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是怎麼形成的

  我國很多人備受肝炎困擾。肝炎是肝臟炎症的統稱。通常是指由多種致病因素--如病毒、細菌、寄生蟲、化學毒物、藥物、酒精、自身免疫因素等使肝臟細胞受到破壞,肝臟的功能受到損害,引起身體一系列不適症狀,以及肝功能指標的異常。肝炎影響了人的很多方面,工作、住宿與人際交往都會因為肝炎而變得難盡人意。下面由小編為你詳細介紹。

  肝炎是是怎麼形成的:

  1、酗酒:酒精對肝臟有明顯的毒性作用,據研究表明,人們長期飲酒也會招致肝病,甚者發生“酒精性肝硬化”!

  2、藥物:不少藥物都會加重肝臟負擔,同時服用多種肝炎藥物或加大藥量,有時並不會加強療效,反而會起到反作用。

  3、情緒:情緒會影響肝炎恢復,長期情緒憂鬱、脾氣急躁,這不僅會使病情加重,甚至會造成治療失敗。

  由於引發肝炎的病因不同,雖然有類似的臨床表現,但是在病原學、血清學、損傷機制、臨床經過及預後、肝外損害、診斷及治療等方面往往有明顯的不同。需要注意的是,通常我們生活中所說的肝炎,多數指的是由甲型、乙型、丙型等肝炎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肝炎。

  肝炎,廣義上就是指由多種致病因素導致我們的肝臟的細胞受到破壞,肝臟的功能受到損害的意思。而狹義上,我們又將肝炎劃分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等肝炎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肝炎。專家指出,肝炎直白的意思就是指肝臟發炎。

  肝炎的分類:

  1.根據病因

  可以分為病毒性、細菌性***如阿米巴***藥物性、酒精性、中毒性、自身免疫性、非酒精性脂肪性等。

  2.根據病程長短

  可以分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等。

  3.根據有無出現黃疸

  急性肝炎可分為急性黃疸型肝炎和急性無黃疸型肝炎。

  4.根據病情輕重程度

  慢性肝炎可以分為輕度、中度、重度等。

  相關閱讀:

  肝炎該如何治療:中醫治療方案

  有些患者平時愛上火或有鼻炎、扁桃體腫大經常感冒,這些人臨床表現口苦、咽乾、舌苔黃膩,因肝膽溼熱過重,轉氨酶反覆升高。治療時首先要告訴患者注意保養,增強體質。防止勞累、生氣、上火、感冒、熬夜。不食熱性食品***如羊肉、狗肉、烏雞、辣椒等***配合治療。這些患者溼熱留戀,鬱結脾胃,肝膽溼熱過重,溼鬱痰聚,熱鬱阻絡,治宜疏肝健脾,清熱利溼,適當活血化痰。辨證用藥:柴胡、黃芩、山梔、龍膽草、秦艽、丹蔘、半夏、茯苓、陳皮等。

  有些患者平時身體虛弱,氣血虧虛,衛氣不足,經常感冒。對於這些患者加以扶正藥品,即配合健脾益氣,養陰利肺藥。辨證用藥:黨蔘、炙黃芪、生地、沙蔘、白芍、當歸、五味子、黃精、白朮等,增強機體免疫力整體用藥,方能提高療效。

  有些患者手腳心發熱,渾身容易發熱、發燥,口乾、咽乾、失眠多夢、舌紅少苔或無苔,中醫辨證為肝腎陰虛。治宜滋養肝陰為主。辨證用藥:沙蔘、麥冬、生地、枸杞子、當歸、丹蔘、五味子粉等。肝陰復、舌苔生,轉氨酶自會下降。

  有些患者在降轉氨酶過程中,由於過用苦寒藥,攻伐傷正,溼熱未清,脾胃重傷,轉氨酶久治不降或升高,表現為食後腹脹、噁心、納差、疲倦乏力、舌苔微黃或薄白,舌邊有齒痕,脈弦細,便溏。中醫辨證為肝鬱脾虛,陰津略傷。治宜減少清利藥用量,重用舒肝健脾養陰和胃藥。辨證用藥:柴胡、炙黃芪、黨蔘、沙蔘、麥冬、生地、丹蔘、藿香、佛手、炒白朮等,方能胃納增加,體症消失,轉氨酶隨之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