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衍識石勒典故的由來介紹

  王衍是西晉末年重臣。石勒建立了後趙,是中國歷史上出身最卑微的皇帝,他曾經是個奴隸。以下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你喜歡。

  王衍識石勒典故的由來

  石勒在少年時候曾經跟著同鄉一起到洛陽做小生意。有一次,他覺得有些無聊,就登上了城東門決定拉一拉嗓子。

  正巧,王衍正在附近辦事,他聽到了這個少年的聲音就對隨從說,這個小孩子的聲音不一般,以後他說不定是能擾亂天下的大人物。他派人去抓這個小孩子,誰知晚了一步,石勒已經離開了。等到石勒長大一點,他變得又高又壯,馬上功夫非常厲害。他的父親與胡人不和,常常派他去管理胡人。饑荒到來,石勒與眾人走散了,為了一口糧食,他把自己賣給了富有的人家做了奴隸。他藉著主人家的身份拉攏了一批強盜,投靠了一個軍隊頭目,開始了他一生的征戰。

  王衍在石勒還沒有發達的時候就預知了他不平凡的一生,後人常常用王衍識石勒來比喻一個人眼光獨到,比別人早一步看出誰是有前途的人。

  王衍和石勒的第二次見面就是一決生死的時候。那個時候石勒已經當了大,他追殺了逃亡的晉軍,不巧王衍就是晉軍的司令官。兩軍交手,晉軍大敗,數十萬的兵馬全軍覆沒。石勒抓捕了王衍,並進行了深度交流。王衍分析了晉軍失敗的原因,並說自己本來是不想當官的,希望石勒能放了自己。石勒對王衍分析晉軍打敗戰的原因很認同,當他聽到王衍求饒的話就很生氣了。他諷刺王衍,你從少年就開始做官了,現在你這麼老了還在當官。你的官當得這麼大,現在還要說不想當官的話,天下就是因為有王衍這樣的人在才會變成這副德性。當晚,石勒就把王衍和其他晉軍軍官一起活埋了,兩個人的緣分就這樣結束了。

  王夷甫嘗屬族人事的事情

  王夷甫嘗屬族人事是世說新語一篇文章的開頭,意思是王夷甫曾經囑託一個族人幫他辦件事。後半部分的文章內容是這樣的。在接下來的日子裡,那個族人就沒有和王衍聯絡了,這讓王衍非常著急。王家舉辦了一場宴會,王衍就見到了這位族人,客氣地向他詢問事情辦得怎麼樣了。

  誰知那個族人當場翻了臉,臉上的神色又羞又怒,控制不住自己的火氣把食盒砸向了王衍。王夷甫沉默應對,在梳洗完後就和侄子王導一起乘牛車離開了。在牛車上,他背對著牛拿著鏡子梳理頭髮,跟王導說他的目光正在牛背上。對於王衍最後說得話,有人是這樣解釋的:它即說明了他從鏡子看到牛背的客觀事情,又說明了他對宴會事件的態度是不計較的。

  王衍出自江南實力最大的世族。他長得不僅符合當時的魏晉審美,而且書卷氣濃,放到現代,估計就是文科學霸款的校草了。他在幼年的時候曾見過大才子山濤。山濤見了他後,感嘆了一番說:“天下不知道是哪個老婦人能生下這樣的兒子,

  但耽誤天下百姓的也有可能是他。”他的預言是正確的,王衍後來雖然位高權重,卻從不思量國家大事。

  在他死了幾十年後,恆元子北伐。他登上中原的高山眺望大好山河,感嘆正是因為王夷甫的緣故才導致中原變成了一片廢墟。他的屬下替王夷甫辯解是戰亂的發生是命數,與王夷甫無關。

  王夷甫識石勒的故事

  王夷甫識石勒是一個典故,常常被用來比喻有超常的眼光能夠預知別人不尋常的未來。石勒在少年時代曾經跟隨長輩一起去做生意,某天突發奇想,倚上城樓高聲歌唱。正好在附近的王衍聽見了他唱歌,通過他的歌聲判斷出他不是一般人,以後能夠左右朝政。

  果不其然,石勒一手建立了後趙,是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出身的皇帝。後來石勒帶領兵馬攻打洛陽,王衍隨司馬越一起前去應對。誰知司馬越在半路上死了,其他一起隨軍的官員就推薦王衍當主帥。

  他帶領的大軍在石勒的鐵蹄下全軍覆沒,他自己也被俘獲了。他在被石勒殺死前,向石勒剖析了他的思想,打算用自己的口才說服石勒饒他一命。但石勒是大老粗,喜歡擺事實講道理,對王衍的話嗤之以鼻。石勒並不忍心殺王衍,但不殺他會留下無窮後患。石勒最終決定把王夷甫活埋。王夷甫在臨死前對自己的不務正業表示了懺悔,向他身邊的人說,如果他在平時的時候勉力治理國家,現在也不會落於這般田地。

  王夷甫在石勒還沒發達的時候就預知到了石勒能夠成為左右天下的人物。後來的人們通過這個故事總結出王夷甫識石勒的詞語來比喻能運用獨特的眼光判斷出他的未來。

  王夷甫在少年時代得到的評價很高,丰神如玉。眾人羨慕他擁有一雙比女人還要好看的手。好看到什麼地步呢?他喜歡在清談的時候拿著一把佛塵,他的手白嫩到幾乎與玉做成的佛塵炳融為一體。

  長大了的王衍憑藉家世先後擔任尚書、司徒等重要官職,可是由於他經常不幹實事,在歷史上留下了空談誤國的名聲。

  王夷甫婦的意思

  王夷甫婦這幾個字出現在世說新語,意思是王衍的妻子。王衍的妻子是郭氏,是相國參軍的女兒,皇后的表親。郭氏是個刁蠻的女人,常常打王衍。可是王衍能做的也不過是吩咐下人不要帶棍棒進屋。他敢怒不敢言,誰叫老婆後臺硬,他得罪不起。

  更何況郭氏的皇后表親也是這樣對皇帝的,可是皇帝並沒有呵責,這導致他也歇了一振夫綱的念頭。

  如果郭氏只是經常打罵他那也就算了,她喜歡插手王衍的政事,這給王衍帶來了很大麻煩。 他要選拔官員的時候,自己都還沒有摸清頭緒,老婆就告訴了她的方案並要求具體實施。他做官的宗旨是堅決打擊貪汙。郭氏老給他拆臺子,藉著皇后的名頭大肆斂財,數錢數得手抽筋。 她對錢有著一種天生的敏感,只要有人說到錢,她興奮的樣子就像是餓狼看到了肉。王衍心裡就非常害怕,常常夢見自己家因為郭氏的貪婪被抄家了。郭氏對他又打又罵,說她有個皇后表親怕什麼,一切有她兜著。

  王衍有個同鄉,叫李陽。他名震京城,郭氏非常害怕他。一天晚上兩人要睡覺的時候,又談起了金錢這個話題。王衍特地談起了李陽,對郭氏說:“現在李陽已經知道我們家乾的犯法的事了,本來打算拿著證據直接送我們下大獄。但我和他是同鄉,他打算饒過我們,你以後還是不要再幹貪財的事了。”後來郭氏的行為稍稍收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