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的三坊七巷閱讀答案

  三坊七巷是福州的歷史之源、文化之根,三坊七巷自晉、唐形成起,便是貴族和士大夫的聚居地。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福州的三坊七巷》閱讀材料

  ①早就聽說福州“三坊七巷”的歷史文化地位與江蘇周莊、山西平遙、雲南麗江齊名,在建築界被譽為“明清建築博物館”。但省裡每次接待北京和外省的客人時,參觀的目的安排表上卻未出現“三坊七巷”。帶著疑惑,我撥通了福州大學陳曉博士的電話,約他週末與我去“三坊七巷”看個究竟。

  ②我們相約在塔巷的老字號“永和魚丸店”集合,穿過塔巷到了南后街。陳博士邊走邊說,“三坊七巷”由白牆、灰瓦、亭臺、樓閣等組成。具有典型的閩越民居特色,是福州歷史文化名城的標誌性建築,佔地約40多公頃。它始建於西晉末年,到唐代逐漸形成規模。當時在南街建起了“七巷”,後來隔了一條街***南后街***又建起了“三坊”,形成了以南后街為中軸的“非”字形結構的大型建築群。“三坊七巷”是南后街兩側從北到南依次排練的十條坊巷的統稱。

  ③聽了陳博士繪聲繪色地介紹,我建議說,那我們就按古人的建築順序先去“七巷”再走“三坊”吧。陳博士攤開雙手搖了搖頭遺憾地告訴我,楊橋以後改造的楊橋路了,遺址上僅留存黃花崗烈士林覺民的故居,盛下的全是高樓和商業街。

  ④站在南后街與楊橋路的岔路口,面對車水馬龍的楊橋路和衣錦坊的建築工地,我們和“三坊七巷”一道彷彿一同被擠在高樓大廈的夾縫中。“三坊七巷”成了現代建築群中的孤島,現代派家居豪華大廳中的一件小古董。

  ⑤不經意間我們走進了郎官巷.這裡與最繁華的東街口只一步之遙,卻是兩個世界,一邊是燈紅酒綠的花花世界,一邊是幽深古老的庭院,它靜謐地躺在高樓大廈之中,散發出古老的芬芳。郎官巷20號是嚴復的故居,那是一幢三進三開式的古建築群,白牆灰瓦,精緻的木雕,土築的馬鞍形風火牆。這裡的每塊磚瓦彷彿都透露出濃濃的書卷味,讓人釋懷。參觀結束時,為了紀念這位近代史上的啟蒙思想家,我還專門買了一本《天演論》。

  ⑥現在的南后街成了一條時裝街。據說,每一種時裝新款剛上市,在南后街就能買到它的仿製品,而且價格十分便宜,每到節假日,滿街都是購物者。在福州這片最古老的坊巷裡,我們僅看到一家字畫裝裱店。這是南后街唯一的文化視窗。店內正中掛著一副精緻的匾額,上寫“米家船”三個字,我走進店內向林師傅請教,他遞給我一張名片後解釋說,該店建於1865年,由清代著名學者何振岱題匾。取意北宋書畫家米芾攜帶書畫作品遊覽山水,以船為家。

  ⑦漫步在“三坊七巷”中,彷彿置身於明清時期,浮躁的心境也會隨著掛鐘不慌不忙的擺動而平和下來。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楊橋巷和吉庇巷已分別擴建為楊橋路和吉庇路,衣錦坊的一大半已被推倒拆建為現代化住宅小區。“三坊七巷”成了“二坊半五巷”。但儘管如此,“三坊七巷”巨集大的規模和別具一格的建築群,仍然掩不住昔日曾有的氣派和輝煌。

  ⑧在宮巷我們慕名來到林聰彝的故居。據說它是明清以來福州最大的私宅,佔地面積約3000多平方米。現今裡面住了二三十戶人家,內有十多個小天井,天井裡栽培著各種各樣的花草,把整個庭院襯托得更加妖嬈。

  ⑨院外卻是另一番景象。那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建築風格的坊巷,兩邊的高牆有已傾斜的、白粉牆有的已脫落,坊巷裡的名牌有的已殘缺,藍天被凌亂的電線分割得支離破碎。經過歷史滄桑,昔日輝煌的歷史文化景象如今已黯然失色,再也很難尋找到往日的風采。“三坊七巷”不知不覺地變得浮躁起來,那濃重的商業味,把整個坊巷壓得透不過去來,承載著福州久遠的歷史文化的“三坊七巷”漸漸被現代文明吞沒。福州是否在遠離多樣性、差異性和歷史性文化特色中逐漸失去了記憶。

  ⑩建築學家黑川紀章說:“建築是一本歷史書,我們在城市中漫步,閱讀它的歷史。把古代建築遺址留下來,才便於閱讀這個城市,如果舊建築都拆光了,那我們就讀不懂了,就覺得沒有讀頭,這座城市就索然無味了。”城市現代化不僅僅意味著高樓大廈,更重要的是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

  當人類砍倒第一棵樹的時,文明就誕生了;而當人類砍倒最後一棵樹的時,文明結束了。難道城市不也是如此? ***選自《美文》2005年第11期,有刪改。***

  《福州的三坊七巷》閱讀題目

  小題1:在作者看來,福州的“三坊七巷”具有怎樣的特點?請整合文意作答。

  小題2:三坊七巷”成了現代建築群中的孤島,現代家居豪華大廳中的一件小古董。”結合上下文,說說這句話在文中的含義。

  小題3:本文的標題是“福州的三坊七巷”,文中又多出將“三坊七巷”與“高樓”,“商業街”,“現代化小區”聯絡在一起,請說說作者為什麼要這樣寫。

  小題4:作者引用了黑川紀章的話的目的是什麼?

  小題5:能否將文章的最後一自然段刪去?為什麼?

  《福州的三坊七巷》閱讀答案

  小題: ①歷史文化地位高 ②文化底蘊深厚 ③規模大 ④建築風格獨特

  小題: 形象地說明了“三坊七巷”已被都市的現代建築群包圍,古代建築漸漸地被現代文明吞沒。

  小題: 運用了對比的手法,突出了現代人重視城市建設和發展經濟,而忽視了保護歷史文化遺產,表達了作者的遺憾和憂慮,企盼保護具有歷史文化內涵的古代建築,從而豐富了文章的內涵。

  小題: 是為了說明作為一種歷史文化現象的城市,在其建設和發展的過程中,應該保留歷史文化內涵豐富的古代建築,儲存城市的記憶,保留人類文明發展的脈絡。

  小題: ⑴可以刪。這樣可以避免將作者思想感情直接呈現出來,使文意含蓄,言有盡而意無窮,引人深思,給讀者留下較大的想象空間。上一段最後兩句已經表達了作者的憂慮和企盼。文章至此結構完整,表意清楚。

  ⑵不能刪。最後一段進一步深化了文章的主題,作者以反問的語氣,更充分、更直接、更強烈地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文明誕生”和“文明結束”相對比,突出了保護歷史文化建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文章的立意更顯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