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霜是怎麼形成的

  白霜,在春、秋季農作物生長的時期內,土壤表面和作物表面的溫度下降到0℃或0℃以下***此時百葉箱內的氣溫可能不低於0℃***使作物遭受凍害的現象。你對白霜有多少了解?下面由小編為你詳細介紹白霜的相關知識。

  

  秋冬季,晚上天氣晴朗,無雲或少雲,大氣不保溫,地表溫度很快下降到零度以下,在接近地面的空氣中的水蒸氣,凝結附著在乾草等東西上,形成冰晶,就是白霜。


  在春、秋季農作物生長的時期內,土壤表面和作物表面的溫度下降到0℃或0℃以下***此時百葉箱內的氣溫可能不低於0℃***使作物遭受凍害的現象。發生在春季的霜凍,稱為春霜凍***晚霜凍***;發生在秋季的霜凍,稱為秋霜凍***早霜凍***。出現霜凍時,往往伴有白霜,也可不伴有白霜。

  不伴有白霜的霜凍,群眾稱為“黑霜”或“殺霜”。根據霜凍發生的原因,可分為平流霜凍、輻射霜凍和平流輻射霜凍。平流霜凍是冷空氣平流降溫而發生的霜凍,一般影響範圍較廣,持續時間較長。輻射霜凍是在晴天微風的夜間由於輻射冷卻而引起的霜凍。平流輻射霜凍是由於冷空氣平流降溫和輻射冷卻所形成的霜凍,一般強度較大,危害嚴重。

  相關閱讀:

  霜凍的概述

  霜凍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農業氣象災害,發生在冬春季,多為寒潮南下,短時間內氣溫急劇下降至零攝氏度以下引起;或者受寒潮影響後,天氣由陰轉晴的當天夜晚,因地面強烈輻射降溫所致,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雪上加霜”。

  霜凍對園林植物的危害,主要是使植物組織細胞中的水分結冰,導致生理乾旱,而使其受到損傷或死亡,給園林生產造成巨大損失。

  霜凍一般分為三種類型。由北方強冷空氣入侵釀成的霜凍,常見於長江以北的早春和晚秋,以及華南和西南的冬季,北方群眾稱之為“風霜”,氣象學上叫做“平流霜凍”。在晴朗無風的夜晚,地面因強烈輻射散熱而出現低溫,群眾稱之為“晴霜”或“靜霜”,氣象學上叫做輻射霜凍。

  先因北方強冷空氣入侵,氣溫急降,風停後夜間晴朗,輻射散熱強烈,氣溫再度下降,造成霜凍,這種霜凍稱為混合霜凍或平流輻射霜凍,也是最為常見的一種霜凍。一旦發生這種霜凍,往往降溫劇烈,空氣乾冷,很容易使農作物和園林植物枯萎死亡。所以這類霜凍應特別引起注意,以免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霜凍的預防方法

  灌水法

  灌水可增加近地面層空氣溼度,保護地面熱量,提高空氣溫度***可使空氣升溫2℃左右***。由於水的熱容量大,降溫慢,田間溫度不會很快下降。至於小面積的園林植物還可以採用噴水法,其方法是在霜凍來臨前1小時,利用噴灌裝置對植物不斷噴水。因水溫比氣溫高,水在植物遇冷時會釋放熱量,加上水溫高於冰點,以此來防霜凍,效果較好。

  遮蓋法

  就是利用稻草、麥稈、草木灰、雜草、尼龍等覆蓋植物,既可防止外面冷空氣的襲擊,又能減少地面熱量向外散失,一般能提高氣溫1-2℃。有些矮稈苗木植物,還可用土埋的辦法,使其不致遭到凍害。這種方法只能預防小面積的霜凍,其優點是防凍時間長。

  薰煙法

  是用能夠產生大量煙霧的柴草、牛糞、鋸木、廢機油、赤磷或其它塵煙物質,在霜凍來臨前半小時或1小時點燃。這些煙霧能夠阻擋地面熱量的散失,而煙霧本身也會產生一定的熱量,一般能使近地面層空氣溫度提高1-2℃。但這種方法要具備一定的天氣條件,且成本較高,汙染大氣,不適應於普遍推廣,只適用於短時霜凍的防止和在名貴林木及其苗圃上使用。

  施肥法

  在寒潮來臨前早施有機肥,特別是用半腐熟的有機肥做基肥,可改善土壤結構,增強其吸熱保暖的效能。也可利用半腐熟的有機肥在繼續腐熟的過程中散發出熱量,提高土溫。入冬後可用暖性肥料壅培林木植物,有明顯的防凍效果。暖性肥料常用的有廄肥、堆肥和草木灰等。這種方法簡單易行,但要掌握好本地的氣候規律,應在霜凍來臨前3-4天施用。入冬後,可用石灰水將樹木、果樹的樹幹刷白,以減少散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