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戀愛心理淺析論文

  愛情是一個永恆的話題。當代大學生,正值戀愛的年齡,他們渴望愛情,這也是大學生性心理髮展的必然結果。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淺談當代大學生戀愛心理》

  [摘要]愛情是一個永恆的話題。當代大學生,正值戀愛的年齡,他們渴望愛情,這也是大學生性心理髮展的必然結果。而大學生的戀愛也成了他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事情,涉及到方方面面。那麼,當代大學生應該帶著怎樣的心理去談一場怎樣的戀愛呢?大學生的愛情到底又是什麼樣子呢?

  [關鍵詞]當代大學生;戀愛心理;調適

  一、緒論

  對於當代大學生來說,愛情究竟意味著什麼?在課程繁重的高中階段,大部分學生為了理想和追求,禁錮了愛情。而大學是一個相對自由自主的環境,於是愛情被解放了出來,變得光明正大起來。對於很多大學生而言,戀愛已經是一門大學時代的必修課。

  二、戀愛成因

  什麼是愛情?詞典裡的裡愛情是這樣說的:“人際之間吸引的最強烈形式,是指心理成熟到一定程度的個體對異性個體產生有浪漫色彩的高階情感,它具有強烈的社會性。”現實生活中人們更傾向於用正面的詞彙來來表述愛情。愛情一旦出現,將成為人們大部分情緒的來源。當代大學生的愛情是怎樣的?大學生的戀愛心理又是怎麼來的?

  ***一***生理髮育成熟。在校大學生的年齡一般都在18-23歲。而這個年齡段的男女青年正處於性生理髮育完全成熟時期,性意識明顯增強,戀愛的慾望變得空前強烈。

  ***二***少了約束。家長覺得孩子長大了,不應該過多幹涉孩子私事,少了唸叨和干涉;老師是隻要學生們不違反校規校級,一般不會干涉他們的個人生活;大學生都有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覺得自己是成年人了,可以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了,戀愛便成了很正常的行為。

  ***三***好奇心理。隨著年齡的增長,大學生生理和心理也逐漸成熟起來,對異性也越來越好奇。他們渴望瞭解異性,渴望被異性瞭解,戀愛的慾望更加強烈。

  ***四***從眾心理。對於當代大學生都有一個從眾心理,那就是看到自己身邊的朋友、室友等都有了陪伴,有人關心,心理會有一定程度的失衡。還有一些大學生受到其他同學的影響而加入戀愛的行列。因此,很多大學生都是因為心理失衡而戀愛,因為別人而戀愛。

  ***五***排解寂寞心理。當代大學生大多都遠離家鄉,遠離父母,內心孤獨寂寞。加之大學的生活學習環境都比較自由,空閒時間很多。特別是週末或節假日,同學們各忙各的,寂寞心理更加強烈。而談戀愛就成了一種的消除空虛寂寞的好辦法。

  ***六***價值追求。隨著偶像劇的輪環熱播,愛情的味道瀰漫在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大學生正是追劇的群體,他們渴望一段刻骨銘心的感情,渴望找到志同道合的戀人。他們會在碰到聊得來的異性物件時努力開始發展,成就一段戀情。

  三、戀愛心理的特徵

  當代大學生的戀愛方式各式各樣,那他們的戀愛心理又有什麼樣的特徵呢?

  ***一***自主性強。當代大學生在涉及到戀愛的問題上,一般個性突出。他們大部分重感情、易衝動,不受傳統習俗的約束。在和戀愛物件確定關係前,一般不會徵求雙方父母的意見。

  ***二***戀愛動機簡單化。當代大學生想法簡單,沒有經歷太多世事,戀愛過程中想得很少,更沒有考慮到將來是否結婚。他們戀愛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因為心理需要愛和被愛。

  ***三***自控力與耐挫力較弱。當代大學生,特別的女大學生,一旦開始一段戀情,就很難控制自己的情感,缺乏理智的駕馭能力。他們一般對戀愛物件都十分的依賴,有一點點波折就會十分痛苦,很難走出來。

  ***四***戀愛盲目性較大。大部分大學生在戀愛中不知道愛是什麼。他們跟異性交朋友談戀愛,只是把這種經歷當作是一種實踐活動,為以後的戀愛打基礎。有的大學生在校期間談了很多場戀愛,盲目性很大。

  ***五***戀愛公開化。在電視電影的帶動下,在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衝擊下,當代大學生戀愛方式摒棄了中華民族傳統的內斂含蓄、深沉唯美的精髓,更多的是隨意流露自己的情感。他們樂意公開場合手拉手,甚至摟摟抱抱,卿卿我我。

  ***六***浪漫色彩濃厚。當代大學生談戀愛,更多的是展現自己好的一面,給戀愛物件留下美好的印象。但是他們更多的是在乎那種愛慕之情和對人生的美好願望,就想這樣一直愛下去,沒有婚嫁的想法。這種戀愛的浪漫色彩,掩蓋了太多理想和現實之間的矛盾,缺乏磨鍊和現實基礎。

  四、大學生戀愛型別

  戀愛是一種人生藝術。大學生的戀愛因為心裡動機不一樣也呈現出多樣化趨勢。根據大學生戀愛心理分析,可以把他們的戀愛型別概括為以下幾種:

  ***一***比翼雙飛型。一般這類學生都基本具備成熟的人格和健康的戀愛觀。有一定的感情基礎,能理智的處理感情,能正確的引導愛情,戀愛關係比較穩定。能把愛情轉化為生活學習的動力,為共同的目標努力奮鬥,促進雙方共同進步共同成長。

  ***二***心理慰藉型。大學生正處於“心理斷乳”時期,渴求被關注被理解。當身邊的環境不能滿足這種被關注和理解的心理需要時,一部分學生就會用戀愛的方式尋找異性的救援。這種在外來看來是談戀愛,對他們自身而言不過是尋找心理的慰藉,排除內心的孤獨罷了。

  ***三***生活實惠型。當代大學生就業壓力巨大,畢業找工作是他們最為關注的事情。戀愛也成了他們今後何去何從的手段。這部分學生非常關注對方的家庭條件和發展前途。也許彼此之間愛慕之情一般,但是為了自己能搭上一艘順風順水的船,於是開始了戀情。

  ***四***浪漫理想型。這部分學生一般感情較豐富,卻缺乏冷靜的思考。浪漫的愛情對他們來說就是生命的源泉。像大部分瓊瑤劇中的男女主角,他們把愛情想得非常美好,一旦認定了某個人,就會奮不顧身的追求,甘願為對方付出一切,哪怕是生命。這部分同學一旦感情受挫就會非常痛苦,難以自拔。

  ***五***心理攀比型。這部分大學生往往精神世界不充實,戀愛只是證明自己的能力和魅力,彌補空虛的精神世界。於是他們與異性交朋友、談戀愛,為的只是精神需要,滿足卑微的自尊。特別是當看到身邊也許還不如自己的同學朋友都雙雙對對,就覺得戀愛成了一種攀比。

  ***六***情慾型。隨著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露骨的性愛描寫及演藝刺激著大家的眼球。一部分大學生在青春期荷爾蒙的指示下對性充滿著渴望,並進行真實大膽的嘗試,追求性愛刺激。於是,一種以滿足性慾望為目的的戀愛心理由此產生。這部分大學生把戀愛當做娛樂,逢場作戲。交往過程中注重外表,追求感官上的愉悅,無視愛情。

  五、大學生戀愛心理的調適

  愛情,人類永恆的追求和不竭的精神動力之一。愛與愛、愛與人生、愛與永恆緊密相連。另外,愛情也依附智慧與耐心,由相愛的人共同醞釀。而大學生應該如何做好戀愛心理的調適呢?

  ***一***提高心理素質,正確認識自我。一切成功都始於健康的心理,健康的心理素質是健康戀愛心理的前提。大學生在戀愛中,往往不能清醒地認識自己,他們可能會因為愛情變得很盲目,過高或過低的評價自己,產生盲目樂觀、自以為是抑或是有自卑心理,妄自菲薄。所以,健康的戀愛要求大學生認清自己的優勢和不足,明確作為知識大學生的價值和尊嚴,做到自尊、自信、自立、自強,以增強戀愛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二***樹立正確的戀愛觀。戀愛觀是指對待擇偶和愛情的基本看法和態度。對於大學生而言,我們提倡的是樹立科學的無產階級的戀愛觀。具體有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1.志同道合的愛情

  大學生戀愛本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只是在戀人的選擇上應該以志同道合為前提。這樣才能把戀愛和生活有機的結合,使得愛情和失業都能豐收。

  2.弄清愛情與學業、事業的關係

  愛情是人生非常重要的部分,但是一定要清楚愛情並不是生活的全部。熱戀的中的人兒總是認為愛情便是一切,殊不知沒有事業的愛情不會長久。因此,大學生應該把學業放在首位,愛情服從於學業,促進學業的進步。大學生戀愛不能把寶貴的時間都用於卿卿我我而忽略了學習,否則愛情之花難開長久。只有愛情與學業、事業相結合,才有旺盛和持久的生命力,才會真正開花結果。

  3.懂得愛情是責任和奉獻

  愛情不是得到和佔有,而是責任和奉獻。一般來說,一個人必須要對社會盡應盡的責任,還必須對家庭盡責任。對家庭的責任屬於私人生活的性質,主要依靠道德的修養和自覺的責任感來維持的。而大學生一旦選擇戀愛,就應該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和奉獻的精神,才能獲得真正的愛情。

  ***三***提高戀愛挫折承受能力

  大學生戀愛本身是一件風險極高的愛情賭注。因此,提高愛情受挫折抗打擊能力非常重要。主要通過增強理智、分析原因、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來應對挫折。當真正面臨失戀或者理想的戀愛物件拒之千里等情況時,能通過適當的情緒調節和轉移,來減輕痛苦,努力使自己變得勇敢和堅強,為以後的戀愛做好最充分的準備。

  ***四***矯正戀愛中的不良行為

  大學生在戀愛中,有些行為應該給予矯正,如親暱過度、三角戀和婚前性行為等。作為當代大學生,應當樹立正確的戀愛觀,形成健康向上的戀愛心理,這樣才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生活。

  參考文獻:

  [1]張麗巨集,趙阿勐.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導論[M].上海:第二軍醫大學出版社,2008.

  [2]朱梅.大學生健康教程[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1999.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