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西樵山的歷史傳說

  西樵山是廣東的四大名山之一,又是著名的風景遊覽勝地。那你知道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閱讀。

  :“蟹鯉戲月”的傳說

  畫家李子長的女兒山鳳拿了父親繪的一幅畫,到山下當鋪裡去當。掌櫃知道是李子長畫的畫,急忙拿到老闆跟前說:“老爺,你早晚盼的畫,窮鬼今天送上門來了。”老闆把畫開啟一看,高興極了,只見畫上一輪明月,月色灑在一角池塘中,池上有蓮,花色迎人,花下參差荇菜,蟹鯉戲逐。急問山鳳要當多少錢?山鳳說:“當20兩,有急用。”老闆心想:當價未免太高了。但又想:錢少了,這窮鬼容易湊錢贖回,畫就拿不手;好,不如順水推舟,高價當入,將來利上滾利,看這窮鬼如何贖得?便答允了。

  山鳳接過錢,說:“畫是爸爸的心頭肉。畫進了你們當鋪之後,如有蟲蝕黴損,該怎樣賠償?”

  老闆說:“店有定例:如有缺損,除將原物奉還當主外,另照當價5倍賠償。”

  山鳳說:“口講無憑,要在票面寫清楚。”

  半月過後,李子長來贖畫了。老闆一見,先是一徵,隨後裝出笑臉說:“李老先生,請稍候,我叫掌櫃拿畫來。”

  掌櫃把畫拿到櫃檯上,對李子長說:“先交錢,後才還畫。”

  李子長說:“不用忙,先看畫,再贖不遲。”他叫掌櫃把畫卷舒開,不禁“呀”的失聲說:“糟了,你店一定被盜了。看,畫裡的月亮被偷走,鯉魚和蟹被偷吃,連蓮花也被偷摘啦!”

  老闆連忙架起老花眼鏡一看,果然畫裡不見了月亮,蟹、鯉和蓮花也無蹤無跡,登時啞口無言。

  李子長接著說:“貴店關管不嚴,盜入竊物,當物無保,傳開去,以後有誰還拿東西來典當呢?”

  在旁的掌櫃忙著賠禮,說:“老先生,請莫聲張,失竊事小,信譽事大,你的畫缺了什麼,敝店照例退賠就是了。”

  李子長取回畫幅,回到山上來,把賠得的100兩銀子分給山上貧民。山民們謝過李子長後,大家都說:“這當鋪老闆平日吃人不吐骨,理該折財。”

  為什麼畫裡的東西忽然不見了呢?原來,李子長作的畫是活的:畫月能盈能虧,畫水有漲有退,畫花有榮有謝。當山鳳拿畫到當鋪裡求當的時候,畫上恰巧是月掛中 天,又逢潮漲,因而鯉蟹浮在水上,對著盛開的蓮花嬉戲追逐。贖畫的時候,已過半個月了,按季節,畫上自然是月晦潮退,花期已過,蟹、鯉下潛,畫畫只剩荇荷幾株,別的就看不見了。

  :呂仙西樵留聖蹟

  傳說中呂洞賓仙師留在西樵山的勝蹟很多,有仙足,試劍石和仙床石。

  先講關於“仙足”的傳說。

  在蘢從閣轉右,石坡上有一個右足印,約深17釐米長一尺多,趾痕明晰,傳說是呂祖採芝草留下的腳印。奇怪的是,另一隻左足印卻不見。真是無獨有偶了,有人在東樵羅浮山又發現了同樣大小、深淺也差不多的一隻左足印,傳說也是呂仙留下的。

  在西樵山的馬鞍崗南麓,有巨石從坡面伸出,平躺如床,床上有脊印,傳說是呂仙在山上採靈芝休息時躺壓而成。

  呂仙在西樵另一個勝蹟是“試劍石”。

  在小云亭旁邊,有巨石斷作上下兩截,躺在林蔭覆蓋的斜坡上。山本多石,但是這巨石又實在與眾不同。它的斷面平滑,如利刃所劈, 傳說是呂洞賓試劍斬成這樣子的。後人將“試劍”二字刻在石旁。 但是相信這個傳說的人並不多。有人在試劍石旁邊題詩道“雖名試劍相傳久,疑是媧皇煉過來”,也有人兩者都不信,說“奇崖誰試劍?崩墜出天然,女媧亦附會,神話徒空傳”。

  :韓公祠的來歷

  明朝時,茶稅很重,西樵山上茶農無力完稅,紛紛四散外逃,茶田丟荒,山中不再聽見採茶歌聲了。有一日,兩廣右都御史韓雍上西樵山遊覽,時值暑天,山行甚渴, 韓雍和他的隨行人員進入山村一間民房裡討茶水。主人是個老婆婆,看見來人服飾華麗,前呼後擁,知道是當官的人,於是捧出清泉一壺獻上。韓雍問:“西樵山多茶,能泡一壺好茶來嗎?”老婆婆說:“山上不栽茶多年了,茶稅這樣重,茶農交了稅所餘不多,誰還去種茶呢?”韓雍向老婆婆詳細問了山上種茶的情況,老婆婆說:“往日山上種茶有萬家,開春開茶壠,三月剝茶芽,嫩茶山下賣,老茶留在家,茶仙廟裡香火盛,茶姑穿綢頭插花;現在呢,茶農喝白水,茶姑嫁到山下種桑麻。”韓雍聽後,謝過老婆婆,便領著眾人進入茶仙廟裡去。

  那茶仙廟,堂宇雖高,祭器雖全,但塵鋪四面,人跡少到了。韓雍在茶仙象前許下了心願:表示一定要奏請免除西樵山上的茶稅,恢復山上的植茶業。

  韓雍回到御史衙門後,星夜揮筆作書,上疏請求免稅,文辭懇切,得獲批准。西樵山茶農於是喜慶新生,外逃的紛紛回山復業,採茶歌聲又響遍巖谷了。

  韓雍死後,山中的父老懷念他護茶有功,於是召集兒孫商討。老人問:“建祠堂紀念的是什麼了?”兒孫答:“是生我育我的宗親。”老人說:“祖宗固然要立祠紀念,但韓雍革免了山中的茶稅,使山民能夠安居樂業,同樣值得建祠堂紀念。”於是,把山民發動起來,伐木抬石,在雲路村建了一間韓都憲祠,成為山上第一間建起來的祠堂。

  後人作了歌一首,稱頌韓雍雲:

  樵茶之根,入於九原。

  韓公植之,澤我樵民。

  樵茶之標,入於九霄。

  韓公灌之,雨露以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