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歌劇_歌劇的起源

  歌劇是主要或完全以歌唱和音樂來交代和表達劇情的戲劇,那麼你對歌劇瞭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什麼是歌劇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什麼是歌劇

  一般而言,較之其他戲劇不同的是,歌劇演出更看重歌唱和歌手的傳統聲樂技巧等音樂元素。歌手和合唱團常有一隊樂器手負責伴奏,有的歌劇只需一隊小樂隊,有的則需要一團完整的管弦樂團。有些歌劇中都會穿插有舞蹈表演,如不少法語歌劇都有一場芭蕾舞表演。歌劇被視為西方古典音樂傳統的一部分,因此和經典音樂一樣,流行程度不及當代流行音樂,而近代的音樂劇被視為歌劇的現代版本。

  歌劇最早出現在17世紀的義大利,既而傳播到歐洲各國,而德國的海因裡希·許茨、法國的讓-巴普蒂斯特·呂利和英格蘭的亨利·珀賽爾分別在他們自己的國家,開創了17世紀歌劇的先河。一直到18世紀,義大利歌劇依然是歐洲的主流,縱然巴黎吸引了不少外國作曲家到法國謀生,而韓德爾最終落腳英倫。

  而義大利歌劇的主流一直是正歌劇,直至格魯克在1760年代推出的“革新歌劇”,以對抗正歌劇的矯揉造作。而今天依然著名的18世紀歌劇巨匠,顯然是莫扎特。莫扎特少年時先以正歌劇起家,既而以義大利語喜歌劇,風行各地,尤以《費加羅的婚禮》、《唐·喬望尼》和《女人皆如此》為人稱頌。而莫氏倒數第二部歌劇《魔笛》***最後一部為狄多王的仁慈***,更是德語歌劇的指標性作品。

  19世紀初期是美聲***bel canto***風格歌劇的高峰期,風行當時的羅西尼、多尼采蒂和貝利尼等人的歌劇,時至今日,依然常見於舞臺。與此同時,賈科莫·梅耶貝爾的歌劇作品則成為了法式大歌劇***Grand Opera***的典範,並風行全法。

  19世紀中後葉則被譽為歌劇的“黃金時期”,其中理查德·瓦格納和朱塞佩·威爾第在德國和義大利各領風騷。而黃金時期過後的20世紀初,西歐歌劇繼續演變出不同風格,如義大利的寫實主義***verismo***和法國的當代歌劇,和及後賈科莫·普契尼和理查德·施特勞斯的作品。而在整個19世紀,在中東歐地區,尤其是俄羅斯和波希米亞,國民樂派的崛起造就了當地和西歐平行發展的歌劇作品。

  整個20世紀,現代風格元素常被嘗試混入歌劇當中,如阿諾德·勳伯格和阿爾班·貝爾格的無調性手法和十二音階作曲法,以伊戈爾·斯特拉文斯基為代表的新古典主義音樂和菲利普·格拉斯和約翰·亞當斯的簡約音樂。隨著錄音技術的改善,像恩里科·卡魯索等歌手成為歌劇圈外人士所知的名字。隨著20世紀科技的進步,歌劇也會在電臺和電視上播放,也出現了為廣播媒體而寫的歌劇。

  歌劇的起源

  歌劇在西方語言的代表字Opera來源於拉丁語“作品”的複數形式***Opus, Opera***,後經義大利文推廣至其他歐洲語言,顧名思義歌劇原意不單單包括舞臺上的獨唱、重唱和合唱,也包括對白、表演和舞蹈。16世紀末,在義大利的佛羅倫薩有一群人文主義學者組成了“卡梅拉塔同好社”***Camerata***的團體,以復興古希臘的舞臺表演藝術。他們相信古希臘的戲劇中的“合頌”部分實際上是合唱部分,甚至有人認為古希臘的戲劇實際上就和今天的歌劇一樣,全部劇情皆以歌曲交代。因此當現知歷史上第一部歌劇,由雅各布·佩裡***Jacopo Peri***作曲,取材自古希臘神話的《達芙尼***Dafne***》於1597年首演時,風評一片贊好,皆認為“成功復活了古希臘的戲劇精神”。但《達芙尼》最終不幸失傳,但佩裡的另一套首演於1600年的歌劇《尤麗狄茜***Euridice***》至今仍偶有排演。但今天歌劇界最古老的標準保留劇目的歌劇,當數1607年首演於曼都瓦宮廷的克勞迪奧·蒙泰韋爾迪作品:《奧菲歐***L'Orfeo***》。

歌劇的起源“的人還: