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子騫有哪些故事

  閔子騫是孔子的弟子,也是我國古代著名的賢人,以孝行和剛正不阿的品格被孔子屢次稱讚,也因此被後世作為孝子的楷模。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閔子騫的故事,希望對你有幫助。

  閔子騫的故事:單衣順母

  閔子騫的先祖是魯國宗室,不過到了他父親這一代卻很清貧了,生母早逝,父親續娶。因不是親生,所以後母對待閔子騫不如自己親生的兩個兒子好。冬天做衣服的時候,後母給自己的兩個兒子做的是錦絮填充的棉衣,而給閔子騫做的棉衣卻用蘆花填充,閔子騫的父親並不知道這事。

  有一天,閔子騫和父親一起出門,父親讓閔子騫駕車,閔子騫凍得瑟瑟發抖,雙手握不住韁繩。閔父見狀,以為閔子騫故意調皮,拿起鞭子就抽,衣服裡面的蘆花掉了出來,閔父這才發現兒子穿的衣服很單薄,手凍得冰冷。父子二人回到家,閔父發現兩個小兒子的手都很暖和,於是明白了一切,對妻子說:“我娶你回家,是為了我的兒子,你現在這樣欺騙我,這個家不留你了,你走吧!”意思是要休妻。閔子騫見狀,連忙勸父親,他對閔父說了一句流傳千古的話:“母在一子單,母去三子寒。”據說,閔父聽了這句話以後沉默良久,而其後母也頗為後悔。經過這件事以後,閔子騫單衣順母的故事就流傳開來,閔子騫業成了古代孝子的典範。

  閔子騫的故事:曹溪一滴

  “曹溪一滴”是著名的成語,出處與閔子騫有關。孔子廣納門生,門下弟子三千。但聖人也要生活,所以要成為其弟子也是要交學費的,這個學費就是“束脩”,也就是乾肉條。閔子騫家貧,交不起乾肉條,就為用曹溪之水孔子準備了一缸精心釀製的美酒。同窗有人譏笑說:“曹溪的水,怎麼能和束脩相比呢?”孔夫子是個關心弟子的好老師,他聽聞此事,就在上課時故意說道:“閔子騫不願千里來求學,其精神可嘉,雖是曹溪一滴,遠勝束脩百條。”從此,曹溪一滴的故事就流傳開來。

  閔子騫的故事:鞭打蘆花

  體現閔子騫孝心的就是大家熟知的“鞭打蘆花”的故事。這個故事由來已久,宋***元***《說苑》裡就收入了《閔子騫單衣記》。這個故事是說閔子騫十歲喪母,其父閔世恭再娶,但繼母李秀英對他虐待,給自己兩個兒子做的棉衣裡裝的是棉花,給閔子騫做的棉衣裡裝的是蘆花。冬天外出駕車時其父發現了這件事,很生氣,決定休了李秀英。但閔子騫以德報怨,盡力勸說,雙膝跪地以情動父:“母在,一子單,母去,三子寒。留下高堂母,全家得團圓……。”繼母深受感動,遂對三個兒子一般看待。這個故事很感人,人有做詩稱讚:“閔氏有賢郎,何曾怨後孃;車前留母在,三子免風霜。”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類似的記載,只是情節略有不同:李氏有了親生兒子以後,為讓他獨佔家產,就設計讓趙財主招閔子騫為婿。先是勸婚,繼而督婚,甚至逼婚。這件事令其父惱怒不已,遂要休了她,接下來的就和上邊的故事大同小異了。孔子聽說了以後,對閔子騫極力讚賞,他說:“孝哉!閔子騫,人不間於其父母昆弟之間”。

  當時孔子正在廣收門徒,所以一家人和好以後,閔子騫就投師孔門。但當時家貧交不起充學費的束脩***乾肉條***,他就為老師奉上一缸精心釀製的佳釀。同學中有人嗤笑說:“曹溪之水,怎能抵得上束脩?”孔子聞言,講學時故意說道:“閔子騫千里求學,精神可嘉,雖是曹溪一滴,遠勝束脩百條。”閔子騫求學後,讀書刻苦,為人沉穩持重,崇尚節儉。” 閔子騫重視道德修養,淡漠仕途名利。季桓子想聘請他當費邑宰,管理費地。開始時他不同意,因為他認為季氏是通過篡奪才當上國君的,如果做了他的官,就違背了忠信,所以就推辭說:“善為我辭焉。如有復我者,則吾必在汶上矣。”***暗指投向齊國***後來經孔子勸說,還是任了費宰,並把家遷到東蒙之陽***即閔家寨***。他治費很有成績,但看不慣季氏行為,最後毅然辭職,又隨孔子去列國遊學,病卒於長清縣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