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思想品德教學經驗論文

  七年級思想品德的教學經驗論文要提綱挈領,簡明扼要。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於,希望會給大家帶來幫助。

  :

  初一思想品德課以加強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為主要任務幫助學生提高道德素質,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質,樹立法律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和社會實踐能力,引導學生在遵守基本行為準則的基礎上追求更高的思想品德目標,弘揚民族精神,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衛視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礎。這門課因其理論性較強,有其嚴肅性和枯燥的一面,所以在學生眼裡,政治老師大多古板,不近人情,難以相處。那麼,如何做一名受學生歡迎的政治老師?本人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體會與做法。

  一、重視與學生的初次見面

  每一屆新生的第一堂課,是師生的第一次見面,教師給學生留下什麼印象將影響今後的教學。為此第一堂課,師生應相互認識,教師要把自己推銷給學生,讓學生覺得你可親可敬。教師推銷自己時藥注意:第一,在實事求是的基礎上把自己優秀的一面展示給學生,讓學生覺得你可敬;第二,根據中學生較普遍的興趣愛好,用是中較流行的“新詞彙”介紹自己的特長愛好,並向學生介紹這門課的方法,接近你與學生的距離,讓他們覺得你可親;第三,聯絡古今中外的

  政治事件,向學生介紹中國面臨的嚴峻的資源、人口形勢,從而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勇於挑起時代賦予他們的重任,為中華之崛起而努力學習。

  二、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將枯燥、單調、難以記憶的政治概念、政治原理淺顯化、形象化

  具體說來,在課堂上編制一些內涵深刻的經典名言、詩詞警句、幽默警句和廣告語言,以此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如,我講第六課《為堅強喝彩》時,有這樣一個問題:意志堅強的人有哪些表現?我舉了《西遊記》中唐僧師徒歷經磨難取回真經的故事。講第三課《走向自立人生》時,給學生講了《騎驢》著則笑話,諷刺那些缺乏意志與主見的人。我認為,教師應有把豐富的生活閱歷和知識才能“即興發揮”的能力,把枯燥的知識用詼諧的語言和動作表達出來,給課堂教學增添無窮的快樂氣氛,讓學生感到政治課“真好聽”,“老師講的真有吸引力”。

  三、在教學中採用趣味教學法,適當鼓勵學生,貼近學生生活實際

  1、運用漫畫匯入,激發學生興趣。

  匯入是一堂課成功的起點與關鍵,藝術性的匯入能把學生引入瑰麗無比的知識世界。漫畫形象直觀,人們笑過之後頓悟其理,這樣就把抽象的東西形象化、直觀化了,即可活躍課堂氣氛,又能引起學生思考。

  2、正確運用鼓勵法。

  “天生我材必有用”,老師在課堂上要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點,適當讚美學生,幫助學生認識自己的能力,使他們對自己有信心。

  3、教學要聯絡現實生活。

  教學程序中教師要精講善導,聯絡自己或身邊發生的事件進行評說、分析,以啟用他們的求知慾望,極大地提高了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我還鼓勵學生大膽想象,敢於提出自己的見解。

  4、重視課間十分鐘的感情溝通。

  下課之後,我們不妨在教室多呆幾分鐘,觀察一下 全班學生的動向,還可與學生聊天,關心一下生病的同學,問問缺課學生的去向〃〃〃〃〃,此時,學生會覺得政治老師不呆板、不嚴肅,很有人情味。提高師生間無拘無束地交談,其距離拉近了,情感溝通了,學生學習這門課的興趣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

  四、如何佈置作業

  今天的中學生,每天有做不完的練習,交不完的作業,學生疲於練習,根本沒有時間思考、消化和吸收已經學過的知識。為此,我採取自主選擇作業的形式,只要是關於課堂學習的內容,可以自己找資料上的題做,也可以自編題目做;每節課我儘量抽出十幾分鍾,讓學生每天作業當課堂完成,

  絕不拖到明天。作業的自主性選擇,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也激發了學生的各種潛質。

  五、作為一名教師,要終身學習

  早在三千年前,古希臘的學者普羅塔戈就向世人大聲疾呼:“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點燃 火把”。可以說,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要把人的獨特本質的創造精神引發出來,使其成為能夠自覺、自由創造的人。為此,作為教師,必須“活到老,學到老”。今天,學習漸漸走進了每個人的生活,學習不在是學生的事,而是每個人要改變命運。拓寬生存空間,開發自身潛能的人的事,“充電”成了最時髦的概念。

  以上幾點是我在工作中的切身體會,面對今天的跨越式教學,需要改革的方面很多,要求我在今後的工作中要繼續學習,自主創新,是政治課適應時代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