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典故合集

  空桑出,空桑成川

  【空桑出***空桑成川***】

  《呂氏春秋·孝行覽·本味》:“有侁氏女子,採桑得嬰兒於空桑之中。獻之其君,其君令烰人養之,察其所以然,日:‘其毋居 伊水之上,孕,夢有神告之曰:‘臼出水而東走。毋顧。”明日,視臼出水,告其鄰,東走十里而顧其邑,盡為水。身因化為空桑,故命之曰伊尹。此伊尹生空桑之故也。長而賢、湯聞伊尹,使人請之有侁氏。有侁氏不可,伊尹亦欲歸湯,湯於是請取婦為婚,有侁氏喜以伊尹媵女。”

  空中樓閣

  【空中樓閣】

  唐·釋道世《法苑珠林》卷六六“造樓”引《百喻經·三重樓喻》:“往昔愚人痴無所知,到餘富家見三重樓。高廣嚴麗。即作是念:我有財,錢不減於彼,云何不造!即喚木匠而問,言曰:‘解作彼舍不?’木匠答言:‘是我所作。’即便語言:‘今為我造。’

  客星犯御座,足加帝腹

  【客星犯御座***足加帝腹***】

  《北堂書鈔》引《會稽典錄》雲:“嚴遵,字子陵,與世祖俱受業長安,詔徵遵,夜留宿,其夜客星犯天子宿。”

  《後漢書·嚴光傳》:“***光武帝***引光入論道舊故…….因共偃臥,光以足加帝腹上。明日,太史奏客星犯御座甚急。帝笑曰:‘朕故人嚴子陵共臥耳。’”

  古代星相家認為天子星宿不可侵犯,嚴遵與光武帝劉秀共宿,在天上即出現客星侵犯天子宿之兆,後以客星犯御座比喻天子遭受困厄之典。

  刻像求賢

  【刻像求賢】

  晉·皇甫謐《帝王世紀》:“武丁即位……夢天賜賢人,胥靡之衣,蒙之而來。且雲:‘我,徒也。姓傅名說。天下得我者,豈徒也哉。’武丁寤而推之,曰:‘傅者,相也;說者,歡悅也。天下當有傅我而說民者哉?’明以夢視百官。百官皆非也。乃使百工寫其形像,求諸天下。”

  刻牛伐蜀,石牛道

  【刻牛伐蜀〔石牛道***】

  《藝文類聚》卷九十四引《蜀王本記》***漢揚雄撰***:“秦惠王欲伐蜀,乃刻五石牛,置金其後。蜀人見之,以為牛能大便金,牛下有養卒,以為此天牛也,能便金。蜀王以為然,即發卒千人,使五丁力士,拖牛成道,致三枚於成都。秦得道通,石牛力也。後遣丞相張儀等,隨石牛道伐蜀。”

  克己復禮

  【克己復禮】

  《論語·顏淵》:“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札,天下歸仁焉。”克己:剋制和約束自己的言行和私慾.復禮:恢復古代的禮法。因以“克己復禮“用為抑制自己的私敵,使言行都合於禮。漢·班固《東都賦》:“克己復禮,以奉終始。”

  《晉書·李重傳》:“然古之厲行高尚之士,或棲身巖穴,或隱跡丘園,或克己復禮。或耄 期稱道,出處默語,唯義所在。”

  刻畫無鹽

  【刻畫無鹽】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輕詆》:“庾元規語周伯仁:‘諸人皆以君方樂。’周曰:‘何樂,謂樂毅邪?’庾曰:‘不爾,樂令耳。’周曰:‘何乃刻畫無鹽,以唐突西子也。’”

  渴驥奔泉

  【渴驥奔泉】

  《新唐書·徐浩傳》:“嘗書四十二幅屏,八體皆備,草隸尤工,世狀其法曰:“怒猊抉石,渴驥奔泉 ’雲。”

  “渴驥奔泉”原是唐人形容徐浩書法體勢,後用以形容書法筆勢矯健。

  元·袁桷《清容居士集》九《次韻張希孟凝雲石十詠》詩:“我愛凝雲好,模糊老墨仙。痴蛤端食月,渴驥欲奔泉。”

  渴不飲盜泉水,熱不蔭惡木枝

  【渴不飲盜泉水,熱不蔭惡木枝】

  《文選》卷二八晉陸機《猛虎行》唐·李善注引《屍子》:“孔子至於勝母。暮矣而不宿;過於盜泉,渴矣而不飲,惡其名也。”

  又注引江邃《文釋》轉引《管子》曰:“夫士懷耿介之心,不蔭惡木之枝。惡木尚能恥之,況與惡人同處。”

  康王晏起

  【康王晏起】

  漢·劉向《列女傳·仁智·魏曲活負傳》:“周之康王,***以***夫人晚出朝,《關雎》起興,思得淑女,以配君子。”

  《文選》卷六O南朝·樑.任防《齊竟陵文宣王行狀***唐·李善注引漢·應劭《風俗通》曰;“昔周康王一且旦晏起,侍人以為深刺***按:侍,應作詩***。”

  糠秕在前

  【糠秕在前】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記載:東晉的王文度和範榮期是同僚。王年少而位高,範年老而位低。走路時相互謙讓。久之,“王遂在範後。王因謂曰:‘簸之揚之,糠秕在前。’範曰:‘洮之汰之,沙礫在後,’”

  糠,穀皮。秕,癟的穀粒。後以“糠秕在前”戲稱前行者為無用之物。

  《晉書·孫綽傳》:“嘗與習鑿齒共行,綽在前,顧謂鑿齒曰:‘沙之汰之,瓦石在後。’鑿齒日:‘簸之揚之,糠秕在前。’”

  康猧亂局

  【康猧亂局】

  唐·段成式《酉陽雜姐·忠志》:“上***唐玄宗李隆基***夏日嘗與親王棋,……貴妃立於局前觀之,上數枰子將輸,貴妃放康國***唐時西域城國名***猧子***猧,音wo小狗叫猧***於坐側,猧子乃上局,局子亂,上大悅。”

  看太白

  【看太白***太白食月***】

  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前集卷十二“語資”:“白前後三擬詞選,不如意,悉焚之。唯留《恨、別賦》。及祿山反,制《胡無人》,言‘太白入月敵可摧’,及祿山死,大白蝕月。”

  看人眉睫

  【看人眉睫】

  唐·李延壽《北史·崔亮傳》:“崔亮居貧,傭書自業。時隴西李衝當朝任事。亮族兄光往依之,謂亮曰:‘安能久事筆硯而不往託李氏也?彼家饒書,因可得學。’亮曰:‘弟妹飢寒,豈容獨飽?自可觀書於市,安能看人眉睫乎?”,

  北魏時崔亮家貧好學,卻不願依附權貴以求得溫飽和好的學習條件.後以“看人眉睫”泛指做事不敢自主,看人眼色行事。

  元·脫脫等撰《宋史·李垂傳》:“今已老大,見大臣不公,常欲面折之。焉能趨炎附熱,看人眉睫。以翼推輓乎?”

  坎井之蛙,井底蛙,井底之蛙

  【坎井之蛙***井底蛙***】

  《莊子·秋水》:“公孫龍問於魏牟曰:“……吾自以為至達已。今吾聞莊子之言,汒焉異之。不知論之不及與,知之弗若與?今吾無所開吾喙,敢間其方。”公子牟隱機大息,仰天而笑曰:‘子獨不聞夫坎井之蛙乎?……”

  坎井,即淺井或廢井。淺井裡的青蛙,不知東海之大,後因以“坎井之蛙”或“井底蛙”比喻見識狹隘,沒有見過大世面的人。

  《後漢書·馬援傳》:“子陽,井底蛙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