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計算機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論文

  利用計算機進行多媒體教學,可以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將抽象的教學內容感性化,使靜態思維動態效果化。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試談計算機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摘要:利用計算機進行多媒體教學,可以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將抽象的教學內容感性化,使靜態思維動態效果化,提高了效率,使教學過程及其內涵得到了優化,教學容量也得到加大,在有限的時間內取得最大效益。

  關鍵詞:數學;多媒體;輔助教學

  怎樣利用計算機進行多媒體教學,一直是現代教育技術研究的重點。傳統的觀念認為:《數學》是思想抽象、邏輯嚴密的科學,適合教師講授、學生記憶、課後測驗的方法進行學習。事實上,根據筆者多年的教學經驗,往往是臺上講者津津有味,臺下聽者昏昏欲睡。枯燥的定義、定理講解、繁瑣的例題習題計算,讓學生們失去了學習《數學》的信心和興趣。

  社會在發展,時代在前進,教學的內容、方式也必須跟著改變。計算機輔助數學教學作為一種新型的教育技術已經開始在我國部分學校教學中實施,並在不斷提高,作為現代化教學手段的計算機輔助教學,正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我們利用計算機技術,讓學生在以實驗、探索和發現為特徵的互動環境中學習《數學》的概念和應用。

  一、數學教學中計算機應用的優點

  1、增加了授課容量,提高了教學效率,適應了課改要求

  從數學的現狀來看,一方面教學學時壓縮,另一方面,使用了數學建模、數學實驗,學時少、內容多的新版教材,而教學大綱要求卻沒有降低。多 媒體教學手段,可以節省大量的板書時間。實踐證明,使用多媒體教學可節約大約三分之一的教學時間,從而可能加大教學資訊量,提高教學效率。多媒體又可以通過視聽效果、動手操作,營造立體化的教學環境。實驗心理學家赤瑞特拉做過一個心理實驗,得出這樣的結論:人類獲取的資訊,83%來自視覺,11%來自聽覺,3.5%來自嗅覺;1.5%來自觸覺,1%來自味覺。多媒體的應用在視、聽、觸覺方面得到了全方位的刺激,獲取的資訊量大大增加,適應了高職課改要求。

  2、可以強化概念和實際應用

  教學對概念和實際應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多媒體可以利用動態的方式把死板枯燥的定理、概念等抽象的東西形象化,將空間的難以想象的問題具體化,有利於增強了學生的認識深度。例如微積分章節中,相關定義概念都是學習的重點和難點,但都是以抽象的極限來詮釋和定義的。利用多媒體強大的功能將定義中的“任意分割、任意選取”製成動畫形式,使學生對積分的“大化小,常代變、近似和、取極限”的精髓深入人心,強化了記憶。在空間幾何關係上,多媒體能直觀演示各種空間關係模型,讓學生一目瞭然。在實際應用中,可以把生活例項以動畫或視訊的形式展示給學生,更貼近現實,讓應用融於樂趣中,在輕鬆中達到掌握和應用的目的。

  二、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體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數學內容的抽象性,會使許多學生感到數學內容枯燥乏味。因此有時即便教師講得再投入,也很難長時間吸引住學生,針對這種情況,配置了具有數學功能的教學軟體之後,計算機便可以通過輸出裝置將教學內容按一定的結構,用文字、影象、聲音、動畫等形式呈現出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參與中體會到了學習的樂趣,在不知不覺中學到了知識。

  計算機輔助教學,將學生的眼、耳、手、腦等感學器官調動起來,體現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為學生創造了一個“做”數學學問的環境和氛圍,從而教師可以將更多的探索、分析、思考的任務交給學生去完成。

  三、計算機輔助教學能將抽象的數學內容感性化

  學生的思維能力,正處於一個發展階段,因此抽象性有時也會成為學生學習的一個障礙。某些情況下,僅憑教師的口頭講解,似乎難以徹底解決問題,利用電腦、多媒體的各種功能向學生提供足夠的感性素材,即可大大提高學生感性材料積累的速度,及時實現認識的飛躍。

  例如,幾何法利用單位圓中角的正弦線作正弦函式y=sinx***x∈[0,2π]***的圖象。

  因點的縱座標的確定不是像一般描點法那種,通過計算求得,而是通過做正弦線做出來的,常常使學生感到抽象,難以理解。對於這一部分內容,我們則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其主要步驟是這樣的:

  ***1***首先將單位圓中角的正弦線移到直角座標系中的點M***x1,0******x1是角α的弦度數***處。從而得到直角座標系中的角x1的正弦線,這樣正弦線的終點的座標是***x1,sinx1***,從而在直角座標系中就確定了一個以角為橫座標,以該角的正弦值為縱座標的點。

  ***2***將單位圓12等分,並做各角的正弦線,同時將x軸上從0~2π這一段也12等分,從而得到直角座標系中[0,2π]間的13個角。

  ***3***將單位圓中各角的正弦線平移到直角座標系中的相應點,從而得到直角座標系中[0,2π]間這13個角的正弦線。這些正弦線的終點,就是正弦函式y=sinx***x∈[0,2π]***的圖象。儘管上面有些做法不用電腦也能實現,但電腦處理資訊量大,速度快,質量高,且操作靈活方便,它所產生的效果是其它手段無法比擬的。

  四、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能使靜態思維動態化效果化

  有許多數學結論反映的是動態變化中的某些規律,而常會見教學手段,往往只能處理一些靜止的圖形,給學生的觀察、想象帶來了一定的困難,而藉助計算機,則可取得截然不同的生動現象的效果。

  如函式y=Asin***ωx+ф***的圖象變化的教學,如何在圖象的變化與函式解析式的變化之間建立正確的聯絡,這是教學中的一個難點。教材中是將變化前後的兩個圖象對應的解析式相對照,來解釋一般的變化規律,由於思維中缺乏動態過程,學生往往機械地記住結論,如果記不準,使用中極易出現錯誤。

  如函式y=sin***x+***的圖象是將函式的圖象向左平移個單位,還是向右平移個單位,學生常常記不準確。為此教學中我們藉助計算機輔助教學具體演示了平移過程,學生記憶和理解起來就容易多了。

  當然計算機輔助教學的立足點應是“輔助”,而不是替代。在教學實踐中,我們體會到並非所有的教學環節都能夠用計算機來完成,許多傳統的教學活動仍然必不可少,另外,計算機輔助教學首先接受考驗的是教師本身,教師必須具備計算機方面的有關知識、技能,並能根據教學的需要,製作適合應用的軟體。因此我們應自覺地參加培訓,提高技能,以便更好地、更快地適應教學發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