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學好各科有哪些好的方法

  學好高中的各科,是面對高考的唯一途徑,偏科的孩子總不能拿到高分,對各科的均衡學習才是王道。下面是小編分享的高中各科的學習方法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高中各科的學習方法介紹

  學科:語文

  準備《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語文教師:初中學習文言文只是為了考試,很難適應高強度的文言文教學,以至於學生們剛入高中便談“文言”色變。進入高中前準備好工具書《古漢語 常用字字典》、《文言文基礎知識手冊》。高中教材所選的文言文數量多,篇幅長,難度大,提前閱讀能有效克服學習的畏難情緒。

  學科:數學

  利用假期進行高中預習

  數學組組長:高中數學內容抽象,多研究變數、字母,不僅注重計算,而且還注重理論分析,這與初中相比增加了難度。暑假假期很長,在這個時間裡, 可以進行高中數學的預習,在預習中,一定要站在系統的高度去接受知識,把初中的知識、方法歸入到高中新的系統中來,從而很好地利用初中所學,消除初高中數 學差異所帶來的困難,儘快進入高中的學習狀態。

  學科:英語

  養成閱讀英語文章的習慣

  骨幹教師:為能儘快適應高中英語的學習,應該及早著手把初中階段的詞彙再熟悉一遍。高中英語閱讀佔有很大的比重,學生必須從高一開始養成閱讀英 語文章的習慣。很多初中生認為英語背背答案就可過關,這種想法對升入高中後的英語學習是極為不利的,進入高中後不能靠背答案過關,所學所考的內容應該都是 向高考看齊的。

  學科:生物

  暑假把課本當課外讀物

  骨幹教師:建議中考考生在暑假找來4本初中生物課本作為課外讀物,認真瀏覽閱讀一遍,做到初步瞭解生命的特徵、生物體的結構層次、生命的延續和 發展以及生物與環境的內容,對生物學的內容有所瞭解,特別關注課本中所涉及到的基本生物學概念和名稱,例如:病毒、細菌、真菌;細胞和細胞結構;簡單瞭解 初中課本中介紹的基本生物學理論,例如孟德爾的遺傳規律、達爾文的進化理論等。

  學科:化學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優秀教師:高中化學,課前預習是主動學習的策略。對於新課,主要記下老師講課的提綱、要點,以及老師的分析。對於複習課,主要記下老師引導提煉的知識主線。對於習題課,主要記下老師指出屬於自己的錯誤或對自己有啟迪的內容。

  對化學的重要用語,如化學式、化學方程式等,在進行課前預習或課後複習時不妨一邊閱讀,一邊書寫。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學科:地理

  不要照抄老師的板書

  地理組組長:高中地理知識量大,每節都有新內容,如果跟不上進度,往往會出現“消化不良”或“負債”現象。學習高中地理要會積累,就是儲備信 息。一是來源於課外學習資料,二是來源於課堂上。注意記課本上沒有的和典型解題思路與技巧,以及自己不懂的。切記,不要照抄老師的板書內容而影響聽課。

  學科:物理

  注意這七個環節

  物理教師:運用數學工具解決物理問題在初中物理教學中並不突出,到高中物理教學中已經成為能否處理各種實際問題的至關重要手段了。建議抓住“高 一”這一年。高一要是學好了,高中物理肯定就會學了。在學習上有如下七個環節:課前預習→專心上課→及時複習→獨立作業→解決疑難→系統總結→訓練提升。 在學習中體會到樂趣,才能取得好的成績。

  學科:政治

  做一個關心政治的人

  政治組組長: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是取得成績的保證。關心時事。政治學科的特點是思想性、時政性較強,要求學生要多關注社會、國家大事,做一個關 心政治,關心生活的人,做到理論聯絡實際。建立知識網。知識間總是有一定聯絡的,在學習中要善於發現這種聯絡,並建立知識間的聯絡,做到融會貫通,努力提 高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學科:歷史

  讀讀《中華上下五千年》

  歷史教研組組長:高中歷史採用模組+專題的體例。這種編寫模式使得歷史事件時序顛倒、跳躍性大,割裂了一些完整的事件。假期中,同學們可以讀些相關書籍,如《中華上下五千年》、《世界上下五千年》和一些人物傳記。

  高中生高效的學習方法

  一、轉變認識

  高中階段學習的內容較多,知識範疇擴大,要求也提高了許多。對於許多高中生,經常這科上去了,那科又下來了,某次考試有科不及格也是常有的事。所以,轉變認識,首先,要對此有客觀的認識,要認識到問題的普遍性和不可避免性。既然是正常的就不要著急﹑煩躁,但一定要用積極的思想研究問題,要用積極的態度面對問題,要用積極的行動解決問題。其次,要在改進學習方法上下功夫。影響學習效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客觀原因外,學生是否從自身實際出發選用學習方法等都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果。有的同學也想改進方法,但總是感到時間不夠,不捨得將寶貴的時間用在學習和改進學習方法上。而統統將時間投入到具體科目的學習上,殊不知這正是犯了一個極大的錯誤。這裡介紹的良性迴圈學習法對高三年級的同學是一種簡便易行﹑立竿見影的複習方法。再次,在掌握了適合自己的一套學習方法的同時,還要有一套可行的複習計劃。剩下的時間畢竟是有限的,在這樣的形勢下,只有從戰略的高度來制訂計劃﹑多上求學網,處理問題才能決勝於千里之外,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明確戰略

  明確戰略就是從全域性的角度來制訂複習計劃。從全部考試科目來看問題,而不是就一科論一科地看問題。戰略高度就是每次考試結束後試卷發下來時,將各科存在的問題放在一起分成三類,對每一類問題制訂出不同的策略。分類方法是:

  第一類問題是會的卻做錯了的題。分明會做,反而做錯了的;心知肚明是很有把握的題,卻沒做對;還有明明會又非常簡單的題,卻是落筆就錯;確實會,答案就在嘴邊盤旋,卻在考場上怎麼也回憶不起來了。有時一走出考場立即就想起來了;有時試卷發下來一看,都不太相信是自己答的,當時在考場上怎麼會做成這個樣子等等。這類問題是低階錯誤。出現這類問題是考試後最後悔的事情。所以一定要經常做題練習。

  第二類問題是模稜兩可似是而非的問題。就是第一遍做對了,一改反而改錯了,或第一遍做錯了,後來又改對了,或回答不嚴密﹑不完整的等等。這類問題是記憶的不準確,理解的不夠透徹,應用的不夠自如的問題。

  第三類問題是不會的題。由於不會,因而答錯了或蒙的。這是沒記住﹑不理解,更談不上應用。

  策略安排是:消滅第一類問題;攻克第二類問題;暫放第三類問題。有些同學對待三類問題的策略與此不同,方法有別,有人重點攻第三類問題;輕視第二類問題;忽略第一類問題。這套方案對於個別同學可能有效果,但對於絕大多數同學收效甚微,經常是事倍功半,不可取。還有一些同學是按科目找問題來解決問題。按科目找問題沒錯,重要的是將各科的問題集中到一起分類。就差這一步,效果就相去甚遠。將問題分好類後,首先要消滅第一類問題。

  三.消滅第一類問題

  許多人將第一類問題歸結為“馬虎”,基於這種認識,所以屢錯屢犯總也根除不掉。有人認為“馬虎”不是什麼大問題,稍一留意即可剷除。但事實上這類問題的反覆發生率很高。其根源在“馬虎”的說法是一種定性的認定,沒有定量。既是定性,則範圍不清,形狀不定,很模糊。消滅沒消滅不很清楚。這次消滅了,下次可能又冒出來了。所以,我的辦法共有六點:

  1.必須明確﹑具體地找出問題之所在

  如有的題做錯了,是由於審題出現失誤,看錯數字等造成的,那就定義為“審題錯誤”;有的題做錯了是由於計算出現差錯造成的,那就定義為“計算錯誤”;有些錯誤是在草紙上做對了,往試卷上一抄就寫錯﹑漏掉了,那就定義為“抄寫錯誤”;有些錯誤是字﹑詞或字母﹑符號等寫顛倒了,那就定義為“筆誤錯誤”等等。總之,一定要定義準確﹑清晰﹑具體。

  2.是一定要定量

  就是將這次考試的全部科目放在一起分析,查出每種錯誤共有幾處。各科老師已經對試卷進行了分析﹑講評,這非常重要,同學們一定要記住老師講的。但是老師多半側重對解題思路﹑解析過程﹑解題方法等的分析。數學老師不太可能分析英語的試卷,語文老師也不太可能分析化學的試卷。學生自己一定要將全部科目放在一起,定量地找出每種錯誤究竟有幾處。比如這次“審題錯誤”共七處;“計算錯誤”共五處;“塗改錯誤”共八處……

  3.定目標

  將定量找出的每一種錯誤,設定一個經過幾次要將其減少到趨近於零的目標值。如“審題錯誤”,我的目標是七處→五處→三處→零;“計算錯誤”,我的目標是五處→兩處→零等。

  4.將確定的目標用白紙黑字寫出來

  對於自己的低階錯誤,僅僅是認識到,找出來,定了目標還不夠,必須用書面的形式表達出來,這樣才能發揮潛意識的能量。可以寫在發下的試卷上,也可以單獨寫在紙上﹑本上,如能專門準備個“備忘錄”則是最好的辦法。至此,說明該生已經初步掌握了總結的方法,具備了人生的一項重要能力──總結能力。總結並訂出目標,這只是解決了問題的2/5,更重要的,大量的工作是後3/5.

  5.改進方法

  改進方法要具有針對性﹑實用性﹑有效性。當然,改進方法會因人而異,還要有個探索的過程,但要認真思考,積極探索。在此推薦幾種方法,如“審題錯誤”是否出在急和慌上或是觀察不夠準確。為什麼急和慌呢?為什麼觀察不準確呢?可能是考試方法不當,可能是心理存在問題或是外界干擾刺激等。

  這裡介紹一種簡便易行的通用方法──慢審題,快解題。這即是有人所說“袖手在前,疾書在後”的應試答題快慢觀。再如“計算錯誤”是否由於草紙用得太亂。在考試時,草紙上的演算不能太亂。亂不亂的分界是當回頭查詢時,你能否找到看清。又如“抄寫錯誤”、“筆誤錯誤”,可以用檢查程式予以解決。總之,你的改進方法針對性強否?實用性突出否?有效性明顯否?如能滿足這些要求,對你就是好方法。

  6.驗證

  第一類問題是會的做錯了,掌握的丟分了,這是低階的錯誤。這是每次考試後最後悔的事情。但第一類問題沒有必要反覆唸叨它,加強它。而是定好目標,選好改進方法。再考試時腦袋裡想的不是分數﹑名次,也不要定分數﹑名次的目標,更不要在心中鎖定某某同學,一定要超過他等等。而一定要按著自己的既定方針目標實施。考前可看一下備忘錄,考後驗證只要是按計劃減少了自己的第一類問題,這次考試就可以認定為考成功了。若能超計劃完成目標值,則可歡呼慶祝了。而這次考試至下次考試期間,重點要解決的是第二類問題。

  高中生好的學習習慣

  一.學習未動,興趣先行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句話是非常有道理的,它深刻地闡釋了學習興趣對於學習的作用。之所以把興趣放在首位,也是因為興趣是十分重要的。興趣能夠排程人的更多的精力在某一方面。如果你把興趣調整到學習上,那你就比別人多了許多精力,勝算也就大一些。

  培養興趣也並非一件難事。在這裡我只介紹兩種方法。

  可以利用人的條件反射,如果一個人總是疲勞時候讀書學習,他一學習就想睡覺,長此以往,學習和睡覺建立了條件反射,學習的時候就總是無精打采的。這就是有些人上課總愛睡覺的緣故了。你可以在學習前做一些使自己身心愉悅的事情,學習的時候保持這種愉悅的心情。以後,愉快與學習就形成了條件反射,一學習就高興,一高興就學習。這樣就做到了培養學習的興趣。不關學習,其他方面也可以這樣做。

  興趣需要別人的讚揚和鼓勵。當你需要針對某一方面的興趣時,你先硬著頭皮做這種並不願意做的事情,並投以很大的熱情,爭取做得好一點。得到別人的誇獎和鼓勵,自然就更願意做了,這樣也可以培養興趣。

  可以說:興趣是學習中最活躍的因素,是影響學習成績的主導因素,決定著學習中的一切其他方面。必須重視興趣。

  二、務學與求道

  還是要引用孔子的一段話:“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可不是隨便說說,是有著深刻內涵的。它揭示了務學與求道的基本關係。

  務學就是學知識學本領,掌握技能;而求道是通過學習進一步思考得來的有關事物一般規律的普遍真理***在這裡可以認為是那些有實踐意義的理論***。務學與求道又可以理解為理論和實踐之間的關係。

  務學與求道必須協調發展,保證二者同步實施,同步發展。

  務學和求道結合的好處很多,如果你感興趣,可以找出蘇軾的《日喻》來讀讀,那裡已經敘述得很清楚了。搞好務學與求道之間的關係,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在思考和實幹結合上,二是在研究學習方法和實踐學習方法上。思考和實幹必須結合:在學習中應該善於思考,從學到的每一點經過思考能夠擴展出許多知識,這樣就豐富了你學習的內容。這裡僅舉一例。初二物理學習壓強時涉及了連通器原理。書上是這樣寫的:“上端開口、下部連通的容器叫連通器,連通器裡的水不流動時,各容器中的水面總保持相平。”那麼就可以這樣思考上端不開口的是什麼樣子的***託利拆裡管***,思考下部不連通改為上部連通是什麼***虹吸現象***,思考連通器中不裝水而裝了兩種不同的液體會怎樣***液體壓強的計算***,思考連通器中的水如果流動會怎麼樣***液體流速對壓強的影響***,思考連通器有哪些應用***船閘的原理***,思考在一個水面施加壓力,另一個水面產生向上的壓力是多少***帕斯卡定律,千斤頂的原理***,思考如何證明水面會相平***平衡力***。一個定義,引出了7個思考。這樣你的知識就大大地豐富了。

  研究學習方法和實踐學習方法必須結合:通過思考得到了學習的方法,就一定要試一試,通過嘗試為自己積累許多寶貴的經驗,通過反覆的思考這些經驗又能夠想出新的學習方法。這樣可以不斷的有新的學習方法。這才是確定學習方法的方法。

  搞好了務學與求道的關係,是使自己永遠更新知識,豐富自己的頭腦的必要條件,也是不斷保持最新、最適用於自己的學習方法的要點。堅持思考與學習同步發展代表著先進的學習方法的發展要求,代表著先進學習理論的前進方向,代表了掌握最廣大知識的能力水平。務學與求道必須協調發展,二者要同步實施,同步發展。

  三、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祕訣

  愛迪生說過:“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祕訣。”自信在學習中是十分重要的,而且自信是學習的過程中容易忽視的部分之一。有時候學習成績不好,人們往往歸結於自己的不夠努力,或者不夠聰明,往往忽視心理上對學習成績的巨大影響。可以說:心理上的調整是要重於學習方法、學習態度***努力與否***的。在學習中,心裡安靜,就能夠踏下心來認真學習,做題;心理積極就能夠不斷地將壓力轉化為動力,促進自己的前進;同樣的,心裡信任自己,總並不盲目地認為自己是對的,就能夠不胡亂猜忌自己已經做出來的答案。這點看似很小,但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一是考試的時候,你會省下時間去檢查那些自己確信正確的題目,一是考試以後你心裡會變的有根。其實自信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個成功者必備的素質。自信心不是無端地建立起來的,而是自己要有過硬的本領紮實的基礎。這些會在下文中寫到的。

  做理科題應該能夠做到:做完之後自己就知道正確與否。其實自信就是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對題。它所起到的作用是將你已有的能力極大的發揮出來。他在你學習的過程中處處有所體現,所以它的作用的確是很大的。

  你如果要創造自信,關鍵的就是要把自己放在一個強者的地位。如果你有強的科目,那你就可以找一個在這方面不如你的,對他說:“我決定要幫你學某某科的,有什麼需要我幫忙的嗎?”給他講題,給他找題做。這是創造自信一個非常好的辦法。也可以做一點別人多忽視的題,使成績有很快的上升,也能夠增強自信。自信是最大限度發揮自己能力的前提條件。如果你有自信,你就可以說自己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成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