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怎樣有效溝通在團隊中的重要性

  摘要:協調機制的重點是溝通。在團隊協作上,溝通主要體現在縱向的上下級及橫向同級成員間的相互交流上。良性的溝通事實上往往建立在專案組內部良好融洽的人際關係上。上下級互相尊重,而同級人員則相互信任,而不是勾心鬥角。同時在加強溝通時,要避免溝通過度,即過於頻繁的團隊會議會導致溝通效率的低下以及時間的浪費。

  學習怎樣有效溝通在團隊中的重要性

  所謂團隊機制,簡單的說,即是對團隊內各成員的分工、合作以及監督等職責的規定。在具體反映在建立一系列規章制度的同時,它著重落實到給團隊各成員建立起其在團隊內的“身份”。而這種身份事實上即是對其團隊職責的反映。所以說,一個完善合理的團隊機制,其重點即是對團隊各成員職責的合理劃分和規定,即是給團隊內各成員都確定一個合理的“團隊身份”。使得無論是專案經理還是組員,都可以找到自己在整個專案中的座標。

  那麼,在團隊機制已經建立的前提下,如何在專案管理過程中建立起良好的團隊協作關係呢?

  根據團隊協作的三要素,顯然也必須從分工、合作以及監督三方面入手。

  如何分工:

  專案經理進行分工的原則應該是:團隊每個成員的具體工作及相應職責都必須被合理並明確的劃分。

  所謂合理的劃分,即每個團隊內成員的能力必須與其從事的具體工作相匹配。從前在美國有一種流行的觀點,即如果你擅長做什麼事,那麼你就可以管理其他人做同樣的事。這在今天看來,顯然是荒謬的,因為一個人的業務能力和其管理能力不存在正比關係。但是直到今天,在許多專案組這種情況仍然很普遍,即一個專案經理通常由一個成功的業務員擔任。雖然他在業務上具有出眾的能力,但是一個專案經理的職責顯然更偏重於管理好整個團隊,在專案組中維持良好的團隊協作。這需要優秀的管理才能,顯然,這一情況往往被忽視了。

  而所謂明確的劃分,即是使每個團隊成員的具體工作和職責都得到的無法模糊的確認,使得團隊內各成員都必須對其本職工作負全責。

  合理的分工使得團隊內的各成員得到真正的“物盡其用”,每一個成員都可以在合適的崗位上發揮其最大的價值。而明確的分工使得團隊內各成員擁有明確的責任意識,他們無法逃避自己所犯的過錯,因此,他們必須做好自己的工作。同時這種在具體工作上的細緻分工也可以有效避免重複勞動,由於各成員具體工作的明確,也可以大幅提高相互協調合作的效率。

  對成員進行分工的工作一般是由專案經理負責的,因此,一個合格的專案經理至少必須具備準確考量人才的判斷力。當一個專案組成員無法適應其工作時,就必須考慮調動其到合適的位置,如果他無法適應所有的工作,則他必須離開這個專案組。

  怎樣合作:

  分工是第一步,緊接著就是專案過程中具體的合作了。而合作的關鍵在於:對團隊內各成員具體負責的工作進行有機整合,以實現專案目標。

  由於團隊內各成員背景、學識、性格、以及彼此人際關係與具體工作的差異,如果缺乏一個良好的協調機制的話,他們彼此之間是很難自發完成良好的合作的。

  那麼如何解決呢?事實證明:協調機制的重點是溝通。在團隊協作上,溝通主要體現在縱向的上下級及橫向同級成員間的相互交流上。良性的溝通事實上往往建立在專案組內部良好融洽的人際關係上。上下級互相尊重,而同級人員則相互信任,而不是勾心鬥角。同時在加強溝通時,要避免溝通過度,即過於頻繁的團隊會議會導致溝通效率的低下以及時間的浪費。

  團隊內部自發的相互的溝通往往會遇到很多障礙:等級、利益衝突、個人矛盾等等都會影響到溝通的順利進行,團隊內個人的工作也就無法整合成有機的整體。此時就需要專案經理出面協調,協調的作用首先是協調各成員所負責的具體工作,使之可以得到順利的銜接,得到有機整合;其次是協調各成員彼此間的人際關係,從而促進合作的積極性,使得整個團隊可以更緊密協作。因此,一個合格的專案經理必須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