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療法論文參考例文

  音樂治療學是一門集音樂,醫學和心理學為一體的新興的邊緣交叉學科,是音樂在傳統藝術欣賞和審美領域之外的應用和發展。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談臨床上應用音樂療法的重要性

  【摘要】音樂療法是一門新興的,集音樂、醫學和心理學為一體的邊緣交叉學科,它是以音樂活動作為治療的媒介,增進個體身心健康的一種治療方法。臨床往往注重於治療、護理措施的實施,而忽略了病人心理狀況的改變,不良的心理活動都直接影響全身的器官功能及病情的好轉及退化,所以在診療、護理的過程中,做好心理護理是非常需要的是一種輔助治療身心疾病的療法。作者闡述了音樂療法實施於臨床的重要性,使其能夠得到廣推廣,改善病人不適感 。

  【關鍵詞】音樂療法;臨床;重要性

  音樂療法是一門新興的,集音樂、醫學和心理學為一體的邊緣交叉學科,它是以音樂活動作為治療的媒介,增進個體身心健康的一種治療方法。是研究音樂對人體機能的作用,以及如何應用音樂治療疾病的學科。是一種輔助治療身心疾病的自然保健療法。屬於應用心理學的範疇。

  1642年丹麥醫生所提出首篇音樂療法[1]。隨後,歐美、日本、臺灣等地音樂療法已蓬勃開展,國內音樂療法應用於臨床護理工作也有多篇報道。音樂療法是極有前途的一種新型心身護理方法。

  音樂是美好的、美妙的,給人以聽覺上的享受,使人可以身心放鬆,精神愉快,既可以陶冶情操,又可以調節情緒;當下社會,音樂已經成為了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調味品,同時也起到了不容忽視的作用。近百年來,人們越來越重視到了它的重要性,並提出了音樂療法。作為一種新興的學科,受到了廣泛的重視,並應用於臨床起到了顯著的作用。

  1音樂治療的作用方式

  音樂治療分為被動性和主動性兩種。

  1.1被動性音樂治療活動中,病人是傾聽的角色。

  1.2主動性音樂治療活動中,病人是執行者的角色如唱歌、使用樂器等。目前,音樂療法多數使用VCD、隨身聽,病人也多數是被動地聽。但是音樂療法只有聽磁帶這種單一的方式不能滿足不同病人的需求。例如:多發性硬化症病人,晚期呼吸肌無力,導致咳嗽困難,呼吸道分泌物清除障礙,反覆發生肺炎,甚至危及生命。採取主動性音樂療法如吟誦音節、讀唱詞、短語及唱簡單的歌曲,對改善多發性硬化症病人呼吸肌力方面有積極影響[2]。在一般身體檢查科,給人以深刻的印象是他們以被動音樂療法為主,並輔以娛樂消遣等治療。

  2音樂治療的作用原理

  音樂療法是通過精心選擇適當的曲種針對不同病人的喜好、文化層次等提供個性化的音樂,從而達到使心理狀態及生理狀態達到自身調節的最佳狀態。據研究,音樂的治療作用主要由曲調的節奏、旋律、響度、和聲等因素決定,其中又以節奏、旋律最為關鍵。音樂對人體的作用體現在心理和生理兩個方面[3、4]。

  2.1在心理方面

  音樂通過藝術感染力影響人的情緒和行為,以情導理,調攝情志,恢復心理平衡。同時音樂通過其特有的藝術手法,創造各種現實與非現實的意象世界,在現實與非現實、意識與無意識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樑。在這種意象世界中,人們可以進入自由想象的世界,亦即使患者通過想象恢復與自然、社會外環境的平衡與協調。

  2.2在生理方面

  音樂對人體的生理作用首先是音響對聽覺器官和聽神經的刺激,繼而影響到全身的肌肉、血脈及其它器官的活動。國外有學者認為音樂活動中樞在大腦右半球,其中起作用的主要涉及邊緣系統[5、6]。邊緣系統是感覺、情緒、情感的反應中樞,也參與部分直覺、想象和創造性資訊的處理過程。當人們受到非語言性音樂刺激後,邊緣系統隨之應答並通過釋放內啡肽而使大腦產生一系列效應。美妙的音樂可充分調動和發揮集體的潛能,提高神經細胞的興奮性及整個神經系統的活動力。對昏迷病人,音樂治療主要通過其生理效應起作用。

  3音樂治療的臨床應用

  文獻中發現熟悉的音樂能夠喚起老人的記憶、增加現實感及減低手術患者的焦慮程度[7],Guathier則建議在音樂療法進行的同時,再合併放鬆技巧、冥想、生物回饋法或背部按摩等[8],能使癌症患者更增加對疼痛及其他不適症狀的耐受力,Geden[9]和Heitz 等人[10]針對產婦、癌症及手術後疼痛患者的研究結果, 也證實音樂療法具有改善疼痛反應功能, 研究證實音樂可以影響心臟血管、呼吸、肌肉、神經系統的功能[11],處理失眠、化療合併的噁心、嘔吐等身體症狀[12],減輕換藥時的疼痛,而Cunningharm[13]發現音樂療法可減緩心臟病手術後患者心跳次數, 卻不會降低呼吸次數。但Kaempf 等[14]發現音樂療法可降低呼吸次數, 卻不會減緩心臟病手術後患者心跳次數及血壓變化。國內目前音樂療法的臨床應用也有報道[15],音樂療法可用於緩解手術前焦慮,輔助治療高血壓、心臟神經官能症,能夠調節腫瘤患者情緒,優化情感效應,改善軀體症狀,增強免疫功能,調動體內積極因素,提高機體的自我調解。

  人體的固有頻率[16]:軀體為7~13Hz,頭8~12Hz, 胸腔4~6Hz,心臟5Hz,腹腔6~9Hz, 盆腔6Hz,脊柱4Hz,骨盆8~10Hz。美國環保局認為90dB 是次聲的生物效應閾水平,90~110dB 次聲長期作用是一種強烈應激因子,可破壞機體適應機能[17]。音樂治療每日2~3次,每次30分鐘為宜,最好戴耳機,免受外界干擾,治療中不能重複一首曲,以免生厭。治療音量應掌握適度,一般以70分貝以下療效最佳。輕鬆的音樂能使COPD 病人減輕呼吸困難和焦慮[18]。

  4不同病種患者的音樂療法

  4.1意識清醒的患者,因肉體上的痛苦或不能適應特殊環境而出現不安、失眠、狂躁等各種精神上的反應。據報道,在身心方面,以緩和重症患者的精神反應為目的的被動音樂療法效果良好。

  4.2麻醉清醒後認知差,判斷力下降,面對陌生的環境恐懼,焦慮,對於這類患者,護士除了及時瞭解患者所需,消除其陌生感,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3患者自覺人格喪失和護理人員的素質:入ICU的患者大多數是全身裸露,由於護士更多地注意到的是監護和治療,而可能忽視患者的暴露,使病人感到自尊心受傷,除了護士細心照顧外,音樂療法還可以增進護患關係,拉近護患之間的距離。

  4.4情緒暴躁不配合治療的患者,可以對症找出原因給與解決,並輔助音樂療法。

  4.5對重症腦損傷病人***植物人***定時播放他***她***所熟悉的音樂,每次1h,每日3次。能提高大腦皮層的興奮性,促進神經系統的修復能力。研究結果表明[19],音樂治療組與對照組康復效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不同時間清醒情況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另外,可以放家裡人的聲音,通過音樂的方式傳達給患者,促進患者大腦皮層的活動,事實上,這種奇蹟是會出現的。

  4.6即將走向生命終點的病人,情緒是複雜的,常有焦慮、抑鬱和恐懼。因為死亡的逼近是無法更改的,而護理人員在這段時期中最重要的是幫助臨終病人平靜安詳地離去。對臨終病人的心理護理比常規護理更重要[20]。病人靜聽安詳的音樂後,收縮壓明顯下降,焦慮和抑鬱明顯改善,在臨床輔助治療中具有推廣價值[21]。

  音樂療法主要通過其特殊的用途,使病人收益非淺。現在許多體檢中心,放置物體發音裝置,科學且系統地運用音樂的特性,通過音樂的特質對人體產生影響,達到生理、心理、情緒的整合,並通過和諧的節奏刺激身體的神經、肌肉,使人產生愉快的情緒,使病人在疾病或醫療過程中身心改變的一種治療方法。

  在緊張的工作之餘,美好的音樂氣氛也可以拉近醫患或護患之間的關係,更加有效的促使病人康復,對提高患者身心健康,輔助治療各種疾病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希望音樂療法能夠真正的被重視,並且廣泛應用於臨床。發揮它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MacClilland DC.Music in operationg room.American Operation Room Nursing,1979,29***2***:252-260.

  [2]張淳,魏聿萍.音樂療法改善晚期多發性硬化症病人呼吸肌力的研究.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2000,19***7***:333.

  [3]蔡建偉.淺談音樂療法與身心康復[J].中國民間療法.2000,11***8***:46-47.

  [4]施雋,蔡建偉.略談音樂療法及其臨床應用[J].江蘇中醫.1999,20***11***:44.

  [5]Jourdain R.Music,the Brain,and Ecstasy[M].New York,Avrk,Avon,1997***6***:183-184.

  [6]Clair AA. Therapeutic Uses of Music with Older Adults[M].Balti2 more,Health Professionals Press,1996:240-241.

  [7]Glynn N J. M usic therapy in palliative care[J].Geronto l N urse,1986,12***1***:7.

  [8]Gauth ier P A,Dallair C.M usic therapy[J].Can N urs.1993,89***2***:46.

  [9]Gauth ier P A,Dallair C.M usic therapy[J].Can N urs.1993,89***2***:46.

  [10]Heitz L, Sym reng T,Scamman F L.Effects of music therapy in the postanesthesia care unit:A nursing intervention[J].Po st A nesth N urs.1992,7***1***:22.

  [11]L ivingston J C.M usic fo r the Ch ildbearing Fam ily[J].Obstet Gyneco l N eonatal N urs.1979,8***6***:363.

  [12]Cook J D.M usic as an intervention in the onco logy setting [J].Can N ur.1986, 9***1***:23.

  [13]Cunningham M F,Monson B,BookbinderM.Introducing a mu2sic p rogram in the perioperative area[J].AORN J,1997,66***4***:672.

  [14]Kaempf G,AmodeiM E.The effect of music on anxiety[J].AORN J,1989,50***1***:112.

  [15]蔡光蓉,李佩文,焦麗平等.音樂療法配合抗腫瘤治療116 例腫瘤患者的臨床觀察[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誌.2001,21***12***:891.

  [16]Mansfield NJ, Griffin MJ.Non- linearities in apparent mass and transmissibility during exposure to whole- body vertical vibration[J].J Biomech,2000,33:933-941.

  [17]陳景藻.次聲的產生及生物效應[M].醫藥衛生科學技術進展.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編.北京: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1997.

  [18]王莉,王瑞蘭.音樂療法對COPD患者呼吸困難及焦慮症狀的療效研究.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2000,19***2***:66.

  [19]肖雪,牟玉英.音樂療法治療重症腦損傷病人的效果觀察.護理學志.2001,16***8***:484-485.

  [20]牛桂芳.對臨終病人的心理護理比常規護理更重要.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1997,16***5***:210.

  [21]萬秀玲,張紅,柳文君.音樂療法在終末期疾病中的效用.實用護理雜誌.1998,14***10***:549.

  >>>下頁帶來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