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有關故事

  《史記》是一本既生動有趣又能增長知識的值得一看的好書。那你知道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閱讀。

  :子產相鄭

  子產是鄭成公的小兒子,他為人仁慈、忠誠老實,深受人們的尊敬。鄭簡公時,國相子駟想立自己為國君,公子子孔知道後,就派人殺死了子駟,自己做了國相。子孔後來又想自立為國君。子產知道後就對他說:“你怎麼這麼糊塗啊,子駟自立是不行的,所以你殺了他,今天你又仿效他,說不定別人又會來殺你。這樣下去,內亂哪天才會平息啊?”於是子孔聽從了子產的建議,仍然做鄭簡公的國相。但是,簡公對國相子孔專攬大權很憤慨,於是他就殺死了子孔,讓子產做了上卿。

  吳國曾派延陵季子出使鄭國。延陵季子到鄭國後,與子產一見如故,他語重心長地對子產說:“你們鄭國執政的人行為放縱,災難快要降臨了,大權將來一定會落到你手中。如果你當政,希望你能夠按禮儀治國;不然的話,鄭國將會慘敗。”子產厚待了季子,並按照他的建議小心行事。後來果然像延陵季子警告的那樣,鄭國的各位公子因爭寵而互相殘殺,接著,有人又想殺死子產。有個公子說:“子產是仁愛之人,鄭國之所以能生存就是因為子產,千萬不要殺死他!”公子們這才罷手。

  子產曾經跟從鄭簡公會盟諸侯,他多次對外宣揚為政要秉從仁義道德,贏得了各國的尊重。公元前496年,子產逝世。鄭人都為他哭泣,如同失掉自己的親人一樣悲傷。孔子聽到子產死去,悲哭道:“子產仁愛的品格,真有古代遺風啊!”

  :景公的憂慮

  公元前539年,景公派晏嬰出使晉國,晏嬰私下對叔向說:“齊國政權最終要落到田氏手裡。田氏雖無大的功德,但這個人能借公事施私恩,收買人心,向人民施恩德,因此能得到人民的擁戴。”

  公元前516年,天空出現了彗星。景公坐在柏寢臺上嘆息說:“堂堂的亭臺啊,將要歸誰所有了?”群臣聽到這話,也都跟著慨然流淚,流露出傷感的神情。唯獨晏子不但不傷心,反而笑起來,景公很惱怒地說:“大膽,你竟敢取笑寡人。”晏子回答說:“大王,我可沒有笑你,我是笑群臣過於迎逢拍馬了。”景公說:“彗星出現在東北天空,正是對著齊國的地域,彗星是災禍的象徵,寡人和大臣們為此而擔憂,這有什麼不對嗎?”晏子卻說:“大王,您修築高臺開鑿深池,收取租稅唯恐得的少,濫施刑罰唯恐不嚴苛,連最凶的茀星都出現了,您還怕什麼彗星呢?”景公說:“我們可以趕走彗星嗎?”晏子說:“如果祈禱可以使神明降臨,那麼祈禳也可以使它離去。但百姓愁苦怨恨的人成千上萬,而您讓一個人去祈禳,怎麼能勝過那麼多人的怨恨聲呢?”景公聽到晏子的警告,原來放縱的行為稍稍收斂了一些。

  :陳完奔齊

  陳完是陳厲公陳他的兒子。完出生的時候,周太史正好路過陳國,陳厲公請他給陳完算一卦,太史占卜後說:“卦辭的意思是:觀看國家的風俗民情,利於做君王的上賓。這是說他可能會繼承陳國君位擁有國家,或者是不在陳國而在其他的國家取得君位。也可能不在他身上應驗,而在他的子孫身上應驗。如果是成為他國的國君,必定是姜姓的國家。事物不可能兩個同時強大,陳國衰落後,它這一支必然會要昌盛起來!”

  陳宣公在位的時候,宣公殺死了太子禦寇。陳完和禦寇關係十分親密,他害怕災禍牽連到自己,就逃奔到了齊國。

  齊桓公想要任陳完為卿,他推辭說:“我這個寄居在外的小臣有幸能夠免除種種負擔,已經是您給我的恩惠了,我怎麼再擔當這麼高的職位呢?”齊桓公見他力辭不就,於是改讓他任管理百工的工正。這次陳完再沒有推託。齊國人懿仲想把女兒嫁給陳完為妻,併為此事進行占卜,結果說:“這叫做鳳凰飛翔,鳴聲和諧。有媯氏的後代,將在姜氏那裡成長。五代之後就要昌盛,和正卿的地位一樣。八代之後,再沒人比她地位高了。”懿仲聽後大喜,他於是把女兒嫁給陳完為妻。

  陳完到齊國之後,把陳氏改為了田氏。他去世後,諡號為敬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