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什麼時候歸順劉備的

  趙雲,三國時期著名的蜀漢名將,一開始趙雲是歸於公孫瓚帳下,但是後面就是劉備旗下的了。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劉備當初與公孫瓚一同拜盧植為師,此後,由於劉備的實力太弱,只能依附於公孫瓚,看到趙雲這個人後,深感此人不同凡響,甚是奇之,於是劉備便與趙雲進行深交。公孫瓚與袁紹交戰時,公孫瓚有意將劉備提升為別部司馬,正是因為這一次的機緣,劉備前去幫助田楷抵抗袁紹,而趙雲則跟隨劉備一起出徵,為劉備掌管騎兵。

  之後由於趙雲的兄長去世了,於是趙雲便向公孫瓚請辭歸鄉,劉備心中知道,這一次趙雲走了,恐怕再難以見面了。於是緊握趙雲的受不捨得與他分別。趙雲也是個性情中人,感動之餘,也對劉備說,自己永遠不會忘記劉備的恩情,絕不背叛。

  建安五年,也就是公元200年,劉備被曹操打敗後依附袁紹,此時趙雲卻來鄴城見劉備,二人許久未見,同床而眠,劉備吩咐趙雲偷偷地招募兵士,因為此時的劉備還是依附於袁紹的,便不好對外廣而告之趙雲的身份,於是對外宣稱趙雲是劉備的餘部,而袁紹並不知道這件事,從那以後,劉備正式將趙雲收入自己的帳下,趙雲也就開始追隨劉備,與劉備一同前往荊州。

  趙雲的性格

  趙雲是非常忠厚守信、重感情、講義氣,就是這一種性格,使他結交了許多英俊豪傑的人。二是膽識過人,有勇有謀,這種性格使趙雲驍勇善戰,成了統帥三軍的將領。三是虛懷若谷,寬厚大度,這一性格體現了趙雲性情溫和,很善良和慈悲,處事非常穩重,考慮周全,善解人意,從趙雲這種種性格來看,在三國蜀漢時期覺得是一個英雄人物,也算的上是一位民族英雄。

  在三國蜀漢時期,趙雲曾經單槍匹馬的闖入亂軍中,解救劉備,這體現到了,趙雲十分的講義氣,英勇無懼,十分的勇敢。怪不得劉備會評價趙雲,渾身都是膽。可是趙雲在跟隨劉備的時候,並沒有得到劉備的重用,劉備最重視的就是關羽和張飛了,在劉備封為漢中王的時候,他並沒有給趙雲封多大的官爵,而是封他為左偏。可是趙雲卻沒有說什麼,依舊跟隨著劉備。這可以看出,趙雲的性格很寬巨集大量,也很善解人意,在多次單槍匹馬解救劉備的時候,卻沒有得到重視,換做別人可能早就背叛了。趙雲60多歲的時候依舊征戰沙場,可見趙雲是多麼的忠厚。

  因此我們對趙雲的好感一直不斷的增加,我們喜歡的就是趙雲他的性格。不僅是趙雲,我們也一樣,一個人的性格就能決定一個人的好壞和前途。所以性格能決定我們的一生,哪怕是碌碌無為,但是做到自己問心無愧就可以了。

  趙雲的故事

  趙雲自小天資聰穎,喜愛槍法,四處拜師學藝,16歲便受著名槍師真傳,一年後學成下山,開啟了他的出彩人生。

  起初投於袁紹,但因無法贊同袁紹的所作所為而離開了。後受人推舉,跟隨公孫瓚。機緣巧合與劉備相識,最後加入劉備陣營。

  趙雲曾經單槍匹馬救出了劉備之子劉禪,稱之為單騎救主。在一次與曹軍的戰役中,趙雲和劉備失散,在混戰之中,又丟失了劉備之子。趙雲在長阪坡上一邊打鬥一邊尋找,終於找到了糜夫人和劉禪。趙雲下馬,請糜夫人和劉禪上馬,自己護其二人殺出重圍。糜夫人不答應,在推脫之時,敵軍即將包圍過來,緊要關頭,糜夫人放下兒子,隻身跳入了的一旁枯井。趙雲抱起劉禪,護在懷中,前後殺了有五十餘名曹軍,最終突出重圍。

  趙雲也曾被讚譽為“一身是膽”。在一次魏蜀國爭奪漢中時,曹操率領四十萬大軍對戰劉備,諸葛亮派遣了黃忠和趙雲一同去應戰。由於曹軍早有準備,黃忠腹背受敵被圍困,趙雲率兵將其救出。而後因趙雲寡不敵眾,不得不退回營中。眾人皆勸說趙雲應當閉門防守為主,而趙雲卻反其道而行之,打開了營門,收起軍旗,埋伏了部分士兵,獨自站在營門外。待曹軍趕到之後,天已經快黑,看到蜀軍門口只有趙雲一人,營內也無其他動靜,怕有埋伏,便決定退兵。不料趙雲率兵追了上去,因為天黑難辨,曹軍無法確定有多少敵軍,嚇得狼狽不堪,最終曹軍潰不成軍,趙雲反敗為勝。

  趙子龍一生英勇善戰,像此戰例眾多,戰功無數,被贊為儒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