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丰原式太極拳簡介

  張三丰原式太極拳對我們當代人的有很高的影響價值,無論是從它的養生價值研究還是從它的運動價值來看都很有意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武當武術響遍全世界,其中以張三丰原式太極拳最具代表性,現在有很多人學習張三丰太極拳,不僅是對武術的敬仰,更是對夢想的追求。

  長拳者,有如長江大海,滔滔不斷。十三者,即棚、擠、按、捌、探、靠等之八卦,前進後退,左顧右盼,中停,定此五行。

  張三丰原式太極拳的特色

  張三丰原式太極拳練起來快慢適中,步法靈活、執行自然、襠法可低可高,氣隨意運、身隨神行、隨屈就伸、柔中有剛、似鬆非鬆、將展未展、勁斷意不斷。 經過武當弟子傳到陳氏、楊氏等人中經改良便成了陳氏、楊氏的新型太極拳。

  張三丰太極拳的特色結合了太極各派的特點,具有綜合性,學習張三丰太極拳對我們的為人處事及世界觀都有改變。

  張三丰原式太極拳的特點

  一、強調心息相依,任其自然。其旨在於效法自然,返璞歸真,體現了道家的“天人合一”觀。

  二、以靜制動、以柔克剛的技擊原則。

  三、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成為練此拳的目標和追求。

  張三丰太極拳創拳依據結合了古代陰陽學說,並且其發力規律符合在力學原理內,因此練習張三丰太極拳對身體有很大的益處。

  四、以陰陽、五行、八卦、九宮等學說作為探討此拳原理的依據。

  五、講究神氣合一,凝神聚氣。三豐太極拳注重內丹修煉與行拳走架的結合,以深、長、細、勻為呼吸要求,以氣宜鼓盪為呼吸特徵,要求將呼吸與練形結合起來。

  六、以腰帶動,整體發勁,強調腰不動,手不發。

  七、含而不露,蓄而不發。

  八、形體動作要求。

  1、頭***提

  頭宜用頂勁,提氣貫頂才能拿住丹田內氣;肛宜用提勁,使氣機逆轉,採後天以補先天。

  2、含胸拔背

  兩肩宜鬆沉,兩肩微向里扣,則氣自任脈下行歸於下丹田內。背宜圓撐,則氣自督脈卜行注於頭頂泥丸宮內。含胸拔背易於開通任、督二脈。

  3、沉肩墜肘

  肩與肘相互連帶,肩鬆沉則肘自下墜。能沉肩墜肘則氣自達指梢,內劫彈力易於外發。聳肩則氣必滯於胸;肘不沉則力難透於指梢。

  4、鬆胯屈膝

  胯不鬆則腿必不靈,膝不塒則下盤必不穩固。屈膝時膝尖不宜超過腳尖。架低鬆胯屈膝。架高則功力必不能自然長出。

  5、扣足鬆踝

  弓步時足尖有微向內扣之意,內扣則樁穩步實。踝宜鬆活,踝關節放鬆,則足尖在上翹、下點、外撇、內扣時,均能旋轉自如。

  6、尾閭中正

  尾間位處脊柱骨末端,稱尾骶骨。尾間中正,加背部圓撐,則神自貫頂;尾間不正,脊椎不直,則下丹田內氣必難於充分上貫頭頂泥丸宮。

  7、上下相隨

  手動、足動、腰動、眼動四者須連貫一氣,同進同退。

  8、分清虛實

  步法講究的足分清虛實,防止雙重。一腿落實以求穩固全身重心,另一腿虛步以求刪伸白如,可進可退。

  9、式式連貫

  內之神意,外之招式,務須連貫一氣,如長江大河,連綿不斷,一瀉千里,氣貫長虹。

  10、效法自然

  不憋氣,不喊叫,不用蠻力、拙力,拳打千遍,身法自然。書多讀則熟,拳多練則精。熟能生巧,巧則白然。

  九、張三丰太極拳講究腰、襠、腿三功。練起來有慢的招式,也有快的招式,快慢適中,步法靈活,執行白然,檔法可高可低,氣隨意運,身隨神行,隨屈就伸,集巾有剛,似鬆非鬆,將展未展展,勁斷意不斷。

  初習此拳須先求開展,後求緊湊,乃可湊於緊密,要知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內固精神,外示安逸。達到這樣的要求,才能練到邁步有如貓行,運勁有如抽絲,氣勢有如長汀大海,滔滔不絕的境界。或如蛟龍人海,有昂首色騰之氣概,名曰頂頭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