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經典的故事

  魏、蜀、吳三國是我國曆史上的分裂時期。那你知道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閱讀。

  :曹操烏巢燒糧草

  關羽斬了顏良、文丑,這兩場仗打下來,袁軍將士被打得垂頭喪氣。但是袁紹不肯罷休,一定要追擊曹操。監軍沮授說:“我們人儘管多,可沒像曹軍那麼勇猛;曹軍雖然勇猛,但是糧食沒有我們多。所以我們還是堅守在這裡,等曹軍糧草用完了,他們自然就不戰自敗了。”

  袁紹根本不聽沮授勸告,命令將士繼續進軍,一直趕到官渡,才紮下營寨。曹操的人馬也早已回到官渡,佈置好陣勢,堅守營壘。衰紹看到曹軍守住營壘,就吩咐兵士在曹營外面堆起土山、築起高臺,讓兵士們在高臺上居高臨下向曹營射箭;曹軍只得用盾牌遮住身子,在軍營裡走動。

  就這樣,雙方在官渡相持了一個多月。日子一久,曹軍糧食越來越少。但是,袁紹的軍糧卻從鄴城源源運來。

  袁紹派大將淳于瓊帶領萬人馬送運軍糧,並把大批軍糧囤積在離官渡40裡的烏巢。

  袁紹的謀士許攸探聽到曹操缺糧的情報,向袁紹獻計,勸袁紹派出一小支兵馬,繞過官渡,偷襲許都,袁紹很冷淡地說:“不行,我要先打敗曹操。”

  許攸還想勸他,正好有人從鄴城送給袁紹一封信,說許攸家裡的人在那裡犯了法,已經被當地官員逮了起來。袁紹信,把許攸狠狠地罵了一通。許攸又氣又恨,想起曹操是他的老朋友,就連夜逃出袁營,投奔曹操。

  曹操在大營裡剛脫下靴子想睡,聽說許攸來投降他,高興得光著腳板跑出來。他拍手歡迎許攸,說:“哎呀,您肯來。我的大事就有希望了。”

  許攸坐下來說:“袁紹來勢很猛,您打算怎麼對付他?現在您的糧食還有多少?”曹操說:“還可以支援一年。”許攸冷冷一笑,說:“沒有那麼多吧!”曹操改口說:“對,只能支援半年了。”許攸裝出生氣的樣子說:“您難道不想打敗袁紹嗎?為什麼在老朋友面前還說假話!”

  曹操只好實說,軍營裡的糧食,只能維持一個月,許攸說:我知道您的情況很危險,特地來給您報個信。現在袁紹有萬多車糧食、軍械,全都放在烏巢。淳于瓊的防備很鬆,您只要帶一支輕騎兵去襲擊,把他的糧草全部燒光,不出三天,他就不戰自敗了。

  曹操得到了這個重要情報,立刻把曹洪等人找來,吩咐他們守好官渡大營,自己帶領5000騎兵,連夜向烏巢進發。他們打著袁軍的旗號,沿路遇到袁軍的崗哨 查問,就說是袁紹派去增援烏巢的。袁軍的崗哨沒有懷疑,就放他們過去了。曹軍到了烏巢,就圍住烏巢糧屯,放起大火,把1萬車糧草,燒得一乾二淨。烏巢的守 將淳于瓊匆匆應戰,也被曹軍殺了。

  正在官渡的袁軍將士聽說烏巢起火,都諒慌失措。袁紹手下的大將張郃、高覽帶兵投降。曹軍乘勢猛攻,袁軍四下逃散。

  釜底抽薪出自《呂氏春秋。數盡》:“夫以湯止沸,沸愈不止。去其火,則止矣。”從鍋底下抽掉柴火,比喻解決問題應著重消除引進問題的根本原因。這個計謀 在軍事鬥爭上應用得比較多。當強大的敵方不能正面阻擋時,不去直接抗擊敵人的鋒芒,而是用削弱敵人的氣勢的辦法去戰勝敵人。

  :英雄所見略同

  關羽圍攻曹仁於樊城,因孫權掩襲其後,只好撤圍回兵抵禦。

  曹仁等人都說:“關羽現在必已憂心如焚、六神無主,追之當可生擒”。趙 儼說;“孫權見關羽兵圍樊城,便在其後方發起了進攻,想趁機大撈一把。看到關羽回兵子,便送信求降於我們,這是他害怕我們趁他們雙方交戰力疲時發起攻擊, 一起被滅。孫權隨著形勢的變化,便會相應改變決策,從中謀利。我們就應該針鋒相對,你想得好處,我們就是不讓你得。你想消滅關羽,吞併荊州,我們就是不去 相助。關羽現在雖然孤危了,我們還是應該留下他來,使之與孫權作對。如果我們深入追去的話,事情就會完全掉轉過來。我們一旦打敗了關羽,此地的均勢便會被 打破,孫權害怕關羽滅亡後我們進而進攻他的東吳,因而必會反過來與關羽謀和,共同對付我們。所以,我們還是不追為妙。我想,曹公對這件事的考慮,肯定會與 我的考慮一樣。”

  果然,曹操聽說關羽退兵了,怕諸將前去追擊,引起魏、蜀、吳三國形勢的劇變,立刻急信命令曹仁不要追擊,與趙儼的所慮完全相同。真是英雄所見略同。

  :司馬昭聲東擊西大敗蜀軍

  公元262年,司馬昭開始籌劃滅蜀的大計,他命令青州、徐州、兗州、豫州,荊州、揚州積極製作戰船,又令唐諮專門臨督製作大海船,表面上看起來是要大 舉進攻東吳。暗中卻派鍾會、鄧艾等人集結重兵於魏蜀邊界,密作進攻西蜀的準備。這番苦心果然沒有白費,酉蜀姜維不明就理,沒有作防禦的準備,反而自擁大兵 準備伺機攻伐魏國。

  第二年,司馬昭的準備工作就緒了,便令鄧艾牽制姜維回顧,由鍾會取道斜谷,駱谷進攻。姜維得知鍾會巳攻入蜀境,倉忙回兵據守劍閣。卻由於防禦不足,被鄧艾的大軍乘虛而入,直搗酉蜀的中心腹地,大敗蜀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