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三十七太極拳簡介

  楊氏太極拳37式是傳統楊氏太極拳85式精簡版.由楊氏85式太極拳37個不重複的動作組成.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楊氏37太極拳套路是1997年春上開始構思創編的。太極拳是我國寶貴的武術文化遺產,它豐富的辯證四維思想,奇特的強身健體功效,優美的人體運動運律已被世人共知,在社會上也利到廣泛的推廣和民展。楊氏太極拳是眾多的術極流派中優秀的拳種之一。它的創史人是楊露禪,距今已近兩千年曆史,他的兒子楊班候,楊建候和其孫楊少候,楊澄甫各代宗師相繼為太極拳在中國武術中的地位以及開拓和發展做出了跨時代的巨大貢獻。

  特別是楊澄甫宗師,他集祖輩三代的經驗,所研製定形的八十五式太極拳已成為當代乃至今後各代傳人繼承楊氏太極拳的典範,它的運動特點和風格是招法清楚,動作規整,速度均勻,圓活連貫,虛實分明,柔和舒展,演練起來在舒柔中顯示形象,在寧靜中體現大氣迫,因此,上述這些特點再加上容易學習,楊氏太極拳就成為老少皆宜和全國最為廣泛的太極拳。

  我們將要給大家介紹的三十七式太極拳是在八十五式太極拳傳統套路上將不重複的動作基本上按順序組合而成,精簡改編的目的在於:

  1、時間短,一套演練下來,快者四分鐘,慢者八分鐘,有利於在短時間內掌握楊氏太極拳的基本功也利於進一步學習八十五式太極拳打好基礎;

  2、可做為楊氏太極拳的表演比賽套路。這個套路的特點是:A、其演練特點和風格與傳統套路一致,B、動作要求和要領與傳統套路一致,

  3、動作緊湊,內容集中,編排順達,佈局合理,既概括了傳統套路的動作,又與國家競賽要求相一致。

  “意趣環生味無窮,恰似楊柳擺春風;練到柔和優美處,行雲流水一般回。”這是我國著名楊氏太極拳家趙幼斌先生所作的一首太極拳詩。的確,太極拳很美,太極拳套路看起來樸實無華,實則在自然中蘊含著高雅,就如同一幅流暢的山水畫,優美的抒情詩,被稱為活的碉塑,流動的音樂。

  演練太極的人們,可以達到心曠神怡的境界,在美的運動中得到健康的享受,這就是太極拳的獨特魅力。楊氏太極拳正是有上述許多的優點,而被更多的愛好者所接受,成為當今海內外傳播最為廣泛的流派之一。

  要達到好的健身效果和較高的演練層次,除掌握太極拳的套路外還要從太極拳的要領上下功夫領會,概括起來就是:

  1、虛靈頂進,頂進者頭容正直,神煥於像也,虛靈者,為自然之意,不可用力,能虛靈頂進,則精神能提得起;

  2、含胸拔背,含胸即胸如挺,拔背即背如弓,是胸背骨肌肉鬆弛,身體端正則自會氣沉丹田;

  3、鬆腰斂臀,能鬆腰然生兩足有力,下盤鞏固,能斂臀則身法中正,腰胯間鬆活而徑圓不斷,故有拳論曰:“有不得,肌不得,是處必於腰腿求之。”

  4、分虛實,太極拳以分虛實為第一要義,如全身節奏在右腿則右腿為實左腿為虛,同時還要領會實腿中要賦虛,虛腿中要有實的關係,而後才能轉動軀體毫不費力;

  5、沉肩墜肘,沉肩者肩不抬,墜肘者肘不亮,能沉肩墜肘者則氣不上浮,兩臂鬆活而平重。

  在整個演練套路中還要做到:

  1、上下相隨,連綿不斷,上下相隨即一動如有不動,一靜如有不靜,手腳腰身頭總要協調完整一氣,連綿不斷即從起勢到演練結束,總要勢勢相連不時有斷續處,猶如長江大海滔滔不絕;

  2、要做到內外結合,用意不用力。所謂內外結合是說動作開,心意與之俱開,動作合心意與之俱合,做到神形相隨,所謂用意不用力是指全身骨節處處開張,不使有分毫之拙勁,意到氣到,氣到勁到,如是氣血流注,日日貫輸,久久練習則真正之內勁自得。

  總之太極拳要掌握的要領很多,要從中一點點體會,一點點感悟,日久練習,自會得其太極之神髓,正如一代太極宗師楊公澄甫曾借用了前赤壁賦詞句表達太極境界一樣:“浩浩乎如逢虛欲空,而不知其所指;飄飄乎如一師獨站,羽化而登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