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遊戲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論文

  在幼兒教育中游戲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玩耍是幼兒在成長過程當中具有的天性,因此遊戲是最符合兒童成長階段的特點。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淺議遊戲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

  【摘 要】在幼兒教育中游戲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玩耍是幼兒在成長過程當中具有的天性,因此遊戲是最符合兒童成長階段的特點,對兒童的智力發展,發揮兒童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本文將從兒童成長髮展的特點出發,深入分析遊戲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

  【關鍵詞】遊戲;幼兒教育;應用

  幼兒教育主要指的是對3~6歲年齡階段的幼兒所實施的教育。幼兒教育會給未來更高階的教育打下基礎,所以良好的幼兒教育對每一個人來說都非常重要。在幼兒教育中說教的方法不適宜培養孩子,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方法是“遊戲”。孩子可以在玩遊戲的過程中學會與人商量。但是很多家長和老師沒有認識到遊戲的重要性,認為遊戲是可有可無的,因此對遊戲在幼兒教育中應用進行有效的分析。

  一、幼兒階段孩子的發展特點

  在幼兒階段孩子性格發展的主要特點就是喜歡吃東西和玩耍,這主要表現在:孩子在日常的活動中行為主要傾向於看書和看電視,聽故事,對新鮮和感興趣的事物模仿能力很強,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對比性強,喜歡小動物和圖畫等各種特點。在他們的眼中生活的一切都是可以進行遊戲的。因此在幼兒園小班的課程設計中就有故事啟發、生活課程、智力玩具遊戲和唱歌跳舞等符合小班年齡階段的課程。在這些課程當中,時間一般把握在十分鐘左右,在課程中往往會穿插一些小遊戲,這樣在課堂當中就會吸引孩子們的更多注意力,他們就會學著配合老師並且喜歡上這樣的課堂。

  二、幼兒階段遊戲的特點

  在幼兒年齡階段開展遊戲活動是最符合其發展特點,因為在遊戲中可以培養兒童自己動手參與意識和學習積極性。遊戲與其它活動相比較起來具有以下特點:

  遊戲最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因為最能發揮幼兒在學習和生活中的主動性、創造性和積極性,提高兒童對參與物件的興趣。興趣在心理學研究領域是屬於動機的一種,有了動機就有了激發人們去進行某種活動的力量。興趣能夠使人對某種活動採取積極而主動的態度,並且在活動中保持愉快的情緒。因此,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兒童正是有了興趣才去積極主動的參加遊戲並且在遊戲中能夠保持積極和主動,興趣是包含在遊戲當中的,不是外界強加的。用通俗的話說孩子參加遊戲是為了玩耍和興趣,並沒有其他的目的。比如說玩“打電話”遊戲,動機就是模範打電話的全過程,並不是學習怎樣打電話,只要加入遊戲就可以達到這個目的。在幼兒階段孩子並不喜歡專門設有目的性的活動,遊戲才能給他們的身心帶來極大的樂趣,孩子們在遊戲中獲得了滿足。一種沒有興趣的遊戲,對幼兒階段的孩子來說就不算是遊戲了。

  三、遊戲對孩子的影響

  在遊戲當中孩子可以學到很多東西,然而運用正確的方法科學的利用遊戲來教育孩子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結合本人多年的教學經驗,從具體的遊戲中進行說明。

  ***1***搭積木遊戲。在搭積木的遊戲中有利於開發孩子的智力,讓孩子的協調能力得到鍛鍊。在遊戲中通過對積木的排列、組合、對接可以讓孩子在活動中進行思考,提升智力。另外在積木遊戲中孩子可能考慮到對稱和比例問題,這些都有利於孩子提高對數字敏感的早期教育。

  ***2***“過家家”遊戲。在遊戲中是孩子們充當某一社會角色來進行的,比如說女孩子喜歡充當媽媽,男孩子喜歡充當爸爸,女孩子在角色中會模擬媽媽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動作,包括做飯、喂孩子等等。在遊戲中孩子們充分利用了自己的模仿和想象能力,對自己大腦中的回憶進行反饋,讓後將這一資訊反應在遊戲中。這樣使他們的觀察力和記憶力獲得了一定的發展。同時也增強了對日常生活用品的瞭解,培養其語言知識。一般來說,在遊戲中接觸的角色越多,孩子的提升範圍也就越大。另外在遊戲中父母可以告訴孩子自己是做什麼的,然後讓孩子進行聯絡,這樣就在遊戲中鍛鍊了孩子的動手能力,也使他們的身體素質得到一定發展。

  ***3***玩泥巴游戲。這種遊戲很多孩子都比較喜歡,在遊戲當中孩子可以利用泥巴捏出各種各樣的東西,接著他們還會對自己捏出的東西進行命名,比如說小汽車、小房子等等。這種遊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培養孩子創造力和動手能力。在遊戲當中孩子首先是回憶自己頭腦中對生活用品的映像,讓後根據自己的記憶,自己動手通過泥巴的方式展現出來。這樣極大的促進了孩子個人思維的發展,並加深了孩子對某一物品的理解。在遊戲中老師可以將孩子游戲之前的工具準備好,並告知孩子在遊戲中不要亂摸亂動,讓他們養成講究衛生的好習慣。針對一些簡單的模型的製作也可以進行講授,這樣讓孩子進一步體會到遊戲的樂趣。

  ***4***玩角色遊戲。目的是模仿社會上的角色,這社會實踐做準備。孩子喜歡在遊戲中重演在社會生活中有印象的事情。例如孩子曾去購物,或常跟隨大人去自由市場,孩子會把玩具擺幾堆嘴裡學著吆喝叫人來買他的貨物。孩子曾去醫院看病,就會學著大夫護士的樣子替娃娃看病。曾乘坐公共汽車就會回來學售票員報站名和讓人出示車月票;也會學習司機的操作模擬開車。角色遊戲是4 歲孩子最擅長的遊戲,常常通過遊戲彼此交換經歷,使未曾去看病的或未曾學會買東西的在遊戲中學到一些經歷。通過模擬每一種角色對每種人的職業有進一步的瞭解,通過玩,豐富了實踐,學到一些經歷。如在遊戲中用分幣算錢,學會湊錢和找錢,以後用紙幣就容易多了。

  從以上的分析當中可以看出,遊戲是幼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遊戲當中孩子們是積極主動的進行參加的,並且在遊戲當中是保持者快樂和微笑。在遊戲當中孩子們的各種動作沒有錯之分,因此老師在遊戲當中應鼓勵孩子積極的進行動手和探索,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思考能力、模仿能力等。在遊戲中老師要積極主動的瞭解孩子的意願和要求讓他們全心投入到遊戲當中,發揮遊戲的最大作用。因此,遊戲對幼兒的健康成長非常重要,作為幼兒教師應該細心觀察,開動腦筋,總結自己工作經驗、深入研究,為幼兒遊戲創造條件,科學地指導幼兒遊戲,巧妙地利用遊戲進行科學教學。

  參考文獻:

  [1] 陳素萍.遊戲沒“角色”——論幼兒角色交往的缺失[J]. 教育導刊.幼兒教育, 2005,***08***

  [2] 樑春燕. 論幼兒教育中的區域活動[J]. 小學教學參考, 2006,***15***

  [3] 吳泳波. 遊戲促進幼兒社會性發展[J]. 教育導刊.幼兒教育, 2002,***01***

  作者簡介:

  周蘭***1983/02***,女,籍貫:江蘇無錫人,職稱:小學一級,學歷:本科,主要研究方向:幼兒教育。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