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子夫有哪些故事

  衛子夫,孝武思皇后,是我國幾千年封建社會歷史上一位名聲赫赫的皇后。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衛子夫的故事,希望對你有幫助。

  衛子夫的故事

  衛子夫原為平陽公主家的歌女,後因劉徹在平陽公主家邂逅衛子夫,並且“一見鍾情”,接著納入後庭,繼而晉為皇后。

  其實劉徹遇到衛子夫早在平陽府之前,《漢唐祕史》中說劉徹做太子之時奉命視察河水,即現在的黃河、汾河流域一帶,劉徹見一貌美女子在汾河邊唱歌:“爰採唐矣?沬之鄉矣。雲誰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送我乎淇之上矣。”劉徹大為動容,遂上前與該女子交談,現在俗稱搭訕,劉徹問“唱的什麼歌?”,女子答曰:“詩經、桑中”,此女子說話溫柔細膩、似水如煙;劉徹因陳家勢力當上太子,更有傳言陳嬌曾經說:“能讓你當上太子,也能讓別人當上太子”,所以劉徹雖貴為太子,平時難免要看陳家人臉色;而眼前的女子賢淑端莊,舉止投足間盡顯柔情似水,劉徹十分心動,此時的劉徹羽翼未豐,忍住了將美人帶回的衝動,獨自回到長安,鬱鬱寡歡了很久。

  後來劉徹登基以後,在平陽公主宅邸上,遇子夫唱《桑中》,劉徹非常開心,很快納入後宮、封后。衛子夫的祖籍就是臨汾,即汾河流域,劉徹還是太子的時候見到的貌美女子很有可能就是衛子夫。

  古代帝王后宮佳麗三千,僅僅在平陽府上見了衛子夫一面便納入後庭,這個概率實在太小,所以民間流傳劉徹為太子時早已傾心衛子夫,實乃有理有據。

  衛子夫為什麼是中國第一位有獨立諡號的皇后

  衛子夫是漢武帝劉徹的第二任皇后,其在後位38年,育有一男三女,即戾太子劉據、衛長公主、諸邑公主、石邑公主。

  按理來說,她為漢武帝育有四子,本應有漢武帝的諡號,但是就因為“巫蠱之禍”一事,其子戾太子劉據,被定性為謀反,衛子夫在她的二位公主坐誅之後,為求自保,只能行使皇后的權利,幫助太子起兵,在後來太子起兵失敗後,漢武帝命宗正劉長樂和執金吾劉敢收回衛子夫的皇后璽綬,而衛子夫或許是不願受辱,又或者是為子擔責,更或者是為了以死明志,最終選擇了自殺而亡。

  後來,衛子夫的曾孫漢宣帝即位了,為其追贈了諡號,為“思”,因而,衛子夫也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擁有獨立諡號的皇后。

  衛子夫是怎麼死的

  衛子夫,她是漢武帝的第二任皇后,她為漢武帝劉徹生下了一個兒子和三個女兒。她曾經麻雀飛上枝頭變鳳凰,風光無限。但衛子夫作為一個女人終究敵不過歲月的侵襲,當衛子夫年老色衰後,沒有了皇帝的愛,加上巫蠱詛咒事件,看著自己的親生骨肉死去後被逼自盡,草草下葬。這個女人是幸運的,也是悲劇的。

  從一名被進獻的歌女變成了大漢朝的皇后,在漢武帝身邊陪伴著他度過了人生的大半。在衛子夫得寵時,衛家的風光一時無兩,她皇后的地位也是無人可以撼動,那時民間甚至還流傳著“生男無喜,生女無怒,獨不見衛子夫霸天下。”這樣的話。從這樣的一句話中可以看出,那時的後宮中衛子夫可謂“一家獨大”。

  在大浮之後必將有大沉,衛子夫也在這樣的宿命中。在花甲之年,衛子夫雖有皇后之名,卻無皇后之實。我想沒有人會想到衛子夫竟然會被一個酷吏扳倒吧。太子宮被血洗,兒女被屠盡,僅僅保留下了一個孫子。自己自縊後也得不到一個符合皇后氣度的葬禮,也沒有和皇帝合葬。不過這個被留下的孫子,為衛子夫掙了氣,又將這大漢天下收入自己的囊中。衛子夫也被追加了諡號,“思皇后”。這是絕無僅有的。

  衛子夫得到過,失去過,在愛裡與權力裡大起大落,真是傳奇的一生啊。歷史會記住這樣的一個女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