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道視訊

  茶道是在一定的環境下所進行的茶事活動,茶道對環境的選擇、營造尤其講究,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

  【傳統泡法】

  一、特色:道具簡單,泡法自由十分適合大眾飲用。

  二、沖泡步驟:

  燙壺:將沸水衝入壺中至溢滿為止.

  倒水:將壺內的水倒出至茶船中。

  置茶:這是比較講究的置茶方式,將一茶漏斗放在壺口處,然後用茶匙撥茶入壺。

  注水:將燒的水注入壺中,至泡沫溢位壺口。

  倒茶:

  1、先提壺沿茶船沿逆行轉圈,用意在於颳去壺底的水滴,俗稱“關公巡城”***是因為一般壺都是紅色,剛從茶池中提出時熱氣騰騰,有如關公威風凜凜,帶兵巡城***,注意磨壺時的方向,右手執壺的歡迎喝茶時要逆時針方向磨,送客時則往順時針方向磨,如是左手提壺,則反之。

  2、將壺中的茶倒入公道杯,可使茶湯均勻。

  3、另一種均勻茶的方法是在用茶壺輪流給幾杯同時倒茶,當將要倒完時,把剩下的茶湯分別點入各杯中,俗稱“韓信點兵”。注意倒茶時不能一次倒滿一杯,至七分滿處為好。

  分茶:將茶中的茶湯到入茶杯中,以七分滿為宜。

  奉茶:自由取飲,或由專人奉上。

  去渣:用渣匙將壺中茶渣清出。

  以備後用:客人離去後,洗杯,洗壺以備下次用。

  【潮州式泡法】

  1、特色:針對較粗製的茶,使價格不高的一般茶葉能泡出不凡的風味。講究一氣呵成,在泡茶過程中不允許說話,儘量避免干擾,使精、氣、神三者達到統一的境界。對於茶具的選用,動作,時間以及茶湯的變化都有極高的要求。***類似於日本茶道,只比其遜於對器具的選用***

  2、沖泡步驟:

  備茶具:泡茶者端坐,靜氣凝神,右邊大腿上放包壺用巾,左邊大大上腿放擦杯白巾,桌面上放兩面方巾間放中深的茶匙。

  溫壺、溫盅:滾沸的熱水倒入壺內,再倒入茶盅。

  幹壺:持壺在包壺用巾布上拍打,水滴盡後輕輕甩壺,向搖扇一樣,手腕要柔,直至壺中水份完全乾為止。

  置茶:以手抓茶,視其乾燥程度以定烘茶長短。

  烘茶:置茶入壺後,若茶葉在抓茶時,感覺未受潮,不烘也可以,若有受潮,則可多烘幾次。烘茶並非就火爐烤,而是以水溫烘烤,如此能使粗製的陳茶,黴味消失,有新鮮感,香味上揚,滋味迅速溢位。***潮州式所用的茶壺密封性要很好,透氣孔要能禁水,烘茶時可先用水抹溼接合處,以防沖水時水份滲進。***

  洗杯:洪茶時,將茶盅內的水倒入杯中。

  沖水:烘茶後,把壺從池中提起,用壺布包住,搖動,使壺內外溫度配合均勻,然後將壺放入茶池中,在將適溫的水倒入壺中。

  搖壺:沖水滿後,迅速提起,至於桌面巾上,按住氣孔,快速左右搖晃,其用意在使茶葉浸出物浸出量均勻。若第一泡搖四下,則第二泡,第三泡則順序減一。

  倒茶:按住壺孔搖晃後,隨即倒入茶海。第一泡茶湯倒完後,就用布包裹,用力抖動,使壺內上下溼度均勻。抖壺的次數與搖次數相反。第一泡搖多抖少,往後則搖少抖多。

  分杯:潮州式以三泡為止,其要求是,三泡的茶湯須一致,所以在泡茶過程中不可分神,三泡完成後,才可如釋重負與客人分杯品茗。

  注:以上只是潮州的雜派泡法。

  【安溪式泡法】

  1、特色:安溪式泡法,重香,重甘,重純,茶湯九泡為限,每三泡為一階段。第一階段聞其香氣是否高,第二階段嘗其滋味是否醇,第三階段看其顏色是否有變化。所以有口訣曰:

  一二三香氣高。

  四五六甘漸增。

  七八九品茶純。

  2、沖泡步驟:

  備具:茶壺的要求與潮州式泡相同,安溪式泡法以烘茶為先,另外準備聞香杯。

  溫壺、溫杯:溫壺時與潮州無異,置茶仍以手抓,唯溫杯時裡外皆燙。

  烘茶:與潮州式相比,時間較短,因高階茶一般儲存都較好。

  置茶:置茶量依茶性而定。

  沖水:沖水後大約十五秒中即倒茶。***利用這時間將溫杯水倒回池中***。

  倒茶:不用公道杯,直接倒入聞香杯中,第一泡倒三分之一,第二泡依舊,第三泡倒滿。

  聞香:將品茗杯及聞香杯一齊放置在客人面前。***品茗杯在右,聞香杯在右***

  抖壺:每泡之間,以布包壺,用力搖三次。***抖壺是使內外溫度,開水衝入後不搖是為使其浸出物增多。這與潮州式在搖壺意義恰恰相反,因為所用的茶品質不同。

  注:安溪在福建省南安縣西,產茶自古聞名。安溪式的泡法是用鐵觀音,武夷茶之類的輕火茶。

  中國茶道沖泡步驟

  [烹煮泉水]

  沏茶擇水最為關健,水質不好,會直接影響茶的色、香、味、只有好水好茶味才美。沖泡安溪鐵觀音,烹煮的水溫需達到80---100攝氏度,這樣才能體現各種茶獨特的香韻。

  [沭霖甌杯]

  “沭霖甌杯”也稱“熱壺燙杯”。先洗蓋甌,再洗茶杯,這不但是保持甌杯有一定的溫度,以講究衛生,起到消毒作用。

  [觀音入宮]

  右手拿起茶鬥把茶葉裝入,左手拿起茶匙把名茶鐵觀音裝入甌杯,美其名曰:“觀音入宮”。

  [懸壺高衝]

  提起水壺,對準甌杯,先低後高衝入,使茶葉隨著水流旋轉而充分舒展。

  [春風拂面]

  左手提起工甌蓋,輕輕地在甌面上繞一圈把浮在甌面上的泡沫颳起,然後右手提起水壺把甌蓋衝淨,這叫“春風拂面”。

  [甌面醞香]

  中國茶葉有六大類,其中紅茶全發酵,綠茶不發酵,烏龍茶是半發酵。茶葉下甌沖泡,須等待一至兩分鐘,這樣才能充分地釋放出獨特的香和韻。沖泡時間太短,色茶葉之家訊息,香味顯示不出來,太久會“熟湯失味”。

  [三龍護鼎]

  斟茶時,把右手的拇指、中指夾住甌杯的邊沿,食指按在甌蓋的頂端,提起蓋甌,把茶水倒出,三個指稱為三條龍,蓋甌稱為鼎,這叫“三龍護鼎”。

  [行雲流水]

  提起蓋甌,沿托盤上邊繞一圈,把甌底的水刮掉,這樣可防止甌外的水滴入杯中。

  [觀音出海]

  “觀音出海”民間稱它為“關公巡城”,就是把茶水依次巡迴均勻地斟入各茶杯裡,斟茶時應低行。

  [點水流香]

  “點水流香”在民間稱為“韓信點兵”,就是斟葮斟到最後甌底最濃部分,要均勻地一點一點滴到各茶杯裡,達到濃淡均勻,香醇一致。

  [敬奉香茗]

  雙手端起茶盤彬彬有禮地向各位嘉賓、朋友敬奉香茗。

  [鑑賞湯色]

  品飲香茗,首先要觀其色,就是觀賞茶湯的顏色,名優茶的湯色:清澈、明亮,讓人賞心悅目。

  [細聞幽香]

  這就是聞其香,聞聞茶的香氣,那天然馥郁的茶香,清氣四溢,讓您心曠神怡。

  [品啜甘霖]

  這叫品其味,品啜茶的韻味,有一種特殊的感受,當你呷上一口含在嘴裡,慢慢送入喉中,頓時會覺得滿口生津,齒頰流香,六根開竅清風生,飄飄欲仙最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