素材整合為建立在兒童生活基礎上的主題與活動,這些主題與內容將品德教育與學生的社會性發展有機地融為一體。

  二、教學總目標:

  1.以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群生活為基礎,讓學生通過對生活的感受,獲得對家庭、學校、社群的初步認識,樹立最基本的社會公德意識。

  2.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基礎,促進學生對社會的關注和對人的關注。

  3.教材中沒有理性的說教,而是對兒童生活的真實呈現。都是從兒童生活中一些平常的現象切入,引起兒童對生活的思考和關注。

  4.培養對學生道德判斷能力,面對生活中的各種現象,該學什麼,不該學什麼。

  三、教學重點:教材在選擇切入點時,力求從兒童的生活經驗和兒童感興趣的問題入手,採用第一人稱的表現方式,來增強教材與學生的親近感。教學中應將學習內容和學習活動融為一體。教師要利用和開發地方教育資源,教師要聯絡當地和學生的實際,及時地把社會中新的資訊、科學技術新的成果、學生生活中新的問題和現象等吸收到課程內容中去,不斷提高教育教學的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提高整個教育的質量。

  四、教學難點:

  1.初步瞭解兒童的基本義務,初步理解個體與群體的互動關係。瞭解一些社會組織機構的社會規則,初步懂得規則、法律對於社會公共生活的重要意義。

  2.初步瞭解生產、消費活動與人們生活的關係。知道科學技術對人類生存與發展的重要影響。

  五、班級情況分析:本班共有學生28名,其中女生15人,男生13人,此班學生思想素質比較高,上進心比較強,人人熱愛班集體,個個能為班集體爭光添彩。學習的勁頭足,互助精神強,差生的學習習慣有了好轉,成績也在慢慢提高。此班幹部責任心強,有為大家服務的精神。衛生意識比較強,良好的衛生習慣已經養成。但也存在著一些不足,優差懸殊較大,存在著嚴重的兩極分化,一部分接受能力偏低的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沒有養成,上課聽講走神,愛擺弄小東西,思想開“小車”,作業態度不端正,書寫質量差,拖拉現象嚴重。

  六、教學措施

  1.利用直觀教具,引起學生的注意力。

  2.通過各種有趣的機械操練、意義操練形式,激發學生參與的熱情。

  3.充分發揮現代化教育手段的作用。

  4.力體現“用中學、學中用”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