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有趣的故事有哪些

  三國時期,正統觀念的主導面已由春秋戰國的“擁正統”發展為“爭正統”。那你知道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三國有趣的故事,歡迎大家閱讀。

  三國有趣的故事:張飛飲酒欺張郃

  劉備派身邊虎將張飛領兵駐巴西,準備進攻曹操的漢中。曹操的大將張郃立即領兵3萬,前來防禦。他安置三座大寨,一名宕渠寨,一名矇頭寨,一名蕩石寨, 全部佔據險要,多置滾水雷石,堅守不出。張飛進兵,離宕渠10裡安扎營寨,隨即引兵前來挑戰。張郃卻只在山上吹號擂鼓,飲酒作樂,就是不肯下山交戰。張飛 氣壞了,可又不敢上山強攻,只好回營。第二天,張飛的部將雷銅前去叫陣,張郃還是不出。雷銅氣忿不過,上山強攻,被一陣漣水雷石打了下來,又遭蕩石、矇頭 兩寨曹兵攻殺,大敗而回。第三天,張飛又去挑戰,叫士兵破口大罵,希望張郃經不起痛罵,下山來戰。可是張郃就是不上當,他也傳令士兵在山上還罵。一時間, 汙言穢語你來我往,哪裡還有一點戰場的樣子,倒像是潑婦罵街了。

  如此相持50餘日,張飛眉頭一皺,計上心來,索性就在宕渠山下紮起大寨,也不去罵陣挑戰了,每日只是飲酒,喝醉了便坐在山前亂罵。

  劉備派人犒賞部隊,使者見張飛終日飲酒,急忙回來報告。劉備大驚,急問諸葛亮如何處理?哪知諸葛亮卻說:“張既然愛喝酒,就讓他喝好了。只是軍中恐 怕沒什麼好酒,成都的佳釀卻極多,可以派出3輛大車,送50甕好酒至軍中,讓張喝個痛快。”劉備一聽更急了,忙說:“張飛從來都是喝酒誤事,軍師你怎 麼還要送酒給他呢?”諸葛亮笑著說:張飛與張郃相待已有50餘日,他每次醉酒之後便坐在山前辱罵,這可不是貪林,而是他戰勝張郃的計策。劉備將信將疑,便 派魏延前去送酒,到後也可幫助張飛。魏延領命,送美酒來到張飛軍中。張飛拜謝收訖,便命令魏延與雷銅各領一軍,作右左兩翼,一旦看到軍中紅旗升起,便可進 兵。同時又叫人把酒擺在帳下,讓士兵們搖旗擊鼓,痛飲起來。

  這下張郃可受不了了。他登上山頂一看,只見張飛正坐於帳下飲酒,令2個小兵在面前摔跤,用以取樂。張郃大怒,心說:“張飛你欺負我欺負得太厲害了,難道我還真的怕你不成?”隨即傳令,晚上下山去劫張飛的大寨,並命令矇頭與蕩石二寨的曹軍也前來支援。

  這天晚上,張郃趁著微明月色,領兵從山倒下來,一直走到張飛寨前。只見張飛還在帳中飲酒。張郃大喊一聲,領兵殺了進來。一槍刺去,卻見張飛仍然不動,原 來是個草人。張郃心知中計,急忙回馬。猛聽帳後數聲炮響,一將領先殺出,豹眼圓睜,聲如巨雷,正是張飛。當即二將便拚殺起來。打了三五十回合,張郃心急, 心想矇頭、蕩石兩寨的救兵怎麼還不到呢?他哪裡知道,這兩寨的救兵已被魏廷、雷銅殺退,連大寨也被奪了。張郃正焦急之間,猛見宕渠山上火光通明,知道大寨 已被張飛的幾軍奪了,倉忙逃到瓦口關去了。

  張飛大獲全勝,一戰連奪3寨,派人去成都報告劉備。劉備大喜,這才相信張飛喝酒是計,只是要藉此引誘張郃下山而。

  三國有趣的故事:曹操烏巢燒糧草

  關羽斬了顏良、文丑,這兩場仗打下來,袁軍將士被打得垂頭喪氣。但是袁紹不肯罷休,一定要追擊曹操。監軍沮授說:“我們人儘管多,可沒像曹軍那麼勇猛;曹軍雖然勇猛,但是糧食沒有我們多。所以我們還是堅守在這裡,等曹軍糧草用完了,他們自然就不戰自敗了。”

  袁紹根本不聽沮授勸告,命令將士繼續進軍,一直趕到官渡,才紮下營寨。曹操的人馬也早已回到官渡,佈置好陣勢,堅守營壘。衰紹看到曹軍守住營壘,就吩咐兵士在曹營外面堆起土山、築起高臺,讓兵士們在高臺上居高臨下向曹營射箭;曹軍只得用盾牌遮住身子,在軍營裡走動。

  就這樣,雙方在官渡相持了一個多月。日子一久,曹軍糧食越來越少。但是,袁紹的軍糧卻從鄴城源源運來。

  袁紹派大將淳于瓊帶領萬人馬送運軍糧,並把大批軍糧囤積在離官渡40裡的烏巢。

  袁紹的謀士許攸探聽到曹操缺糧的情報,向袁紹獻計,勸袁紹派出一小支兵馬,繞過官渡,偷襲許都,袁紹很冷淡地說:“不行,我要先打敗曹操。”

  許攸還想勸他,正好有人從鄴城送給袁紹一封信,說許攸家裡的人在那裡犯了法,已經被當地官員逮了起來。袁紹信,把許攸狠狠地罵了一通。許攸又氣又恨,想起曹操是他的老朋友,就連夜逃出袁營,投奔曹操。

  曹操在大營裡剛脫下靴子想睡,聽說許攸來投降他,高興得光著腳板跑出來。他拍手歡迎許攸,說:“哎呀,您肯來。我的大事就有希望了。”

  許攸坐下來說:“袁紹來勢很猛,您打算怎麼對付他?現在您的糧食還有多少?”曹操說:“還可以支援一年。”許攸冷冷一笑,說:“沒有那麼多吧!”曹操改口說:“對,只能支援半年了。”許攸裝出生氣的樣子說:“您難道不想打敗袁紹嗎?為什麼在老朋友面前還說假話!”

  曹操只好實說,軍營裡的糧食,只能維持一個月,許攸說:我知道您的情況很危險,特地來給您報個信。現在袁紹有萬多車糧食、軍械,全都放在烏巢。淳于瓊的防備很鬆,您只要帶一支輕騎兵去襲擊,把他的糧草全部燒光,不出三天,他就不戰自敗了。

  曹操得到了這個重要情報,立刻把曹洪等人找來,吩咐他們守好官渡大營,自己帶領5000騎兵,連夜向烏巢進發。他們打著袁軍的旗號,沿路遇到袁軍的崗哨 查問,就說是袁紹派去增援烏巢的。袁軍的崗哨沒有懷疑,就放他們過去了。曹軍到了烏巢,就圍住烏巢糧屯,放起大火,把1萬車糧草,燒得一乾二淨。烏巢的守 將淳于瓊匆匆應戰,也被曹軍殺了。

  正在官渡的袁軍將士聽說烏巢起火,都諒慌失措。袁紹手下的大將張郃、高覽帶兵投降。曹軍乘勢猛攻,袁軍四下逃散。

  釜底抽薪出自《呂氏春秋。數盡》:“夫以湯止沸,沸愈不止。去其火,則止矣。”從鍋底下抽掉柴火,比喻解決問題應著重消除引進問題的根本原因。這個計謀 在軍事鬥爭上應用得比較多。當強大的敵方不能正面阻擋時,不去直接抗擊敵人的鋒芒,而是用削弱敵人的氣勢的辦法去戰勝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