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樹如何種植

  柞樹在北方廣泛種植,那麼柞樹的種植方法和技巧是什麼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柞樹的種植技術,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柞樹的種植技術

  整地及選擇

  1、整地作床整地作床從9月中旬開始,整地深翻30cm,揀出草根、石塊,春播在秋翻蒙古櫟後於翌年春耙地,每667m2施有機肥1.5t。翻地時進行土壤消毒每667m2施4kg硫酸亞鐵,防治地下害蟲,每667m2可施2.5kg辛硫磷。然後每平方米施入熟好的農家肥5kg,作床高20cm,床面寬1.1m,步道40cm。為防治苗木病害,每平方米用5g溶液噴灑床面,用藥5d後播種。

  2、育苗地要選擇在地勢平坦、排水良好、土質肥沃、pH值5.5~7.0,土層厚度50cm以上的沙壤土和壤土。

  選種及處理

  1、採種母樹,選擇結種盛期、密度大、樹幹通直、林齡一致、無病蟲害林分作為採種的

  優良林分。

  2、九月中旬待種子完全成熟時進行採種,在已經定為優良的母樹 採種,蒙古櫟種子成熟一般自然脫落到地面,對未脫落的種子採取震擊樹幹,讓其脫落,然後地面收集,收集的同時去發育不飽滿、有蟲眼的種子。種子收集後立即用50~55℃溫水浸泡種子半小時,一是殺死橡實中的橡鼻蟲,二是精選種子,提高種子純度,三是用溫水浸泡進行催芽處理。

  3、種子採收後用50℃~55℃溫水浸種15min或用冷水浸種24h,同時將漂浮的不成熟、蟲蛀種子撈出,也可以用敵敵畏燻蒸一晝夜進行殺蟲處理。秋播種子消毒處理後即可直接播種,效果良好;春播種子在冷室內混沙***種沙比為1∶3***催芽,每週翻動一次,隨時檢出感病種子並燒掉,翌年春播種前一週將種子篩出,在陽光下翻晒,種子裂嘴達30%以上可播種。

  4、種子調製及播種種子精選後,放到涼爽溼潤的庫裡貯藏。種子貯藏要因地制宜,通常有下列三種貯藏方法。

  室內沙藏選通風乾燥的室內或棚內,先鋪一層沙,接著鋪一層種子,厚度8-10釐米,如此一層沙,一層種子堆上去,堆的高度不超過0.7米。也可將沙和種子拌在一塊堆 藏。但無論那種,堆中間都必須間隔豎立草把,以利通氣,防止種子發熱黴爛。

  室內窖藏此法使用於冬季少雨,氣候寒冷的北方即在露天選乾燥的地方挖地窖,寬與深各1米,長短根據種子多少確定,同上法一樣一層沙一層種子,堆至距窖口20-30釐米的地方為止,上面再用幹沙蓋滿。堆的同時,在窖中間同樣並列豎立許多草吧,然後用土堆在上面,成饅頭形的土丘,丘上再蓋草或席子等,四周挖溝排水。

  流水貯藏法用竹簍,柳筐盛種子,放在流速不大的河邊,溪流中,用木樁固定簍,筐,防止被流水沖走。

  催芽後,將催芽的種子用0.5%的高錳酸鉀溶液進行種子消毒,然後於9月中下旬進行播種。播種量在0.7kg/m2,地徑、苗高和出苗量最為適宜。播種床面幅為1m,播種後覆土4cm,進行輕度鎮壓。進入10月下旬,採用樹葉和草覆蓋床面,厚度為5cm,然後在樹葉上覆蓋1cm—2cm厚的土作為冬季防寒處理,翌年4月中旬將床面的覆蓋物去掉,以使苗木正常生長。

  播種

  1、播種時間秋播10月上旬~11月上旬;春播4月中旬~5月上旬。

  2、播種方法有撒播、條播、點播三種。撒播將種子均勻撒在床面上覆土4~5cm鎮壓;條播幅距10cm,開溝深5~6cm,將種子均勻撒在溝內覆土4~5cm鎮壓;點播株行距8cm×10cm,深度5~6cm,每穴放一粒種子,種臍向下,覆土4~5cm鎮壓。播種前澆足底水。

  3、播種量撒播、條播的播種量為130~200kg/667m2,點播為100~130kg/667m2。

  栽植

  1、土球栽植:栽植坑的大小和深度根據移植的樹高和土坨的大小而定,關鍵是要保證土坨底部落入坑底,土坨土面略低於地面。把樹立於坑內,樹身支穩後,剪斷土球外部的草繩包裝,並向坑內回土一部分,每回填20-30CM厚的土,應夯實一下,直至填滿為止。

  2、裸根栽植:根據裸根根部的直徑及高度確定坑的大小,向坑裡放裸根苗時,要注意不能損傷根部,慢慢向裡回土,需要有人扶樹。

  3、移植季節:蒙古櫟的最佳栽植時間為春季4月末~5月份、秋季10~11月份為宜。在新梢旺長期不宜移植,主要是此時樹體需要大量的養分水分供應,根系受損傷會導致樹體失水、新梢灼傷,降低成活率。

  養護管理

  1、立支柱:***高大的樹木應當立支柱,尤其是風多的地區,保證不被大風吹斜或者人流活動損壞。樹高超過2m的,栽後,要用3根4~5cm粗的叉杆支住樹幹,防止風搖擺動,影響成活。大苗栽植要

  設定三角支架固定主幹,以防大風和人為晃動,降低成活率。支架的高度、材料、形式要一致,保證整體佈局美觀。

  2、澆水:栽後要立即澆水。栽植時根據天氣給水,新栽植的苗木一週內必須3次澆透水,連續兩週,後期根據土質、天氣澆水。大風過後要及時檢查地表裂縫,及時扶踩、澆水。

  栽後管理

  1、澆水:移植越冬後,在下一年的四五月份,土壤解凍以後,要澆一次水。澆法即將培的土扒至

  2、除草撫育:移植後第1年要進行3次撫育,第1遍在6月末進行,剷除樹木周圍1m範圍內的雜草;第二遍在7月20日左右進行,剷除樹木周圍1m範圍內的雜草;第三遍在8月20日左右進行,方法同第二遍。第二年撫育2遍,第三年撫育1遍。 與地面一平後做水穴,然後澆水,待水滲入後再培土即可。以後澆水次數要視降雨量、土質而定,一般在20d內若無有效降雨,就要澆1次透水。上凍前再澆1次封凍水,連續澆3a。

  3、整形修剪:保證蒙古櫟樹形優美、整齊一致、生長良好、如果作為行道樹,不影響城市的公益設施建設和人們的生活為目的的必要管理技術。應採取哪些措施,要視綠化場所、位置、佔用空間及藝術造型等具體目的而定。[6]

  田間管理

  蒙古櫟1、灌水:因種實大,覆土厚,就需要一定的溼度,溼度一般保持地表下1cm處土壤溼潤即可,不是特別乾旱的不必天天灌水,苗木出土前不必澆水,防止土壤板結,造成頂土困難或種子腐爛而失敗。

  2、切根播種後15~20d出苗,當真葉出土4片時,切斷主根,留主根長6cm,可促進鬚根生長,切根後應將土壓實並澆水。

  3、間苗在苗高進入高生長速生期定苗,間去病苗、弱苗,疏開過密苗,同時補植缺苗斷條之處,間苗和補苗後要灌水,以防漏風吹傷苗根。留苗密度60~80株/平方米。

  4、鬆土、除草按著”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則及時清除,採用人工除草,保持床面無雜草,除草結合鬆土,鬆土深度2~8cm,以利苗木的正常生長。

  5、蒙古櫟苗木,當年有3次生長的習性,採用兩次追肥,即第一次封頂後進行追肥,約6月20日左右,硝酸銨每平方米5g;第二次追肥在苗木第二次封頂後進行,約7月下旬左右,硝銨每平方米7g。

  6、起苗:秋季起苗,進行控溝越冬假植;春季起苗,可原壟越冬,不必另加防寒措施。

  柞樹的蟲害防治

  慄實象鼻蟲***CurculiodavidiFairm***:成蟲體長7-9毫米,赤褐色或黑色而有灰黃色鱗毛嘴細長,腿節棍棒壯下面有一齒突。幼蟲在種子內蛀蝕,種子在外面看不到柱孔,僅有一小黑點,受害種子不成熟往往早落,如有三頭以上幼蟲為害,一般都失去芽力。特別在種子堆積期間,溫度升高,幼蟲蛀蝕嚴重。

  防治方法

  1、溫水浸種將種子放進55度溫水中浸泡10分鐘,或在50度的溫水種浸泡15分鐘,無影響。也可用於溴化甲蒸薰,當氣溫在23度時每立方用藥37.4克.燻蒸40小時,殺蟲率可達100%。

  2、二氧化碳燻蒸:將種子放祕室內或密封容器內,在溫度25度以下每立方用二氧化碳30毫升處理20小時,殺蟲率在95%以上,對種子發芽無影響。也可用於溴化甲蒸薰,當氣溫在23度時每立方用藥37.4克,燻蒸40小時,殺蟲率可達100%。

  3、成蟲盛發期可用90%敵百蟲1,000倍液噴殺。

  4、幼蟲未爬出櫟實前,收集並清除早期脫落的櫟實。殺蟲率很高,且不影響種子發芽,浸種後2天陰乾後才能貯藏。

  柞樹的養護要點

  蒙古櫟屬於短日照作物,對光照的要求不太嚴格,最適宜中等強度

  蒙古櫟形態圖***7***的光照條件,生長良好;在每天12小時以內的短日照條件下有利於雌花提早形成及數目增加,並且節位降低。晚春和夏季過強的光照也不利於生長髮育,容易引起植株萎蔫和發生病毒病。蒙古櫟具有發達的根系,抗旱能力較強,但由於葉片較大,蒸騰作用旺盛,需要吸收大量的水分,可以在幼瓜膨大期間應及時澆水,以滿足生長髮育的需要。

  柞樹栽培技術

  苗圃建立

  1***圃地選擇:選擇地勢平坦高燥,土質肥沃、土層較厚、有排灌條件、離預栽地較近的地方做苗圃。

  2***整地作床:先深耕30cm,再平整地面,做成苗床。苗床寬1m左右,長度隨具體情況而定。乾旱、水利條件差的地方應做平床,一般條件下,因柞樹抗旱性較強,適合做高床,床高出地面lOcm左右,床與床之間留有0.5m寬的人行道,以便操作,整床時施足基肥。

  3***加施菌根土:柞樹根系根毛很少,通過與真菌共生,利用菌絲幫助柞樹根系吸收一部分水分、無機鹽和有機物質。因此苗圃地施菌根土,可促使苗木旺盛生長。方法可在發育良好的柞樹根下挖一些土,把這些土堆放到一起,幾天後再使用。

  播種催芽

  將選好的橡實在播種前10~15天,用清水浸泡1~2天,然後撈出種子,放在席子上晾乾,再堆成堆,在堆上輕輕地灑少量水,上面蓋溼草簾。以後每天噴水潤種,直到橡實露白時即可播種。***1***播種:在做好的苗床內,順床播種,行距25~30cm,床寬lm左右,可播3~4行。溝深5-6cm,每米長的溝可播50粒優良橡實,覆土3-5cm,輕輕鎮壓。***2***出苗後管理:苗木出土後,應適時中耕、除草、灌溉、施肥、間苗、遮陰,加強撫育。

  移栽

  苗木在苗圃內生長兩年後,即可出圃移栽,春、夏、秋均可栽植,一般晚秋樹液停止流動後栽植較好,最好選無風陰天栽植。坑的直徑40cm,坑底施菌根土,將苗木放於菌根土中,每坑3-4株,覆土、踏實即可。栽後應加強管理,注意防旱保墒,在休眠期進行根刈剪伐,提高成活率。

  柞樹栓皮的皮層較厚可作工業上的軟木材料。尹懷寧教授介紹,其還可燒製木炭。柞樹的葉含有水分、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灰分、纖維素等成分,可用來養蠶。果實含澱粉較多,可用來製作橡酒、酒精、澱粉、橡油等,也可做飼料。從柞樹樹皮、葉片、殼鬥、橡實中提取的單寧,是製革工業、印染工業和漁業上大所必需的材料。栓皮的皮層較厚可作工業上的軟木材料。柞樹還可培養木耳、香菇和密環菌等多種食用菌。

  柞樹的栽植及管理技術

  1栽植技術

  1.1選地整地。宜選擇選擇有機質含量豐富、土層深厚、地勢平坦且高燥、排灌良好、運輸便利、離移栽地較近的地方做苗圃。選好苗圃,深耕耙細整平,做苗床。結合整地施足底肥,底肥要施勻施透,不可偏施漏施,以免影響苗木生長。

  1.2選種催芽。首選長勢優良健壯的母樹進行採種。播種前12~15天將柞實放入清水中浸泡1~2天,將種子撈出,至於陰涼乾燥的平地處,晾種時適當翻動。種子晾乾後噴灑適量淨水,覆蓋溼草蓆,每日及時噴水潤種,至70~80%種子露白時即可播種。需要注意的是,噴水潤種時水量不宜過多過猛,避免影響催要效果。

  1.3播種及管理。催芽後適時順床播種,行距25~30釐米,床寬1米,溝深5~6釐米,播3~4行。播後覆土4~5釐米,覆土後輕壓,利於出苗。7~10天可出苗,出苗後及時間苗定植,去除病苗弱苗;中耕鬆土,增加土壤透氣性;除草,減少病蟲草害的發生;適時澆水,保持土壤溼潤狀態。適量施肥,滿足苗木在生長過程中對各類養分及水分的需求,可輕施2次硝酸銨。封頂後不再施肥,根據土壤溼度控制好水分,利於苗木木質化。控制好苗木密度,每100株/米2為宜。科學管理,加強撫育,提高苗木成活率。

  1.4起苗移栽。起苗、運輸時,動作要輕緩,避免人為行為上到苗木根系。如移栽地較遠,要用溼草蓆等圍護根部。一般幼苗在圃地生長兩年後進行移栽,宜在秋季移栽。移栽時儘量在無風陰天進行,可有效提高移栽成活率。移栽坑直徑40釐米,移栽時坑底施菌根土,將3~4株苗木垂直放於菌根土中,覆土踏實,灌水,水要澆透。

  1.5剪枝整形。對幼樹除萌、整形、剪枝、定枝要及時。以保留1~2層枝為主,剪除保留層內重疊、長勢較弱的枝條,截短突出枝條,剪掉干擾枝,利於保持整體冠形。同時,對單面發枝的樹木,要保留反方向的萌生枝條進行補冠,為定型圓冠、塑造樹形奠定基礎。對冠形不太圓滿的,保留枝宜控制在2層以內;對頂層冠形不圓滿的,要重點培養頂層以下的勻稱枝層。

  2防治病蟲害

  危害柞樹生長的主要病蟲害有褐斑病、白粉病、鏽病、早烘病、褐粉病、蛙眼病、縮葉病、枯枝病、乾枯病、白腐病、根朽病、幼苗根腐病、幹基腐朽病等。

  2.1白粉病

  2.1.1發病規律及症狀。白粉病是危害柞樹生長的重要病害之一,我國境內柞樹生長地均有發生,秋季***9~10月***是白粉病高發的季節,屬真菌性病害。病原菌在病部或病殘體上越冬,在溫暖溼潤的氣候條件下,發病率高且發病較重,地勢低窪、草害嚴重、通風不良、間距較密、疏於管理等的情況下發病嚴重,可藉助於風、雨進行傳播。主要危害當年生的幼枝,病菌吸取養分,影響葉片發育或葉片停止生長髮育,造成葉片硬化,退綠變成褐色。幼枝無法木質化,易受凍害。發病初期,病葉上出現淡綠色小病斑點,發展後斑點色淡並逐漸擴大,葉片上呈現出白粉。進一步發展後,連成片狀,嚴重時會佈滿全葉。導致葉片萎縮、乾枯、脫落。

  2.1.2防治方法。加強管理,科學合理的進行修枝剪枝,保持良好的通風透光條件,降低林地溼度。對枯葉病枝及時清除。及時清理枯枝落葉,保持林地清潔。瘠薄的土壤要及時施肥,氮肥不可過多,可適量增施磷、鉀肥,促進林木長勢,提高自身抗病能力。

  發病初期,可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600-800倍液,或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或25%炭特靈可溼性粉劑600倍液等噴施防治,10天左右噴一次,連噴2~3次。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