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物理教學中的人文教育論文***2***

  淺析物理教學中的人文教育論文篇二

  《論物理教學中的人文精神教育》

  摘 要: 在目前的物理教學中,不少教師只注重學生基礎知識的學習與運用能力的訓練,而忽視對學生開展物理學中的人文知識灌輸。物理教師應該既關注物理學的科學價值,又關注物理學的人文價值,使物理學中的科學因素與人文因素同時得到繼承與發展。在教學中,教師要轉變教育思想,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中均應加強對學生的人文精神教育。

  關鍵詞: 物理教學 人文精神教育 開展途徑

  迅速發展的科學技術,給人類的物質文明帶來了日新月異的變化,在人們醉心於科學技術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時,卻忽視了科學技術的人文價值。我國當前的物理教學只注重基礎知識的學習和運用能力的訓練,對物理學中包涵的鮮活的人文知識卻視而不見或涉獵甚少。物理教育的核心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作為一門科學,應具有科學和人文兩方面的價值。在物理教學中,我們必須既關注物理學的科學價值,又關注物理學的人文價值,使物理學中的科學因素與人文因素同時得到繼承與發展。

  一、對物理課程中人文精神教育的解讀

  1.物理學中“人文精神教育”的含義。

  人文精神是指在一定的社會和歷史條件下由民族的優秀文化孕育而成的精神,它既是體現崇高的價值追求,激勵人們前進、支撐文化和社會向前發展的寶貴精神,同時又是關注人、尊重人,以人為中心來看待世界事物的一種思想態度。人文精神主要體現在以人為本的主體教育、創新精神教育、道德意識教育、社會責任感教育、平等觀念教育等。

  2.物理教學中人文精神教育的價值。

  我國高中物理教學大綱中描述的“瞭解物理學與技術進步、社會發展的關係”及“培養學生對物理的興趣、科學態度、創新精神和品德教育”等內容,就是“人文精神教育”目標的具體體現和要求。物理學的教育目標絕不只是讓學生掌握牢固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也不滿足於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而是要全方位關注科學對人的個性、品質、好奇心、求知慾、創造性、同情心、人生觀等多方面的培養,讓學生逐步形成科學的自然觀、世界觀、價值觀與審美觀,正確認識和處理科學與技術、科學與社會、科學與人文的關係,培養良好的科學精神。同時,學生良好的科學精神又是科學認識與科學實踐活動獲得不斷髮展的基礎和動力源泉,學生在科學活動中永不枯竭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正確認識自然、認識社會的思維方式,健康的生活態度,樂於接受新事物並勇於創新的精神,等等,都為學生將來投身科學學習和科學實踐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

  3.對物理教學中人文精神缺失的分析。

  我國物理教育偏重基礎知識學習的現狀是應試教育的評價體系所決定的,而全國高考、中考物理考試模式是影響這一教學模式形成的關鍵。在這種考試方式的影響下,直接形成了學校向老師要升學率,老師向學生要分數的測評體系。學校不以教學大綱所規定的目標去要求教師,教師自然也就不會在“人文精神教育”上下功夫,在教學過程中則特別重視知識與技能的傳授,以及智力與能力的發展,而對個性、道德、責任感等人文精神卻關注甚少,缺乏人文知識的滲透與人文精神的轉化。本是一門包含著生動鮮活人文知識的物理學,卻變成了一個只需要背原理、記公式和解題就能應付的物理考試學,物理課堂上只有知識的灌輸、應對考試的訓練,甚至連不少教師自己也忘卻了還承擔著對學生進行人文知識傳授和人文精神的培養的重任。

  二、在物理教育中開展人文教育的途徑

  1.轉變教育思想,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物理學是一門科學,在人類物質文明的發展程序中,充分發揮著它的實際價值;物理學還是一種文化,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其人文價值已經滲透到人類社會的每一個角落。因此,物理教學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而且是文化的薰陶和素質的培養,應該是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相互滲透與融合。素質教育要求以人的全面發展為宗旨,以發展人的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為核心,其目的是提高人的整體素質。物理教學作為素質教育的有機組成,必須樹立“以育人為本”、“以學生全面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把傳授科學知識與傳遞人類文化價值與倫理道德有機地結合起來,實現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整合,培養既有健全人格,又有知識技能;既有明確的生活目標、高雅的審美情趣,又能發明創造、懂得生活的全面發展的人。

  2.在教學內容上,促進學生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和諧發展。

  物理教學中可構建的人文精神教育目標十分豐富,包括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科學倫理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創新意志品質教育、合作意識的培養與科學的美育教育等。在物理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實驗的創新設計、物理情境的變換等方式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同時,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從科學層面拓展到社會層面,用聯絡發展的觀點來看待問題,關心他人,關心社會,使科學在人文的觀照下,朝著提高人類生命質量的方向發展。

  首先,在教學材料的選擇上,更應充分體現對人性的尊重。在高一物理《運動快慢的描述――速度》一節的教學中,我以劉翔雅典奧運奪冠為素材構建探究平臺,通過播放劉翔參加雅典奧運會110m欄決賽錄影創設問題情景,引導學生在學習小組內及學習小組間參與互動交流,發表感想和評論。通過對劉翔雅典奪冠的分析評價,學生激發了為國拼搏爭光的愛國主義情感,體會了探究的樂趣,提升了同學之間、學習小組之間的學習責任和道德責任。在整節課的教學中,學生處於一個蓬勃向上的人文環境之中,在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中探究物理規律,共享合作的快樂,實現科學精神人文精神的融合互動。

  其次,要充分利用物理實驗,培養學生動腦動手的習慣和科學態度,領略自然現象中的美妙與和諧。物理學科是實驗性和實用性很強的學科,教師應充分利用教材上的演示實驗和課後的小實驗,讓學生養成動腦動手的好習慣,同時通過補充“生活中的物理”等思考題,如拍打衣服上灰塵的道理,騎自行車上坡走“S”形路線省力的道理髮,以及解釋“海市蜃樓”現象,等等;學習了電學、聲學,能解釋雷電的形成,以及先看見閃電後聽到雷聲的原因;學習了熱學,能回答為什麼海邊與大森林裡一年四季氣候宜人,為什麼當今國家推行退耕還林的政策;通過這些知識的學習和實踐,讓學生養成樂於參與觀察、實驗製作、調查等科學實踐活動,養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增強對科學的求知慾,同時培養勇於探索自然現象的好習慣,形成將科學技術與日常生活、社會實踐相結合的意識,激發學生對自然界的好奇心,領略自然現象中的美妙與和諧,養成對大自然親近、熱愛、和諧相處的情感。

  再次,要充分利用物理學史,以及我國在工農業國防科技方面取得的偉大成就,促進學生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和諧發展。物理學史集中反映了物理學家逐步認識客觀世界,不斷探索物理規律和本質的歷程。通過對物理學史的回顧,學生能學生消除對已有物理知識來源的神祕感,瞭解科學技術發展的規律,提高參與科學創造的自信心和自覺性,這對於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激發學生的人文精神,形成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融合互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另外,展示我國在工農業、國防科技、醫藥技術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並指明其中所用的物理知識,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最後,要充分利用典型事例加強對學生的人文教育。物理學中包含著豐富的愛國主義教育內容,對人生觀的確立與事業的成功有著重大影響。用我國古代與現代的科學技術成就激勵學生的愛國熱情,用科學家愛國的動人事蹟激發學生為祖國獻身的理想都是人文精神教育的體現,都會激勵學生向真善美的最高境界奮進。例如,居里夫人為了紀念祖國,把自己發現的放射性元素命名為“釙”;錢學森、錢三強等物理學家在祖國最困難的時候,毅然捨棄國外優厚待遇,堅定不移地投身於祖國的懷抱。教師在教學中,將這些內容與物理知識相融合,可激起學生心靈的震撼,昇華人生的價值,端正人生的態度,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3.在教學過程中,促進學生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和諧發展。

  教學過程是一個認識和發展過程,是師生為達到共同教學目標的多邊互動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建立民主、平等的教學關係,尊重學生的主體意識,尊重學生的人格,以深厚的感情去引發學生積極的情感反應,促進師生的情感交融。

  ***1***在物理教學過程中,要有意識、有計劃、有步驟地滲透價值取向,進行人生觀、世界觀等人文價值的教育。例如,加強對科學的價值取向的指導,強調科學是一柄雙刃劍,能造福人類也能毀滅人類:原子能可以用做醫療、能源,同時也可以製造核汙染、核輻射,可以殺傷人類甚至摧毀地球;水力發電能節省能源、創造財富,也會破壞環境的生態平衡;電磁波能為人類服務,同時又給人類帶來了電磁汙染,等等。對於科學技術的科學價值,要從人文價值的視野來看待和理解,把物理教學從科學的層面擴充套件到社會的層面,關心他人、關心社會;用聯絡的、發展的觀點來看待問題,使科學技術在人文精神的關照下,朝著對人類有利的方向發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鼓勵學生把物理學習與生活實際以及社會問題相對接,在課堂與社會的連線氛圍中吸取時代思想的光輝,與他人和睦共處,增強社會責任感,確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

  ***2***充分利用物理學中的人文精神的素材,在傳授科學知識的同時,充分體現物理教學的人文價值。例如,物理學告訴我們,物質是運動的;運動的形式是千變萬化的;物質的運動、發展、變化是可以被認識的,這些都有利於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再如,物理實驗要求學生實事求是、客觀理性、嚴肅認真,要按科學規律辦事、敢於修正錯誤,還要嚴格遵守實驗規則和紀律要求以及愛護公共財物,等等。因此物理實驗教學是培養學生事實求實的科學態度與遵紀守法的優良品德等人文素養的有效途徑。另外,學習安全用電知識,可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學習能源的開發和利用,噪聲的危害和控制,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經濟意識和效率意識。

  ***3***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促進學生的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和諧發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設法營造良好的人文環境。幽默風趣、富有情感的張力和穿透力的語言是其基本手段,還可以藉助體態、動作等肢體語言來傳遞無聲的資訊,用肯定、讚許、欣賞的目光調控學生的心理狀態,啟用學生的學習熱情,引導教學互動的發展方向。同時,在平等、互助的人文環境中,學生能實踐物理規律的發現過程,體驗合作探究的快樂,實現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融合互動與和諧發展。

  4.尋求物理研究性學習的新途徑,培養學生探索求知的創新人格。

  美國教育學家布魯納提倡一種叫做“發現學習”的教學方式。其核心內容就是把學習的主權交給學生,以培養探究性思維方法為目標,以基本教材為內容,使學生通過再發現的步驟來進行學習。學生在發現、探究過程中,需要個體研究、小組或集體探討相結合,需要他人的協作;需要彼此尊重、理解,需要容忍;需要講求表達傾聽與說服他人的方式、方法。這些可以培養學生實事求是、追求真理、熱愛科學的精神,求真務實、交流合作的態度,以及探索創新的意志與品質,提升學生的人文修養,使學生不僅學到知識,而且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學會生存,有利於塑造學生完整健全的人格。同時,在探究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也可體會到物理學中諸多的概念、規律、實驗的來之不易,以及物理學給人類帶來的巨大影響。

  實施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教育是時代賦予教育的使命,是構建和諧社會,實現教育以人為本的根本要求。教師在物理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能夠使學生理解人與自然、社會的關係,產生熱愛社會、熱愛自然的感情,形成對真、善、美的辨別力和追求,激發內在潛能。對學生進行人文主義精神教育,沒有環境條件的限制,關鍵在於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觀念的轉變。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入,教育已經從單純地關注知識向關注人的個性、品質、求知慾、好奇心、創造性、人生觀等全方位的發展。因此,在物理教學中,教師必須同時關注物理學的科學價值和人文價值,滲透、融合人文精神,將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有機完美地結合,使物理教學同時發揮並發展其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功能,以造就全面發展的具有健全人格的完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