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語文課外散文閱讀題

  做好語文的閱讀題,會讓你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下面是小編網路整理的以供大家學習。

  ***一***

  ①從上學開始,老師就不止一次地在黑板上寫下“最有意義的事”這樣的作文題目。什麼是最有意義的事呢?現在想來,那時寫的幾乎都是一些好人好事,什麼撿錢包、讓座位、扶老人過馬路……這當然是有意義的。然而,如果要把它們說成是我們生命中最有意義的事,似乎也並不準確。因為人生最有意義的事將會對我們產生恆久的影響,會成為我們一生中一直閃亮的燈塔,會影響到我們人生的航線和生命的質量。

  ②我常常在想,生命裡最有意義的事,往往就靜默於你的生命之中,然而卻會在你生命的某一時刻,呈現出強烈的意義來。

  ③那是一年夏天的事。我在山裡放羊。山坡下有一塊瓜地。酷烈的陽光將西瓜熟透的氣息一絲一絲地逼入我的體內。看瓜的是一個老人,他一直閉著眼睛躺在一個草棚子下面。我想他一定是睡著了。這大夏天的正午,太陽把人身體裡的力氣一點點都蒸發了,連那把根紮了不知有多深的老樹,都像在開水鍋裡煮過一般,葉子卷得扯都扯不開,他不睡著才怪呢!瓜地裡的西瓜像一個個孩子一樣頑皮地瞪著我,如果能抱著一個大西瓜狼吞虎嚥一氣,那該有多爽啊!

  ④我終於鼓足了勇氣,一個猛子扎進瓜地摘下一個大西瓜,但就在這時,我的背後傳來一聲大喝,我抱上瓜就跑。雖然他的大喝帶給我極大的恐懼,但當我抱著瓜開始跑的時候,我充滿了自信。想想吧,一個六七十歲的老人要追上一個十二歲的孩子,那簡直就是龜兔賽跑!我抱著瓜回頭看看那個追過來的老人,他腿腳不太利索,跑起來的樣子很好笑。我心裡在笑他,他怎麼就不想一想,他怎麼可能追上我呢?

  ⑤夏日的田野是富有的,到處是綠色。我就在這樣的田野裡像一隻被追趕的兔子一樣奔跑著,並不時回過頭去看看那追趕我的老人。他一瘸一拐地追著。我跑一段,就停下來向他舉舉手中的西瓜,然後繼續往前跑。耳邊的風掠過我的頭髮,像母親手中的梳子梳過一樣輕柔而舒適。我的奔跑將深藏於綠色之中的兔子、狐狸、山貓驚動起來了,野雞、麻雀、鴿子也從草地上翔起。整個田野更顯得繁華而富有,我甚至有些喜歡這種被追趕下的奔跑了。

  ⑥我跑出老遠,心想他一定停下來了吧。可回頭一看,他依然一瘸一拐地追著。我只得又將西瓜向他舉了舉,繼續往前跑。

  ⑦在夏日的炎陽下長時間奔跑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已經氣喘吁吁,嗓子像吃過辣子一樣乾澀燥熱,衣褲像水洗過一樣貼在了身上。我有些支援不住了,但老人依然在一瘸一拐地追趕。看得出來,他沒有放棄的意思,彷彿他丟失的不是一個瓜,而是別的什麼東西;而且似乎他也樂意在這夏日裡無遮無攔的田野上做一個追趕者。

  ⑧我開始困惑了,他要追到什麼時候才算個盡頭呢?但有一點我很明白,只要他不放棄,就會追上我的,一定會追上我的!

  ⑨西瓜地離我們已經很遠了,但他的追趕像一片巨大的雲彩投下的陰影籠罩著我,我跑不出去。這就像馬在風中跑,***風的速度快,但馬永遠跑不出風的世界。我害怕起來了,人一害怕骨頭就酥了。我不得不放棄。我將瓜放在了路上,跑到遠處大口大口喘著粗氣,看著他一步一步逼近,最終到達西瓜跟前。他抬起頭看看我,然後像一個將軍拎起敵人的首級一樣將西瓜拎起來看看,又將西瓜放回原地,轉過身一瘸一拐地歸去了。他歸去的樣子頗有些凱旋的意味。

  ⑩這件事已經很遙遠了。這些年來在社會上東奔西忙,我會時不時想起那場夏日原野上的追趕,想起看瓜老人那永不放棄的一瘸一拐的身影。

  1.閱讀全文,可以理出“我”在被追趕中心理、行為的主要變化過程。***每個橫線限填四個字***

  _________ →輕鬆快樂→支援不住→_________→害怕起來→________

  2.什麼是“我們生命中最有意義的事”?請用原文中的語句概括作答。***限30字以內***

  3.品味第⑨段中畫橫線的句子,結合語境說說它的表達作用。

  4.你認為老人為什麼執意追趕“我”?從夏日原野上的這場追趕中,你獲得了怎樣的感悟?

  ***二***

  20年前的雨聽起來與現在有所不同,雨點落在更早以前出產的青瓦上,室內的人便聽見一種清脆的鈴鐺般的敲擊聲。毫不矯飾的說,青瓦上的雨聲確實像音樂,只是隱身的樂手天生性情乖張喜怒無常,突然地它失去了耐心,雨聲像鞭炮一樣當空炸響,你懷疑如此狂暴的雨是否懷著滿腔惡意,然後忽然地它又倦怠了,撒手不幹了,於是我們只能聽見鬱積在屋簷上的雨水聽憑慣性滴落在窗前門外,小心翼翼的,懷著一種負疚的感覺。這時候,沉寂的街道開始甦醒,穿雨衣或打著雨傘的人踩著雨的尾巴,走在回家的路上。有個什麼聲音在那裡歡呼起來:雨停啦!回家啦!

  智利詩人聶魯達是個愛雨的人,他說,雨是一種敏感、恐怖的力量。他對雨的觀察和總結讓我感到惘然。是什麼東西使雨敏感?又是什麼東西使雨變得恐怖?我對這個無意義的問題充滿了興趣。請想象一場大雨將所有行人趕到了屋簷下,請想象人們來到室內,再大的雨點也不能淋溼你的衣服和檔案,那麼是什麼替代我們體會雨的敏感和恐怖呢?

  有一年夏天我爬上河對面水泥廠的倉庫屋頂,準備練習跳水的時候,我頭一次注意到我家屋頂上的那一片藍黑色的小瓦,它們像魚鱗那樣整齊地排列著,顯出一種出人意料的壯美。對我來說那是一次奇特的記憶,奇特的還有那天的天氣,一場暴雨突然來臨,幾個練習跳水的男孩索性冒雨留在高高的倉庫頂上,看著雨點急促地從天空中瀉落,沖刷著對岸熱騰騰的街道和房屋,沖刷著我們自己的身體。

  那是我惟一一次在雨中看見我家的屋頂,暴雨落在青瓦上,濺出的不是水花,而是一種灰白色的霧氣,然後雨勢變得小一些了,霧氣就散了,那些瓦片露出了它簡潔而流暢的線條。我注意到雨水與瓦較量在一種高亢的節奏中進行,無法分辨誰是受害的一方。肉眼看見的現實是雨洗滌了瓦上的灰土,因為那些陳年的舊瓦突然煥發出嶄新的神采,在接受這場突如其來的雨水沖洗後,它們開始閃閃發亮,而屋簷上的瓦稜草也重新恢復了植物應有的綠色。我第一次仔細觀察雨水在屋頂上製作音樂的過程,並且有了新的發現:不是雨製造了音樂,而是那些瓦對雨水的反彈創造了音樂。

  說起來多麼奇怪,我從此認為雨的聲音就是瓦的聲音,這無疑是一種非常唯心的認識,這種認識與自然知識已經失去了關聯,只是與某個記憶有關。記憶賦予人的只是記憶,我記得我二十年前的家.除了上面說到的雨中的屋頂,還有我們家洞開的窗戶,遠遠地,隔著茫茫的雨簾,我看見了母親,她在家裡,正伏在縫紉機上,趕製我和哥哥的襯衣。

  現在我已不記得那件襯衣的去向了,我母親也早已去世多年。但是20年前的一場暴雨使我對雨水情有獨鍾,假如有鋪滿青瓦的屋頂,我不認為雨是恐怖的事物;假如你母親曾經在雨聲中為你縫製新襯衣,我不認為你會有一顆孤獨的心。

  這就是我對於雨的認識。

  1.結合語境,說說畫線句的妙處。

  2.作者記憶中的雨聲具體是怎樣的?作者為什麼會對這個記憶如此印象深刻?

  3.作者寫智利詩人聶魯達對雨的看法,有何作用?

  4.作者在雨中屋頂上的觀察體驗後有了怎樣的新發現?

  5.你覺得這篇文章僅僅在寫雨嗎?作者透過文字還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6.作者記憶中的雨聲獨特別緻,你記憶中的雨聲是怎樣的呢?請用一段優美的文字描述一下你記憶中的雨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